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满文,是满族的语言文字,它曾经作为清代“国语”而被推广全国使用,因此在整个清朝统治时期留下了浩繁的官方文书档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北京和东北地区各档案馆所存满文档案达百余万件之多,这批档案,无疑是我国历史宝库中的珍贵财富。整理出版清代满文档案,挖掘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进一步深入研究清代历史,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2.
肖霞 《南都学坛》2024,(2):18-26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清代县级地方政权档案,内容丰富,价值极高。2009年,中华书局出版《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全三册)。2015年,黄山书社出版《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共八册)。今以60卷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为研究对象,对比《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与《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所录档案的时间信息,并将有误之处具体分为三类:《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目录》时间有误;《清代四川南部县衙门档案目录》时间有误;以上两者时间均有误。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女性是在场者,而在历史叙述中,女性往往是缺席者.清代公主便是这样一类典型群体.由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李景屏教授与康国昌先生合著中华书局2006年8月出版的<保苦生在帝王家--大清公主命运实录>一书,在搜集大量清代档案,清人笔记,清实录中分散的相关史料基础上,对清代公主这一特殊女性群体的婚烟,命运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清代档案工作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清代档案机构设置、清代档案管理制度以及清代档案利用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以了解清代档案工作制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是地方性的档案文书,但作为官方文书,里面却保存着大量的俗字。本文以清代南部档案中 的改变形旁俗字为对象进行研讨,对南部档案的释读与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高校档案准确纪录高校发展的历史过程,深刻反映校园文化最本质的部分。高校档案是高校发展的真实纪录,从其历史轨迹中可以透射独特的校风,构成校园文化的最主要部分。所以,高校档案必须顺应信息化的发展要求,努力发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设计是皇宫建筑兴建的关键步骤,古代建筑的设计是否存在精确的、科学的设计图纸,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大量清代图样资料遗存,说明清代的宫殿建筑内檐装修设计以图纸、烫样、木样和做法说明为设计媒介.文章以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等处所存清代万春园“天地一家春”图文档案、建筑烫样为例,揭示清代皇家宫殿内檐装修设计程序、方法和模式,探讨清代皇家内檐装修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清代的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八旗察哈尔相关的舆图、地方档案馆保存的清末贻谷督办蒙旗垦务档案等,探讨清代口外王公牧厂的幅员、设置来源和开垦过程等诸多历史问题,并从两个层面去阐释清代王公牧厂制存续的历史意义:在政治层面上,王公牧厂的组建是清朝分封制和军功贵族制的组成部分;在政区沿革上,王公牧厂的后续演变和改制成为清末蒙地开垦和边疆行政转变的重要起因。  相似文献   

9.
在清代,内阁档案的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档案的利用也是最突出和最有代表性的。对于内阁档案,最大的利用者无疑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清代皇帝。清帝利用档案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在处理政务时查询祖宗成例、引用祖宗成法。另外,还要利用档案研究历史教训,探究统治方法等。清代皇帝有每日阅读实录的规矩。《清会典》卷二记载:“凡实录,按日以进焉。”即把以前各朝的实录,每天按顺序取出一卷呈给皇帝阅读。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依据《清实录》、《清国史》、《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藏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以及各种方志等史料,就光绪《江西通志》清代布政使、按察使表错漏史料予以订补,以便为后续对江西布政使、按察使的研究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史料。  相似文献   

11.
早在黑格尔和马克思主义已经对人类历史运动方式作出了描述,到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又完整提出历史时段理论,他们都对历史运动方式进行了概括.本文尝试用图表来表示他们的思想,结合一个历史案例,以便把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历史运动机理及其内在规定性清晰地表露出来.本文以清末新政失败为例子,分析结果使我们对历史运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主客观因素对历史运动的影响作用在历史运动机理图中不再是笼统的,历史运动机理图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历史运动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坐标.  相似文献   

12.
土司问题研究正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构建土司学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当前土司问题研究应强调历史大视野,因为土司制度的推行、改土归流的实施都是在极具中国特色的历史大背景下的历史现象和历史存在。同时,研究土司制度也要有历代边疆治理的大视野,毕竟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朝治理边疆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治理模式。土司问题研究也要力戒泛化,要努力追求研究的深化与创新。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土司学构建的进程。另外,要重视开展土司学构建的理论研究,要注意土司研究社会基本功能的发挥,而尽快组织力量,广泛调研,集思广益,启动《中国土司学概论》的研究与撰写则是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土司学的构建,并不是土司问题研究的终结,而是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13.
春秋兵圣孙武子其人,自南宋迄今,深为学界持疑,甚至否定史有其人。辨真与证伪两派围绕《左传》何以不载孙武子之事为中心,展开了激烈的论争。本文通过对正反双方主要论点之客观比较与分析、尤其是以古代宗室礼制为线索,指出《左传》中实有孙武子之记载,并以国史与家乘相参证,考明孙武子即齐将田开。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有规律的历史,其前进发展遵循着特定的历史逻辑。在历史潮流中把握历史脉络,追寻历史规律,提升历史自觉,推动历史前进,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展现自我价值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是善于把握规律、按规律实践的无产阶级政党,自成立以来就重视对历史规律的探索和遵循,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不断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走历史必由之路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既坚持和继承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三大规律”的基本论断,也基于新的历史方位、历史使命和历史实践深化了对“三大规律”的认识,更进一步提升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历史发展、创造历史奇迹的自觉和自信。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反思与建构》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坚持史论与史述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主要研究问题为线索,在多学科视野的背景下,对整个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科学的总结与反思,阐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不同时期的研究对象、学术旨趣、学术理路、研究范式以及其间的继承与创新关系等,对今后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将推进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10多年来,作为高校外国文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苏联文学教学,一直处于失范和无序状态;苏联文学研究也缺乏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宏观研究,史料发掘和史实考证较多,理论梳理与宏大论述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确定苏联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文化价值取向,正确取舍教学内容,突出当下研究重点,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必须引起学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不同。党员的先进性总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党员的先进性只有付诸历史实践才是真正的先进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的历史上是一脉相承的。加强先进性建设,始终是共产党生存、发展、壮大的根本性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借鉴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简论党的执政为民理念与群众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唯物史观所揭示的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群众史观,是党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哲学基础;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我们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得以确立和发展;从群众路线视角求解执政为民理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漫 《南都学坛》2008,28(5):24-31
明代学者从事宋史撰述的取材范围,业已打破仅凭主流文献——《宋史》等主要文献的单一格局,开始自觉适应宋史史料的发展趋势,扩充史料的利用范围。不但广泛搜集传统史料,其中涉及编年、纪传、政书、野史笔记、方志、传记、诏令奏议、类书、史评、文集等各类史料;而且扩充新史料,开拓以往学者不太注意的碑铭、志文、语录、策问、诗丈、题咏等史料群,挖掘各类史料的特有价值,立足研究重点,择取所需,也关注宋史研究的新动态,借鉴吸收本朝人的最新成果,充分显示了其多元化史料观。明代宋史学者开阔的史料学理念保证了宋史著述的质量,为我国宋史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围绕着“主旋律”历史小说,现实政治与历史想象之间产生了微妙的对话与互动关系。主流意识形态对历史叙事的影响体现在“主旋律”历史小说文本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英雄典范的转移、大和解的愿景、父权秩序的重申以及民族主义的表达。而上述内容在文本上的呈现也透露出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转型与价值系统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