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6,(4):53-56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是贯彻《体育法》的必然要求,是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有效载体,是大力发展公共体育服务的重点。在推行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进程中,城市社会体育组织起着承接政府职能、化解社会体育矛盾、完善公共社会体育服务、配置社会体育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正在成为协同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但从天水市社会体育组织的发展现状看,其在自主运行、发展数量与规模、资金来源、专业化发展水平等方面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因此,分析制约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探索如何突破体制束缚,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构建"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引入第三方评价监督等治理机制,方是社会体育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郝彩虹 《社科纵横》2012,(8):45-47,58
在回顾关于社会组织的功能、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当前政府在主导公益型社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赋权增能和约束控制并举的策略。并以北京市东城区等地方政府培育和发展公益型社会组织的经验为例,总结了政府主导的公益型社会组织发展的共同特点,指出当前发展公益型社会组织的政府主导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从生成方式与受益范畴两个维度选择内生式与外生式、公益性与互益性两对社区社会组织属性,对其进行了中观维度的地方政府培育模式案例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政府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的模式包括枢纽赋能模式、自主引导模式、专业依赖模式、整体营造模式。不同地方政府会根据自身社区发展情境创新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政策,依托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互助组织、精英社工机构综合采取赋能、引导、依赖、营造等培育策略激发社区内生动力。要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及治理效能的发挥,应当重新梳理现有培育类型和培育方向,在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上创新街道级购买规定,引导社区社会资本生成以巩固培育效能。  相似文献   

4.
加快北京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展示了北京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对于带动工会工作、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北京社会经济发展前景观察,各类民间社会组织还需要大力培育、发展,尤其需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推动"两新"组织发展的根本措施;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成员中的统战工作,使之有机结合;继续延伸"两新"组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李学会 《社会工作》2013,(3):100-107
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公益创投模式是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新的探索,有助于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具有资金来源广、参与主体多、强调社会组织提高服务的独立和相互竞争、项目实施周期短等特点。社会组织需要在公益创投中平衡自身发展定位与政府服务购买偏好等方面的问题,政府也需要在厘清政府部门之间职责和协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方面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三个体系"。第一是构建合理的社会组织生态体系,第二是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第三是形成有力的政策推进体系。宁波市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的实践对现有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方面的理论模型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一种新的模式——"政策体系型"模式——能够更加准确地描述当前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也更能够指导我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组织获得了生长的契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转型带来的全面变革使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北京市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契机,对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负责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6,(9):58-61
从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社会体育组织研究的重要性为切入点,从管理体制特征、运行机制、社会组织和转型社会的关系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学术梳理并分析,探究该领域的研究动态,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体育组织孵化与培育的必要性和关键所在,同时对该研究进行了预期成果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社会组织获得了生长的契机,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转型带来的全面变革使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北京市以“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为契机,对传统社会组织管理体制进行了分类负责模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2011,(19):24-25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社区。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大着力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创新“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尝试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探索实践,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组织作为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各类组织中最基本、最广泛、最活跃的一支社会力量,是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连接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本文概括了北京市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其功能实现的路径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类社会组织作为一支特殊的社会公益力量,在推动民族工作的开展、维系民族关系、促进和谐北京的构建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此类组织的发展还不完善,需要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更好地发挥此类组织服务社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北京市就业服务组织的当前状况出发,以对就业服务组织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基础,从宏观体制和微观运行两个层面探讨了完善北京市就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慈善组织在近代发生重大转型。对近代慈善组织的实际救助效果进行评判,不应仅据一时一事的具体效果,还应看其潜在的多重社会影响。本文以北京地区为例,从慈善组织的救助模式及其推广、救助人员的数量与质量、管理方式及其内在弊端等方面,对慈善组织的救助效果进行正反对比性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北京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改革的路径,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性体育体制改革与自下而上的社会选择的引导性体育体制改革相结合、整体的渐进性体育体制改革和局部的激进性体育体制改革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宁波、大连和北京的三个案例研究,探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社会融合及居民表达的途径和具体做法。宁波案例描述了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起源、规模和服务效果;大连案例描述了社区主导下的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社区自治组织的诞生、发展和功能;北京案例描述了居民表达主导下的社区发展评估的价值取向、方法和建设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整体上迅速推进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而随之出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境与挑战,社会工作也由此迎来了发展机遇。本文立足当前社会转型与变迁的现实,分析民办社工服务组织的现状,探索了社会管理视阈下,我国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路径,以期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战略目标,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Scholarship in psychology on halo effects demonstrates the powerful effects attractiveness has on social interactions. Here, we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through social joining. With the unavoidable nature of attractiveness biases, we argue that more physically attractive individuals should be increasingly likely to join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ch have been shown to be important parts of broader social engagement and the growth of social capital. Methods: Utilizing the Wisconsin Longitudinal Study and an original survey experiment, we find that individuals who are rated as more attractive are consistently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in organizations, particularly early in adult life. These effects persist when controlling for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like income and education. Results: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bolster these findings, showing that more attractive individual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vited to join both organizations and informal gatherings.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a further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differs between individuals in socie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