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领导决策信息》2011,(49):22-23
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要保持经济跨越式发展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和水平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2.
河北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22-23
《河北省新农村建设“十二五”规划》 到201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5%;到“十二五”末,完成1万个以上行政村新民居建设改造任务;农村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5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0万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覆盖50%以上农户。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1,(49):18-19
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5%。经济发展综合水平、经济增长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十二五”末城乡居民收入和基本公共服务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生态恶化趋势有效遏制,节能节水减排实现预期目标。发展保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山东全省经济逐月逐季回升,企稳向好势头逐步增长,整个形势比预想的要好,预计年初确定的主要发展指标,多数能够超额完成:GDP增长10%以上,投资增长2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和8%以上。实践证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符合中央要求,符合山东实际,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鄂州开发区成立以来发展最好的一年。全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16亿,同比增长35.47%;财政收入8818万元,同比增长100.4%(实际财政收入完成过亿,库存税收120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45.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3亿元,同比增长42.5%;服务业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14%;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5.88亿元,同比增长59%;实际利用外资1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2%;外贸出口710万美元,同比增长7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15元。  相似文献   

6.
张合林 《决策探索》2005,(10):52-53
中原崛起的一项重要经济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确保人均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美元、据有关部门测算,要达到上述目标,要求今后十几年内,河南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15%以上。按经济增长与货款增速相关分析,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1%,贷款需要增长2%。  相似文献   

7.
经过两年脱贫奔小康的探索和实践,鹤峰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幅度均好于湖北省州平均水平。全国一类革命老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等鹤峰印象,正逐步被发展最具潜力、恩施州县市第一、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取代。2010年鹤峰县实现生产总值26.26亿元,比2008年增长了8.1亿多元。鹤峰已经驶入跨越发展奔小康的快车道,并正用实践演绎着一个山区县脱贫奔小康的新样本。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枝江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湖北工业强市、滨江宜居城市和长江经济带强劲增长极的目标,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招商引资,加快园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着力改善民生,市域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增长16%;财政总收入11.2亿元,增长25.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6.1亿元,增长3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7.5亿元,增长4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350元、7540元,增长10.8%、15%。2003年以来,枝江市连续7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连续7次入选中国中部百强县市。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9,(18):28-29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出台了一系列目标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围绕中央一号文件,各地积极部署贯彻落实工作,明确发展目标和具体措施。从已经公布的数据看,重庆提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为各地区最高;粮食生产方面,河南提出粮食产量1000亿斤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15%.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全市经济工作会的总体要求,初步设想2001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率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9%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亿美元左右;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领导者》2009,(1):11-12
2008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1072.1亿元,长12.1%,按平均汇率计算,人均4749美元;农业连续6年丰收,粮食总产达到852.1亿斤;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6718.8亿元。增长13.8%;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0367.2亿元,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1956.9亿元,增长16.8%。  相似文献   

12.
《领导决策信息》2014,(3):26-27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发布中国发展指数(2013)及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3)结果显示,在中国发展指数的15项指标中,从全国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与2012年持平,其余14项指标与2012年相比继续进步;其中,增长前3名的指标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长7.06%)、每万人平均病床数(增长4.83%)、人均GDP(增长2.94%)。  相似文献   

13.
发展经济要抓环境。环境不优,无异于自断前程。基于这种认识,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软环境建设作为全市发展的生命线来抓,以“让外商满意、让企业满意、让基层满意、让群众满意”为目标,坚持纠建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经济发展后劲明显增强。1—6月份,全市完成生产总值93.2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9亿元,增长3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51亿元,增长4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7.4亿元,增长3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7亿元,增长16.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41.6亿元,增长16.3%;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12014元,增长13.6%。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1,(3):30-31
粮食产量:粮食总产达到356.5万吨,连续七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560公斤农民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4500元以上,增长10%以上,连续六年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二五”目标。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2,(40):25-25
1.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财政补助水平和报销水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年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16.
"跨越赶超、争先进位,把合肥发展推上一个更高的起点."盘点合肥市2012年的整体发展态势,这句话获得广泛共识. 2012年,是合肥综合实力大幅跃升之年,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本届政府在2012年完美"收官",新一届政府在2013年初正式启航.站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合肥发展的每一个举动,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如果把合肥放在区域经济格局的坐标系中,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经济"成绩单"上的数据是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佐证.2012年,合肥市生产总值达到4100亿元以上,由全国26个省会城市第18位升至第15位,五年年均增长16%以上,成为全国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们镇迅速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工作重点,继续把招商引资、民营经济作为两大“天字号”工程,做好农业产业调整、优化发展环境、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稳定四项工作。预计全年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6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财政收入达到500万元,同比增长1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80元,同比增长13%。  相似文献   

18.
兰山区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单位,有闻名全国的商贸批发城。去年,全区完成GDP30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96元。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GDP272亿元,增长1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2亿元,增长2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740元,增长20%。  相似文献   

19.
武湖农场以“创滨江生态城,当发展排头兵”为目标,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了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2004至2013年十年间,财政收入由不足千万元跃至12亿元、农工人均纯收入由不足4000元跃至1.8万元、城镇化率由35%跃至80%。  相似文献   

20.
2001年,十堰市积有实施大市场战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经济运行出现新的转机,精神文明建设迈出新的步伐,实现了“十五”计划的良好开局。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1.77万元,增长13.5%,增幅居全省第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计划的1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指标的101.4%;财政收入完成计划的100.5%;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计划99.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人均自然增长率2.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的第一年,也是加速发展的一年。为此,十堰市长赵斌提出全市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社会收入按可以口径增长8%;农民人平纯收入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全覆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省定目标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