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抑郁、焦虑、失眠、健忘、自闭、神经衰弱、网络成瘾、手机依赖、自杀……种种迹象表明,现代人正被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和心理亚健康状态所困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全球约有4.5亿人患有神经精神疾病,每年有100万人死于自杀,自杀未遂的达1000万人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位疾病中有5个属于精神障碍。在中国,专家估计有精神疾病和心理问题的人数至少是1亿。2004年,北京地区高校共有19名学生自杀身亡,单北京大学一年就有8人自杀。2006年,北京地区大学生的抑郁症患率已达到了23.66%,也就是说,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不少于10万人。当生理卫…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自杀,这对于个人和家庭都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自杀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本文从某高校大学生徐某自杀个案中,分析当前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自杀大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对预防大学生自杀具有积极的作用。对大学生自杀案例进行剖析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自杀行为“因穷至卑”和“因穷自杀”现象不明显;不同原因自杀的心理动机存在差异,并且主要集中在“情感挫折”、“学习就业压力”、“个人心理障碍”、“家庭原因”和“生理健康”5类。自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随着自杀意念的发生发展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他们在实施自杀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的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导刊》2008,(23):53-53
据统计,德国每47分钟就发生一起自杀事件,累计起来,一年的自杀事件高达1.1万起。统计还显示,65岁以上老人的自杀率明显上升:每3个自杀者中间就有一人年龄超过了65岁。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但近几年大学生自杀现象却在高校中一直存在,甚至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已成为高校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筛查程序,并提出了干预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杀心理分析与预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杀是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毁灭性问题.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首要原因,对挫折的不良认知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低是导致自杀的又一原因.本文针对大学生自杀心理提出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28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当前大学生适应性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了适应性与大学生自杀态度之间的关系,意在为高校进行自杀性干预提供理论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适应性在中等稍偏上的水平;大部分大学生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存在多个因素对大学生自杀态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上将自杀率大于20/10万的国家称为"高自杀率国家"。2002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了其历时7年的一项调查的结果:中国年平均自杀率为23/10万(国际平均自杀率仅为10/10万);自杀已成为中国全国人口第五位、15~34岁青少年人口中第一位的死因,占相应人群死亡人数的19%。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指出:"全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估计自杀未遂者  相似文献   

9.
目前,自杀已成为全球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在过去的50年里,自杀率上升了60%,全球每天平均有3000人自杀。几乎在所有国家,自杀风险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很多国家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杀率最高。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我国老年自杀问题也日趋突出,老年人群体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几年前就已公布并被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占所有自杀者比例的36%。据2004年卫生部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0.
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2008年9月对湖北省京山县六个村的质性调研,以30年来发生的206起自杀案例为材料,文章对老年人自杀现象展开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地区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高得惊人,并且还在不断增高。结合转型期中国农村代际关系变动的特征,文章归纳了该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的类型,具体分析了老年人高自杀率和高自杀比重的原因,并对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变化趋势做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介绍,自杀位居中国死亡原因排序第五位。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最大死因。大量研究表明,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自杀率。因此,了解一些有关自杀的预防和救助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近日,许多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学生自杀的事件。关于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心理学家,社会学家有很多种解释。但是,从本质上说,到底是什么因素使他们放弃了生活的希望,这个内容值得我们深思。尽管自杀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它是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因此,我们不仅要找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而且还要对大学生自杀进行有效的干预,引导他们珍视生命,爱护生命,正确的看待生活。  相似文献   

13.
影响大学生自杀心理行为的三因素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 ,大学生的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在某些地区和高校还比较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各地的心理咨询报告和心理测验结果显示 ,有潜在自杀可能性的大学生还大有人在。由于大学生自杀所造成的严重社会影响 ,以及对大学生个人、家庭带来的重大损失 ,对其他大学生造成的负面作用 ,给学校可能带来的不良声誉等原因 ,这一问题已引起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校、家庭及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因而 ,预防自杀及其它恶性事件的发生已成了高等院校 ,特别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部门、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我们认为 ,自杀是受多种因…  相似文献   

14.
杨眉 《金色年华》2007,(10):10-11
2007年9月10日,第五个“世界预防自杀日”的主题是“贯穿终生的自杀预防”。 从今年5月8日到16日,短短9天时间,仅在北京市范围内,就有5名在校大学生相缝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北京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年初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已成为我国15-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 对于身处大学校园的年轻人来说,成长中遇到的彷徨、困惑如何排解?家长、学校和全社会又该怎样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寻找人生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学生自杀事件屡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当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突发事件的影响和网络媒体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学生自杀的原因。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自杀现象的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通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对生命进行多方位思考,"重"视生命教育、"开"设校园大学生自杀预防和干预机构等有效的对策来预防和减少自杀事件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自杀现象的本土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目前国内所能搜集到的几套自杀调查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中国人的自杀现象,其总体特征为:①农村地区的自杀率高于城市;②青年人的自杀率高于中老年人;③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④未婚者的自杀率高于已婚者;⑤自杀诱因,主要包括躯体和精神疾病、家庭矛盾和人际纠纷;⑥自杀方式,以服毒、自缢为主。由于中国社会特有的社会、文化结构与人格结构,致使中国人自杀现象有别于西方。  相似文献   

17.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变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很多自杀现象。这不仅是个案,而且是复杂社会问题的暴露,应该引起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警惕。文中对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认真客观的分析,提出了帮助大学生走出自杀误区的针对性措施。呼唤社会各界切实履行各自的社会责任,形成“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关爱合力,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外书摘》2014,(12):36-38
一2002年,客居中国近二十年的加拿大医生费力鹏(michael phillips)和他的中国同事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了《中国自杀率:1995—1999》一文,正式向世界公布,中国的自杀率已达十万分之二十三(大约相当于美国的两倍);中国一夜之间变成了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同年年底,费力鹏大夫又在回龙观医院主持成立了“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相似文献   

19.
对大学生自杀风险进行分类,并重点分析性别、人格特质和父母教养方式对自杀风险的预测作用,能准确地筛查出自杀风险较高的学生,进行重点干预和辅导,防患于未然。研究结果发现,就自杀风险而言,女生比男生自杀风险更大些;人格特质中的稳定和忧虑,教养方式中的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对高风险和次高风险组具有显著预测作用。潜剖面分析模型在自杀风险因子检测、不同风险类型的特征识别等方面适应良好、作用明显;大学生自杀与心理危机风险的检测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应将父母教养方式、个人成长经历、人格特质、生活应激、社会支持、抑郁情绪等多个相关风险因素纳入检测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从媒体报道中看到,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有日渐增多趋势。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表明,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的人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23%,增长到90年代的25%,近来已在30%以上。北京联合大学一位同学在北京四所大学中对大学生自杀状况作一个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