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丙泉 《船山学刊》2011,(3):116-119
西方宗教文化发达,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儒家思想给人们提供生活的信仰,有人认为是中国的宗教。但信仰和宗教不能等同,孔子儒家思想提出"仁"的观念,是对人的全面深刻的思考,包括理性和非理性两方面。非理性的需要导致信仰,产生宗教;理性则与宗教相对立。孔子儒家思想包含信仰,但不是宗教。  相似文献   

2.
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已经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与中国人名有着密切的联系:儒家道德渗透在中国人的名字之中,中国人的名字也折射出儒家道德对中华民族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试论儒家思想的对外传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当前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缺乏系统的对外文化传播战略、缺乏对西方文化的深入了解、文化帝国主义长期威胁、缺少强大硬实力支撑、网络传播媒体飞速发展等挑战,必须尽快实施具有中国特色的儒家思想传播战略,即构建国家文化传播战略体系,优化儒家思想传播内容、创新儒家思想传播体制,培育传播人才、讲究儒家思想传播策略,推进儒家思想传播主体与渠道多元化,提高儒家思想网络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与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是两座对立的高峰,儒家思想蕴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道主义精神,道家学说构成两千多年封建正统思想中的哲学基础。它们共同建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滋养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永不枯竭的源头。儒家重实践,重人事,重论理,重教育,注重美和善的统一,把审美情趣和社会功能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功利主义的倾向。主张“诗言志”、“文以载道”。道家思想追求自然无为,摆脱外物的奴役,追求个人精神上的绝对,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审美情趣则力图摆脱功利性,对审美与艺术特征有着比儒家更深刻的理解。毛泽东本着对于中国古代文化“既不是一概排斥,也不是盲目搬用,而是批判地接收它,以利推进中国的新文  相似文献   

5.
在鲁学研究的历史中,鲁迅总是以最彻底的反孔反封建的形象被认同.然而,鲁迅精神是中国文人自古以来的传统继承,它从《周易》文化中可以找到源头,在儒家的思想中得以批判性的继承和发展.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无疑对鲁迅的精神世界和文学创作、翻译,产生了最直接和重要的影响.本文就鲁迅与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最重要的忧患意识、自强不息和改革创新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干,道教是中国文化的根,隐喻是广泛应用于《道德经》,用形象的"母亲"比喻"道","子"隐喻"德"、"水"隐喻"德",通过甲骨文的研究,阐述了老子"无为"接近"为"的本义,圣君"无违"使得以百姓更好地生存。"内圣外王"不仅是儒家思想,道家和儒家思想是一致的。解释"老子"的隐喻,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道教救世济人,是中国文化之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良方。  相似文献   

7.
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复兴意识的增强、信仰的失落和儒家思想对中国伦理的深刻影响,引发了当今中国的尊孔读经潮和所谓的"儒学复兴"潮。探讨儒家思想与中国社会现代性改造的关系变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学界对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说迥然殊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着眼点落在了儒家思想的不同组成部分上。以农本经济为基础的儒家政治伦理,在经济层面上不利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建设;在政治层面上,不利于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在思想文化层面,其思维方式对科学文化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但儒家思想中所包含的以"仁"为核心的人道博爱精神、重视个人修养的道德观念和好学精神,具有普适价值,可以实现其现代转化。研究儒家思想,应当具备世界眼光、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8.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一现象在世界文明中也是独一无二的。1915年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最终打破这一传统,使许多西方思想观念传入中国,对传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儒家思想受到批判。然而,由于儒家文化内在的演进逻辑与中国文明能够很好的贴合,儒家文化实际并没有消失,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众多流派中影响最为深远,底蕴最为深厚,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是值得我们去重视的精神财富。在继承与扬弃的基础之上,以创新的理念吸收儒家思想之中的精髓,对于我们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皋陶是中国史学界和法学界公认的“司法鼻祖”,是我国造狱的先驱,被尊为狱神。皋陶被塑造为狱神的主要原因:他被认为是“法之宗”,“道之宗”,在他身上寄托了中国人的法治理想;他创刑律、造监狱。是中国刑法的鼻祖。皋陶的思想和业绩形成的皋陶文化,其核心思想是“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官方正统儒家思想的源头。他被当作祖师神、行业神受到狱吏狱卒等从业者的崇拜;也被当作生活保护神,受到囚犯和普通民众的崇拜。对狱神皋陶形象历史文化的研究,是探讨我国民间信仰和传统法律思想文化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1.
刘菡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3):166-168
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一种异质文化融入本土文化的典型过程。儒家思想是中国本土文化的主导和中心,其他思想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儒家思想自西汉董仲舒之后成为“儒教”,是一种伦理型的准宗教。在儒教的影响下,中国文化重综合、重直觉、重教化、重人文。佛教在独立发展的过程中,不得不适应中国文化的特点,改变自身的某些伦理观念与宗教习惯,形成了中国佛教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史上,尽管遭受到各种非儒家思想特别是外来文化的多次批判和冲击,但并没有消失在文化舞台上,而是表现了极大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儒学已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成为东亚、东南亚许多国家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例如在日本、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儒家思想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思想和行为。这说明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有存在价值。那么,儒家思想有哪些特点值得总结并有其存在价值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近几年在我国迅速发展,并日益受到关注.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推行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儒家思想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思想文化之一,因此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工作的影响时,儒家思想必不可少.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探讨儒家思想对社会工作的影响,以及如何在融合儒家思想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本”与“中和”精神,对古代诗歌的内容题材、艺术风格和审美标准等皆产生不小的影响。中国古诗中表现出来的“人本”与“中和”精神,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一、“人本”精神对诗歌的影响人本主义或人文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种“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儒家思想中,在道家和佛家思想中也有所反映。如儒家董仲舒指出,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要“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  相似文献   

15.
曹立华 《理论界》2007,(2):118-119
儒家的“礼乐”观是社会关系的指南:“通过端庄的举止与宇宙和同胞生活在和谐之中”。儒家思想认为社会的基础是平衡与和谐。许多亚洲国家对“交际”一词下的定义强调和谐,尤其是在有儒家传统的文化中更是如此。儒家思想对人际交往有五方面的影响,而对语言也有种种影响。中国人见面时的客套话、韩国人对敬语的使用、日本人用含蓄、委婉、模糊曲折的言语等风格,都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具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为很多统治者所推崇。在儒家的廉政思想体系中,伦理道德、民本思想、法治思想在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重要作用,既通过对人的教化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又通过人们思想的转变树立廉洁观念,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儒家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冯郁,沈之彭儒家思想是一个多方位多层面的文化复合体,它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为统治者利用,固有许多糟粕;但是它对中华民族统一大家庭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确实发挥了许多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一、儒家思想维护...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科层制所代表的官僚政治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的地位是因这种文化的需要所造成,宗教文化亦受其压制而成为亚文化.官僚政治影响,甚至控制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领域,支配着古代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因此,官僚政治文化才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真正的主文化.  相似文献   

19.
陈伟 《兰州学刊》2009,(12):152-154
中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思想源头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很多值得继承的理念,贯穿了整个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但在当前新环境、新形势的前提下,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完善,我们在继承的基础上,领悟到儒家思想被时代赋予的新内涵。这些新内涵无疑将成为我们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模式的理论之源,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谢惠媛 《船山学刊》2003,(4):97-100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思想。作为外来宗教和文化,佛教进入中国后,必然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从而建构起与印度佛教相异的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理伦体系。本文将以三国两晋至唐代为时间域,通过忠孝之辩,分析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对话、争辩和契合,进而阐释儒家思想对佛教忠孝观的影响和佛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