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泛北部湾物流基地高端化发展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国文 《创新》2007,1(3):33-36
物流是现代服务业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推进,以及泛北部湾雏形的形成,对活跃广西商贸以及物流现代化发展都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目前,南宁市要定位为区域性国际流基地发展方向,其物流基地就必须朝国际化、高端化层次递进。  相似文献   

2.
刘娟  李树兴  黄旭梅 《创新》2008,2(2):116-120
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打造区域性物流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商贸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南宁市需要大批的专业化技能人才为全市的经济社会服务。但是,目前南宁市的技能人才队伍规模尚小,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方面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壮大人才整体实力;建立人才评价体系,拓宽人才成长通道;建立使用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创造活力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3.
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是提升南宁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从区位条件、区域经济合作、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分析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有利条件,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状况、城市建设与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分析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蒋玉 《创新》2008,2(4)
把南宁市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南宁市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吸收国内发达城市的经验,提出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思路:首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整个南宁市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推进南宁市贸易、金融的国际化;最后,需要强化国际化意识,明确南宁市国际化的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魏凤君 《创新》2009,3(8):88-93
随着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加快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业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航空业的空前发展将带动临空经济的发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将有利于推动南宁市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战略地位,推进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桂台经贸合作日益增强,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得到释放。南宁市所拥有的独特区位优势、优惠政策条件、健全产业支撑和良好综合环境,为邕台经贸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宁应该在积极承接台资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加快南宁市区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具体为明确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打造承接载体;用好政策,优化承接环境。  相似文献   

7.
温州区域性规模特色经济的特点、成因、效应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注重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培育和发展区域性规模特色经济,形成了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规模生产基地、规模企业群体和规模品牌效应。这种经济模式促进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工业化进程,对浙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和区域性规模经济,发挥中小企业的群体优势,培育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启迪  相似文献   

8.
卫自光  唐济武  何广华 《创新》2013,(6):117-121
文章分析建设新型社会养老产业基地的重要意义,总结南宁市养老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对北京、河北等地社会养老基地建设学习考察,提出南宁市加快社会养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周英虎 《创新》2009,3(4):90-92
2008年南宁市总体经济运行情况呈现良好的势头。但是具体到每一项经济指标则需要有区别地来看。2008年南宁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保持了两位数增长,但是人均GDP指标并不高,财政收入居广西第一但在西部居于中间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推动GDP增长的主力,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较快但是收入水平不高。因此,从定位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角度来看,南宁市社会经济发展尚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方虹  张军峰  彭博 《创新》2014,8(6):25-29
航空港是社会高度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空港经济逐渐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主流经济形态之一。在国家促进空港经济发展相关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正掀起一轮空港经济发展热潮。通过梳理空港经济的相关概念,比较国外空港经济的发展特点,总结国外空港经济模式的演进规律,提出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发展外向型经济等路径推进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最后提出发展空港经济可以提升城市发展空间、扩展航空产业价值链、促进与世界大都市对接、加速信息化和绿色生态建设,进而成为带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古小松  杨德辉 《创新》2008,2(2):57-63
国家及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的合作开发。南宁市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面临多重叠加机遇和制约因素。南宁市参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应在交通、服务贸易、工业、金融等重点领域加强合作,同时需要调整发展战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健全机制等方面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2.
浅析粤北山区物流业的发展——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玉薇 《创新》2009,3(4):48-50
清远市地处粤北山区。目前,清远市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当地政府应重视正视物流业的发展,分析自身的区位交通、经济条件与资源条件,针对政策扶持不够、网络化程度低、人力资源不足与农产品物流增值低的劣势,提出发展本地区的物流业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罗金凤 《创新》2008,2(1):109-112
南宁文化产业存在小、散、偏、低等问题,其原因是管理体制滞后、政策规章不健全、开放程度不够、优势发挥不够、资源整合不够等。发展南宁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是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政策规章,依靠社会共建,拓宽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优势和积极整合资源等。  相似文献   

14.
姬波  朱仕兄 《创新》2007,1(4):111-114
分析广西南宁物流发展的基本条件、优势和存在问题,通过加强物流科学建设,创造现代物流发展,改善物流管理技术,提高服务质量,面向东南亚,推动南宁物流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培育产业集群是加快南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是推动南宁经济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南宁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方式。加快南宁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培育壮大;培育"种子"企业;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重要载体;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向群 《创新》2007,1(3):13-17
南宁市正日益成为多区域合作的交汇点,区位的优势凸显南宁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战略地位。南宁的城市规划将着重突出“中国绿城”的特点,以人为本,优化人居环境,构建“最适合人类居住”城市,并进一步建设成区域性国际城市,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和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和良好的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