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3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襄州区紧紧围绕争进全省十强战略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县域经济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逆势上扬,实现了弯道超越,2009年,成功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名列第19位,成为鄂西北地区县域经济的领跑者,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2.
县域经济“短腿”现象一直是困扰襄阳市经济发展的“篱笆”。2002年至2008年,襄阳市没有一个县(市)区进入全省20强。直到2009年,襄州在全省县域经济考评中,名列第19名,成功跻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方阵,成为襄阳市县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和崛起的“领头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荆州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一主三化”县域经济发展方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区经济社会迈入发展快车道,2009年在荆州市率先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20强。面对良好的发展基础和省委、省政府“两圈一带”、荆州市委、市政府“构筑大交通、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城市”等重大发展机遇,荆州区委、区政府团结和依靠全区人民,围绕打造荆州城乡一体化综合试验区的目标,解放思想,全面开放,重心下移,真抓实干,保持了经济快速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4.
当阳,曾被称为湖北县域经济的“风向标”,连续7年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行列,国际金融危机中创造了领跑全省县域经济的“当阳速度”。近年来,在加快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这个全省县域经济重要课题中,当阳再展雄风,在“加减乘除”上大做文章,以发展促转型,以转型谋发展,走出了经济快速发展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同步并进的路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老河口市按照省委“稳中求进,竞进提质”的转型发展要求,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着力打造老河口经济发展升级版。县域经济从2009年的31位跃升至2012年的20位,2013年在全省第二类29个县(市、区)中名列第6位,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在转型中升级、在升级中跨越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6.
促进金融支持湖北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已成为我省县域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三峡分行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开发多种金融产品、激发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投资。为支持宜昌地区县域经济“四化”同步、特色发展、绿色发展,助推宜昌县域经济“竞进提质、升级增效”开展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被社会各界誉为“共创升级版的三峡模式”。去年,宜昌夷陵区、枝江市分列全省县域经济一类县市区考核第3、4位,宜都市、当阳市分列全省县域经济二类县市区考核第1、2位。宜昌市县域经济昂然走在全省前列,这其中,农行三峡分行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作为县级市的湖北省宜都市经济社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和省级模范城市,现已跻身全国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28位,县域经济基本竞争能力全国排位123位。由于宜都市在探索城乡统筹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总共12个国家项目试点在此密集落户,宜都市因此成为一个典型的整体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项目试验基地。  相似文献   

8.
《领导决策信息》2010,(35):30-31
8月15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了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以28个、27个和25个百强县(市)数量名列全国前三位。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形式出现的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四个县级市已经连续4年并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名。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的百强县(市)排名恰好反映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第18位、第14位、第12位、第8位、第7位,这是当阳市近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位次递进轨迹,从数字上我们可以看到:当阳一路腾跃,不断奔向新高度,不断刷新“当阳速度”,成功谱写了一曲好与快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0.
“山随平野尽,江人大荒流。”枝江因长江在此分支而得名,是宜昌市唯一的平原县市。十多年前,枝江还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今,枝江连续10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8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前十位,10次人选全国中部百强县(市)。枝江的巨变吸引了外界许多关注的目光:各大媒体记者及专家学者纷纷前往枝江,探寻枝江速度,分析枝江现象,总结枝江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阳刚之地,创新之城。近年来,阳新牢固树立"经济虽然贫困,但精神决不能贫困;排名虽然靠后,但精神决不能靠后"的理念,坚持把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加速发展的总抓手,深入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强县"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城东新区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等"八大重点"工作,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良好发展势头,创造了县域进位的"阳新速度"。2012年,阳新在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较上年前移15位,是全省进位最  相似文献   

12.
宜都,连续10年的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一度引领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当发展步入新的时期,必将成就一个新的样本。其发展成就,不断彰显一个鲜明特征:全国有名、全省有位的宜都,已成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3.
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在恩施召开,吹响了我省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冲锋号。全省列入考核的80个县(市、区)县域经济工作考核排名正式发榜,25个县(市、区)脱颖而出,受到表彰。这是省委、省政府今年初确定对全省县域经济工作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后的首次排名和表彰。  相似文献   

14.
10年时间,肥西县从全国县域经济排名600多位,到百强县第89位,闯出了一条具有肥西特色的崛起之路.2006年5月,本刊曾以《肥西密码》为标题,深度解读肥西跨越的奥秘.7年后,本刊再次走进肥西.作为安徽省目前唯一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的县域,肥西如何集聚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正能量?多年高位运行后,怎样再来一次凤凰涅槃?围绕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刊专访合肥市副市长、肥西县委书记陈晓波.  相似文献   

15.
高万象 《决策探索》2013,(18):17-18
驻马店市泌阳县是传统山区农区,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十一五”初期,泌阳在全省县域经济排序中居第100位,几近触底。县内工业项目几乎为零,在全市项目观摩中被迫连年弃权。2012年,泌阳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全省排序上升到第73位,几年间前移27个位次。泌阳由过去的项目观摩交白卷,到如今在黄淮四市产业集聚区评比中居第二名,县产业集聚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十个先进产业集聚区之一。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如东县,因老年人口比重占近30%而被称为中国最“老”县。外界为如东的现在和未来忧心忡忡,甚至断言如东已经没有未来。面对如此偏负面的解读,如东人一如既往地选择沉默。给他们选择沉默勇气的是如东的经济发展势头:早些年,如东的确一直游荡在南通各县市区的后几位,但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如东的重点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在南通市十个县市区中排名第四,去年上升至第三,且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连续12年跻身全国百强行列。  相似文献   

17.
江洪 《决策》2012,(11):4-5
近年来,合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县域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工程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互动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进入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蓬勃壮大,肥西、肥东、长丰三县进入中部百强县,肥西县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8.
自湖北县域经济综合考核以来,江夏一路稳健前行,从2008年至今,连续六年名列湖北省县域经济之首,成为全省唯一的“不败之旅”。循着近年江夏县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江夏能一直位居全省前列,源于该区紧紧扣住了“市场决定取舍、绿色决定生死、民生决定目的”的“三维”纲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加、减、乘、除”法轨迹,专家们堪称湖北县域经济发展的“江夏模式”。  相似文献   

19.
孙学余 《咨询与决策》2011,(5):62-62,64
2011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县域经济树立了信心、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我县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脱贫奔小康规划,研究确立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开放活县、惠民稳县”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为前提,以扩大开放为先导,以实现脱贫奔小康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举全县之力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要求各地坚持加快发展不放松,开拓进取不停步,狠抓落实不动摇,力争全省县域经济“3年有明显变化,5-7年有较大变化”。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我们嘉鱼县委、县政府确立了“积极融入武汉城市圈,重点抓工业.突出抓项目,合力抓招商,以招大商打造工业经济大品牌,以大招商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力争每年引进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直接利用外资500万美元。通过5至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