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开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以产业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为依据,通过利用RCA和RRCA两大指数定量测算了江西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状况,得出江西在传统优势农产品畜产品、茶叶、水产品、烤鳗、大米等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但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产品不具比较优势,但近年来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基本结论。最后提出了发挥江西农业资源与环境比较优势,提升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城市的产业结构及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对于其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湖北省随州市2000—2010年间的三次产业发展变化的总体及工业和服务业中的31个具体行业进行SSM分析,从而对三次产业结构的总体结构与发展状况做出评价,也对随州市各具体行业按区域竞争优势、竞争力分量等指标进行了分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基本合理,产业竞争力弱胜于湖北省平均水平;随州市大多数工业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构成了其区域优势。提出了优化第二产业增长、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以及扶持特定重点行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企业竞争力指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相关产业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在纺织、服装等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工业制成品虽然竞争优势不很明显,但其优势正逐步扩大,我国农产品一直处于竞争劣势地位,且其劣势正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4.
决定目前中国经济进一步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在于中国工业竞争力的“创造性毁灭”,即如何在继承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创新出竞争优势。目前有五种关于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的理论解释,一是基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二是基于后发优势经济发展战略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三是基于竞争优势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四是基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整合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五是基于动态企业理论的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机制。本文认为,推动中国工业竞争力“创造性毁灭”的驱动力根源,在于中国工业中微观企业战略的平滑化演化。  相似文献   

5.
着重就四川省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 ,认为四川省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总体上已处于衰退的趋势。具体来讲 ,白酒、彩电、中成药、卷烟是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工业消费品 ;天然气、水电、硫酸、农用化肥、发电设备是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投资工业品 ;传统轻纺产品、传统食品市场萎缩的态势十分明显 ;家庭日用消费品日益萎缩 ;家庭耐用消费品除彩电市场占有率高外 ,其余产品市场占有率很低 ;一些正成为消费亮点的新型家用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还没有形成规模 ,有的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6.
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争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集聚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波特在80年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奠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本文就古典到现代竞争理论、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竞争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从产业结构水平、产业高级化、产业结构效益及分工优势等方面建立了区域产业结构竞争力评价体系.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2005年产业结构竞争力的比较分析,显示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各产业规模较小、素质较低,但产业结构效益较好,承担分工职能的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在发展中,东北老工业基地仍存在体制改革滞后、专业化合作水平低、资源浪费及技术落后等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才能使东北老工业基地承担起其在全国的分工职能,从而实现重新振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资源优势明显,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低。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抓住机遇,就必须不断提高湖南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文章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对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湖南农产品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但呈减弱的趋势,而出口规模过小和单位产品附加值较低是造成湖南农产品出口额较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湖南应该调整农业支持政策,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加快推动优势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和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实施重点市场和市场多元化并重的战略,以提高区域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大力发展湖南的外向型农业经济。  相似文献   

9.
企业成长理论探讨 ——基于企业比较优势的整合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营战略理论主要有战略管理理论、竞争优势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企业比较优势有五大要素,即内部优势、绝对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区位优势和行业优势。企业比较优势整合战略的基本思路是,比较优势是企业赖以生存和成长的基础,在竞争中合作是创造企业内生比较优势的主要策略,进行企业内部优势和外部优势整合是实现企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系统阐述了市场群落的主要竞争优势,如市场要素的密集性优势、交易活动的重复性优势、难以模仿性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网络化扩张优势、品牌及知识产权的竞争优势等;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五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部分纺织服装鞋帽市场群落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与排序.  相似文献   

11.
蔬菜产业是江西省一个重要农业产业,探清江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际情况,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采用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区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RCA、贸易依存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MS等指标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从生产状况来看,我省蔬菜产品进出口总额绝对值和比重相当低,而各种指标结果显示江西省蔬菜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不强且正在逐步下降。为此,建议扩大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特色蔬菜、提升加工技术和扩大出口总量来提升江西省蔬菜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北京会展业竞争优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波特的钻石理论解释了一个国家或区域贸易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及竞争优势的产生原因,形成了完整的比较优势理论体系。本文以比较理论为指导,采用将RCA、市场占有率等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北京的会展业竞争优势。研究表明,北京会展业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度比较突出,在市场格局中具有明显的比较竞争优势,会议产业的竞争优势尤其突出,在整个国际会展业中也逐渐显露头角。利用钻石模型进一步探究了影响北京会展业竞争优势的因素。其中,北京的生产要素优势非常突出,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有较好的机遇条件;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状况以及政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改善。提出进一步提升北京会展业竞争优势的途径,包括政府层面加强会展业的扶持和重点培育,加快企业的成长和体制改革,发挥会展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加强区域会展业联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江西省茶叶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及综合优势指数(包括效率、规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国际市场上,江西省茶叶产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存在一定的波动;在国内市场上,江西省茶叶产业竞争力单产效率不高,规模优势不明显,处于相对比较劣势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江西如何做大做强产业,培育产业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在中部崛起这一战略目标,有必要对江西产业发展优劣势进行分析,从而确立江西产业发展的思路,充分发挥江西产业现有和潜在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从低到高的转变,打造区域产业竞争优势。为此,应选择适合江西实际的一批重点产业,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特殊的政策重点挟持,形成产业新优势,为江西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首先,本文在阐述物流标准对物流产业竞争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标准视角的物流产业竞争力的概念模型及其评价指标,包括专利申请量、产业集中度、资产利润率和标准化财政拨款;其次,结合江苏省和浙江省2002.2009年相关统计数据,分别从单个指标视角和基于DEA模型的综合视角对两省的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定量对比,得出“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比江苏省的弱”的结论;最后,针对结论文章提出了提升浙江省物流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其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直接影响到江西农业和农村发展,影响到江西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江西农产品能否在未来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运用TC、RCA、MS和RRCA四大指数对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阻碍江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主要的出口贸易竞争力分析指标,对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汽车贸易强国相比,中国汽车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持续提高,具有很强的竞争力的产品包括座椅、电子电器零件等,而在代表汽车设计生产的最高技术水平的整车及发动机方面竞争力极弱,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运用偏离份额法并建立数学模型,对福建省各地市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突出了山区产业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紧迫性,并提出了转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区域花卉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判断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根据获得的各省域花卉产业竞争力综合排名得分,将我国划分为4大花卉生产区域,即竞争力最强区域、竞争力较强区域、竞争力较弱区域和竞争力最弱区域。最后针对不同区域特点提出各区域花卉产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