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小学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正是心理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目前,不少教师和家长普遍感觉学生难说话,难管教,表现为十分典型的“逆反心理”。比如:老师和家长不闻不问反倒好一些,一旦对其教育老师说“东”,学生偏偏向“西”;你说这件事不对,他反说对,与老师和家长“对着干”。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老师和家长的情绪,导致师生之间、孩子与家长之间难以互相沟通理解,更就谈不上建立和谐关系了。中小学生产生如此强烈的“逆反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学校的,也有老师和家长的,又有学生自身原因等等。一是应试教育带来…  相似文献   

2.
在早期教育中,家长如何对待幼儿的逆反心理,促使幼儿早日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逆反心理,就是人们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并导致与该事物发展的希望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在一定条件下,你不让幼儿做什么,他偏要去做什么;你想让他学什么,他偏不去学什么;你把价格昂贵的玩具束之高阁,千方百计地阻止他拆卸,他却更想把它拆个七零八碎;你想要幼儿去学弹钢琴,他却偏偏要去学画画。你越逼迫,他越厌烦,甚至产生破坏性的举动。 形成幼儿逆反心里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四方面:  相似文献   

3.
有些时候,孩子淘气,家长没有办法,就打他几下。打孩子实在是一种不好的教育方式,在很多时候,这种方法会使孩子越来越不好教育,但是,打孩子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里告诫家长,孩子的身上有四处绝对不可打,否则会引起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4.
做父母的都望子成龙,只是有时教育方法会走入误区,以致觉得自己做家长真是很失败,连孩子都教不好。以下是我在教育儿子中的一些感悟,但愿能对和我一样迷茫的家长有些帮助。孩子到了青春期,做父母的尽量不要指责他,而应该多鼓励,多夸奖,和孩子一起成长。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和孩子较劲。我儿子是班里最顽皮的孩子。从小学的无忧  相似文献   

5.
高考、中考在即,考生已成了家庭“重点保护对象”。要想使考生能够精力充沛地复习应考,家长应懂一点心理学和保健常识。 第一,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每个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但录取的毕竟是少数。所以,应理智地对待这个问题,不可给孩子造成  相似文献   

6.
谭月冬 《南方论刊》2005,(9):62-62,57
逆反心理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愿顺从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不仅不利于学习,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剖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是每个教师不可忽视的工作。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具体表现初中学生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变”,生理上在变,心理上也在变。教师常常会发现,个别学生就是“不受教”,许多家长也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做事任性。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  相似文献   

7.
《普通心理学》又叫基础心理学或理论心理学。它体系宏大,内容丰富需要有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准备。本文就如何学习这门学科提出一些建议。一、了解心理学学科的特点(1)以精神现象为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心理现象是一种精神现象,是非物质的东西,没有形状、体积、重量、颜色、气味等物理、化学的特性,因而人们看不见、摸不着。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在说什么、做什么,怎样说、怎样做,以及结果如何。至于他为什么要做、为什么这样做,其动机、意图、目的是什么,在做的前后和做的过程中又是怎么想的等等…  相似文献   

8.
带孩子看病一定要做血常规检查吗? 如果孩子高烧,家长也许没有异议;如果孩子只是嗓子疼或者咳嗽,很多家长就很不理解。其实,做血常规检查很有必要,这是判断孩子疾病严重程度和变化的一个可靠依据。因为很多疾病的早期症状跟感冒差不多,根据血常规报告单可以排除很多严重的疾病,还可以对症用药,防止用错药。  相似文献   

9.
王海娟 《家庭科技》2014,(11):21-21
很多孩子都觉得家长太唠叨,比如对一件事情刨根问底、反复询问等。要让孩子耐心听话,就不要做一个唠叨的家长!家长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善这种状况。抓大放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家长操心,但有些事情是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的。家长要能分清楚什么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去应付,什么事情需要帮孩子一把。在一些小事上,如果再三提醒,孩子当然会嫌父母唠叨。  相似文献   

10.
正最近,有家长反映孩子总是以买学习用品为由向家长要钱,家长觉得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对于孩子的零花钱,家长应该怎么合理控制呢?让孩子知道钱来之不易家长不要避讳在孩子面前谈到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容易,可以带孩子去自己工作的地方看一看,让孩子明白,父母的钱并不是凭空变出来的,而是靠自己辛勤的双手换来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让孩子体会大人的辛苦,珍惜父母的每一分血汗钱。让孩子学会记账要从孩子拿到第一笔零花钱开始,家长要有意识  相似文献   

11.
像孩子被拐走或是在火灾中被烧死这样的悲剧,是经常发生的,因为孩子们面对危险时,不知道怎么去作出反应。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吃生人给的糖果和別在火灾中慌张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准确地向孩子解释清楚,在危急的关头,必须做什么和不做什么。 专家认为,下面这些建议是会有效的:描述一种危险的处境,然后问问孩子他会怎样做。如果答错  相似文献   

