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藏族当代文学的发展、分期及主要成就:一、藏族当代文学的诞生、发展和分期;二、藏族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包括纵向继承发展和横向交流、借鉴及影响等;三、藏族当代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等.新中国藏族文学发展研究是对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的一次回顾和总结,也是对藏族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化进程的一次学理探究,对促进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研究和国内外学界进一步了解藏族当代文学提供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当代藏族作家成长经历和作品特色的分析,将藏族作家分为四个类型;通过对这四个类型作家群的小说作品的具体剖析和研究,以及对作品中不同文化内涵的比较和挖掘,全面、客观地梳理、总结和评介了新时期的藏族文学。由于作者本人就是当代西藏文学的创作实践者和评论者,同时对藏族作家有较广泛和深入的了解,因此,本篇关于当代藏族作家的文章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阿来,藏族,1959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现任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就新时期藏族文学而言,阿来的作品承接与拓展了藏族作家扎西达娃开创的艺术道路。而放眼全国民族文学,阿来的创作表现了我国当代民族文学所达到  相似文献   

4.
<正> 整个文学艺术无时不在发展之中。但堪称动态文学的,笔者以为只有民间口头文学。我国各族人民群众中蕴含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矿藏,认真研究并揭示其依靠群众的创作路线和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方式、艺术手段,于今天民间口头文学乃至整个文学创作和欣赏不是没有裨益的。一、创作方式的动态性过去我们研究民间文学,有只强调集体性而忽视个人创作的倾向。似乎民间文学作品是  相似文献   

5.
藏族当代文学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最近几年有两次全国性检阅。一次是国家民委和中国作家协会于1981年在北京联合举行了全国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发奖大会,获奖的38个民族138名作者140篇作品中,藏族即有11名作者11篇作品名列金榜,说明藏族当代文学登上了与祖国兄弟民族文学并肩前进的新高度!另一次是1984年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五省区联合举办的藏族文学创作评奖,结果62名藏文作者、41名汉文作者共103名藏族作者的43篇小说、16篇散文、44篇诗歌  相似文献   

6.
贾剑秋 《民族学刊》2016,7(1):36-41, 103-105
新世纪藏区社会日益多元的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基质的现代开掘,以及多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藏区藏族作家在不断超越过去封闭性、本位性较为明显的创作传统时,试图在现代多元民族文化的书写中构建更为深广的文学意义.基于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意识和现代性视域的构建,藏区藏族文学创作也呈现出两个新的纬度——聚焦现代意识烛照下的文化冲突,构建多民族书写的文学图谱.  相似文献   

7.
藏族是一个文化历史悠久的民族。它既有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佳作,又有汗牛充栋的古典文学巨著。翻开历史的画页,可以看出:藏族文学源远流长,其作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作家勤奋,才华横溢,令人敬佩。藏族当代文坛在沉寂了一个时期之后,从1980年起,新蕾纷绽,果实累累,接二连三新星腾升。在那片织满阳光的土地上,流淌着千百条清悠悠的小溪,它们扯着远古的长河一起奔流,新的波澜将由它们掀起。  相似文献   

8.
藏族古代作家文学与藏传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是它突出的特点之一,主要表现在藏族古代作家文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作家群的结构、作品所宣传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创作思想和思想内容、所反映的道德观念、文学品类和题材等几个方面。下面就这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何镇邦 《中国藏学》2006,(1):99-104
长篇小说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学创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上个世纪90年代,三位藏族青年作家的三部长篇小说先后出版、获奖,引起中国文坛强烈的反响。本文对这三部作品所展示的独特的艺术风格、文化景观和艺术思维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认为阐释这三部作品,总结作家的创作经验, 对于推动当代长篇小说创作,提高长篇小说创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道吉任钦 《中国藏学》2011,(3):167-170,186
文章梳理了藏族当代文学的产生、发展及传承关系,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进行了划分。在对藏族当代文学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以及作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藏族当代文学所具有的当代性及其理性精神和个体意识等方面作了尝试性探索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做为全民信仰佛教的藏族,她的文学也渗透着佛教。诗歌、小说或是传记文学、民间文学,无一不是这样。我们只有对佛教与藏族文学诸方面的因缘功过加以足够的分析研究,才能对千百年来不断丰富和发展藏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文学这一璀灿的艺术瑰宝做出科学的评价,也才不至由于佛教的原因而否定这个民族的文学。本文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求教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2.
再论藏族当代文学创作(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藏族当代文学的小说创作,起步比较晚,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偶尔见之于报刊的几个短篇,虽然不是成熟之作,但也堪称藏族新文学的凤毛麟角,具有开拓意义,值得高兴。七十年代,出现几名小说作者,发表的虽然只是屈指可数的处女作,但总算迈出了藏族新小说的第一步,也就理所当然地受到文学界的重视。八十年代开始,是一个大突破。迄今为止,仅短短几年,就涌现出一百多名小说作者,有三百多篇小说问世,而  相似文献   

13.
一个民族的文学创作 ,不能不受到该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回族文学中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 ,都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点 :伊斯兰教艺术观的影响。这使回族文学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4.
满族文学,顾名思义是满族人民及其作家共同创作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的总称。它包括满族形成以来直到今日的所有满族文学作品。从概念上讲,它既不同于“女真文学”,也不同于“渤海文学”,更不同于“肃慎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够划分出满族文学的源与流,总结出满族文学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满族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母语文学广义上讲是用第一习得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语言。这里面第一习得语也包括汉语。但从狭义上理解,就是汉语除外的少数民族语。我们通常讲的母语文学就是指用少数民族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还有一个母语文学划分问题,实际上,母语文学分为母语民间文学和母语作家文学。我们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绝大部分是用少数民族语讲述和记录  相似文献   

16.
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革在推动文学艺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年中的女性作家创作涉及各个领域,用文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现状,虽然受到规范的限制,却也不是纯粹的平淡。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萌芽入手,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政治时局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发展和演变都与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社会变革在推动文学艺术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为文学艺术的发展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学作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十七年中的女性作家创作涉及各个领域,用文体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生活现状,虽然受到规范的限制,却也不是纯粹的平淡.在这一点上,女性作家和同时期男性作家的创作倾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十七年时期女性文学创作萌芽入手,十七年女性文学受到政治意识和政治时局的影响,然后进一步分析了十七年女性文学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8.
《民族文学》即将创刊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文学》,即将在北京创刊。主编陈企霞、副主编玛拉沁夫。《民族文学》用汉文出版,发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和作者创作的反映各民族人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少数民族优秀古典文学和民间文学作品,各少数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风光景物的随笔和游记,关于少数民族作家和作品的介绍与评论。《民族文学》将体现我国文学的多民族性和少数民族文学绚丽多彩的特色。1981年为双月刊。 (博·巴尔斯)  相似文献   

19.
藏族文学的三段体艺术形式是普遍存在的,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与藏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思维形式有关,本文着重以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中存在的三段体艺术形式,探讨了其结构形式、艺术风格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藏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文学虽是以文学的形式而存在、流传,而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俗事项,则是我们研究民俗学的可靠资料。民间文学的传承方式、在人民大众中的应用,本身也是一种民俗活动。藏族民间文学中的韵文部分,其中蕴含大量的民俗因素及其传承方式,对了解与研究藏族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