12.
前几天领着儿子逛超市,正好碰见他的班主任,自然而然说到了孩子。老师随口说,孩子总体不错,就是脑瓜慢点儿,分数不高。本来笑容满面的我,脸立刻僵了,儿子可是瞪着眼在一旁听着呢。跟老师告别后,老师的话让我有两种担忧。一是怕孩子自尊心受挫;二是怕孩子认为自己真的脑瓜慢,影响他的创新创造能力。果然,儿子无心再逛,拉着我的衣角要回家。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直不太理想。我平日里经常看教育类的书籍,算是相对开明的家长,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说法并不赞同,知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潜力无限,所以对他的学习并未施加过大压力。可是,儿子面对老师"脑瓜慢"的评语,是怎样的感觉?到了家里,‘还没坐定,他就怯怯地说:"妈妈,给我出题,我要做题。"我故作轻松地问:"怎么,不看喜羊羊了?"他摇摇头,眼圈红了:"我脑瓜慢,就得笨鸟先飞。""瞧瞧,我儿子脑瓜可不慢,还会用成语呢!"我打趣他,拉着他的手坐在沙发上。"儿子,你一定听说过‘人无完人’这句话,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话也不一定就正确。妈妈知道,老师今天这样说,让你伤心了,但妈妈一点儿都不  相似文献   

13.
北北 《家庭科技》2016,(12):37-38
正我接待了一对母女的预约来访。在各自的咨询会话中,母女几乎都是泪水不断。母亲器诉:孩子总是故意犯错我女儿今年16岁。小时候,我们非常疼爱她,她爸爸更是疼得不得了。长大后她越来越不听话,你越是不让这样,她偏要这样;你越说不对,她越是要对着干;即便她知道不对,也总是故意犯错,让父母生气。您说这孩子怎么这样?比如旷课逃学、离家出走、偷家里的钱,还早恋,您说,哪有这么大就早恋的?可以说,很多坏孩子身上的毛病她都有。从五六  相似文献   

14.
正前阵子,我收到一位家长的提问:"我孩子在家总喜欢把自己关起来,也不知道干什么。有几次我装作和他说话,出屋时自然地把门敞开,没走多远就听见吧嗒一声,孩子又把门关上了。最近,他还在门上贴‘随手关门’的条子。我特别不舒服,一家人为什么这样冷漠,也没人打扰他、碍着他。有时候我多说几句,他不顶嘴,但也满不在乎,回自己屋子里关上门甚至锁起来,一点也不像我心目中大大咧咧、活泼开朗的孩子。我该怎么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道歉     
郑俊甫 《快乐青春》2014,(10):26-27
小时候,父亲对我管得很严。“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是父亲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父亲是个语文老师,在学校,在他的学生面前,他像一位慈父;在家里,在他的儿子面前,他又像一位师长。父亲总是会从各种渠道了解到我的行踪,我的谎言从来没有逃过他询问的眼睛。父亲知道真相后,就会大发雷霆,然后让我背着手站在墙根思过,直到我说出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才肯罢休。父亲虽然训起人来很凶,但从不动手打人,他也不喜欢别的家长动手打孩子。  相似文献   

16.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要靠家长告诉孩子。对于一些坏习惯,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不对!不能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家长自己却没有遵守,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时刻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经常挨父母打骂的孩子,长大了就有可能反过来打骂父母,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出现不少。专家告诉家长,打孩子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倒容易使孩子染上暴力倾向?但是,如果孩子实在是做得不对,实在该打了,家长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8.
山谷的起点     
一位烦恼的家长来找我,她正为孩子的功课而烦恼。 我说:“孩子的功课应该由孩子自己烦恼才对呀!” 她说:“林先生,您不知道,我的孩子考试成绩是第四十名,可他们班上只有四十名学生。”  相似文献   

19.
春节期间,做长辈的总要给孩子们发点“压岁钱”。春节过后,有的孩子往往积攒了上百元,甚至数千元的“压岁钱”。如何管好用好这笔钱,成了许多家长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可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和自理能力的强弱,采取以下四种不同的管理方式。 一是“全额上交,统收统支”。“压岁钱”全部交给家长,所有权、使用权也全在家长,家长再根据孩子的需要来安排用途,因为孩子年岁较小,只能搞“供给制”。  相似文献   

20.
<正>临近暑假,各地青少年活动中心暑期兴趣班报名场面火爆。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家长上班忙没时间照看孩子,索性把孩子放到兴趣班"托管"等客观因素外,更多家长想利用暑假期间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很多家长对于上兴趣班的利与弊很迷茫。尊重孩子的选择暑期选择兴趣班,家长的各种理由都可以理解,但家长在给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