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3.
张金桃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8(3):324-328
儒家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中华古文明中最灿烂的成果。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正确认识儒家文化中关于道德修身的途径、方法、内容等观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以及廉政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金桃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8(3):324-328
儒家文化是历史悠久的中华古文明中最灿烂的成果。批判地继承儒家文化的优秀遗产,特别是正确认识儒家文化中关于道德修身的途径、方法、内容等观念,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人们道德修养的提高,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以及廉政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修身理论与近代修身课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立德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儒家重视修身对个体成长的作用,尤其重视修身对社会兴衰的重要作用,把修身视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提出了一些宝贵的修身内容、原则和方法,直接影响了近代修身课本的编写和出版,也为当代德育教材改革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借鉴。儒家修身理论在当代的正面价值和负面影响同样是不可忽视的。结合时代的特点,充分发挥该理论的积极作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6.
雷火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1):41-45
孔子与爱默生在修身思想上存在契合点。孔子和爱默生都相信人的可完善性,因而他们都非常重视道德的自我修养,这必然导致他们对理想人格的特别推崇。孔子学说与爱默生思想的契合,说明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之间有着相似的文化遗产,这为文化批评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之研究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要鹏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丰富的关于修身的思想。两千多年前,儒家大师孔子就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善的修身之道,他提出的关于立志、学习、自省、慎独、自讼、克己、实践、循序渐进等修身思想对今天即将走上教师岗位、目前正处于学习阶段的高校师范生来说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为其进行自我修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邢应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5-77
采用文献法、归纳分析法从曾国藩修身内容、思想渊源、影响等诸方面来剖析曾国藩的修身思想,对当代青少年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9.
徐莺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38-48
香文化的唐宋之变,是社会和观念互动系统演变的结果。从中晚唐到两宋,儒学对玄学和佛学的融合是宋代用香方式转变、香学崛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佛、道祭祀供香在北宋逐渐被士人用于鼻观悟道的禅修,并在程朱理学语境下逐渐演化为修身之香。焚香在宋代是士人精神层面的修身,是程朱理学形成过程中儒学吸收佛家修行方式的印记,是构成宋代美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儒学一直倡导"内圣外王"的修身之道,荀况作为先秦儒家的集大成者,更是把修身贯穿其思想体系的始终,不自觉地内蕴了对人的发展路径的探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视角,对荀子的修身思想加以剖析,提炼其思想精华予以吸收借鉴,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丰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碧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9-151
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优秀代表,担负着文明传承的重任.但现实社会中,不少大学生公德意识缺乏,公德行为失范现象时有发生,破坏了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在社会中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就新一代大学生公德素养的现状作出了主客观的分析,并对培育的重点路径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评汉普希尔的公德私德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晓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0,(4)
汉普希尔一方面赞成马基雅维利把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在道德标准上有所区分 ,即对公德与私德有所区分 ,另一方面却不赞成他把公德与私德截然分割开来 ,即在公共生活中可以完全不顾私人生活的道德标准。汉普希尔的论证是从两种道德思维方式入手的 ,即他所谓的“明显推理”和“隐含推理” ,从而揭示出道德思维和道德冲突的深层结构。汉普希尔关于道德发展的结构与科学哲学家库恩所描述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有着某种对称性 ;不过 ,他由此得出道德悲观主义的结论则是欠妥的 相似文献
13.
王达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5):12-15
孔子的天命观,部分地继承了殷商和西周时期传统的主宰性、人格化的"天"及"天命观"的思想,同时又给予其以合理性转化,使之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地位,从而张扬了人文精神;孔子认为,人可以通过人事努力和人生体验上知天命,但又并非人人能上知天命,为天命的超越性预留了空间,从而使自己的天命观含有浓厚的宗教性韵味. 相似文献
14.
道德评价模式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尔照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5(6):30-33
关于道德评价的原则、机制和模式问题,人们一直以来存有较大的分歧。考察各种现存道德评价模式,吸取其合理因素、抛弃其不足之处并针对道德评价中存在的争执和困惑,重新分析道德评价中各要素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一种"动机、效果"综合考察加上"行为环境修正"和"评价主体修正"的道德评价模式,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师德素质框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桂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8(1):105-107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和21世纪时代的要求与上个世纪的变化,都对21世纪师德素质框架提出新的要求。21世纪师德素质应该突出以人为本的原则.所确立的师德素质框架,应包括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健康心理、身体健康和环境教育等素质框架。 相似文献
16.
百色起义革命道德品质是在百色起义中形成和确立的、表现在革命者道德行为中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表现为舍生取义、忠诚无二、求真务实、民族团结、民主平等等方面,包含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无产阶级的集体主义原则等内容,具有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民族性、实践性、超越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网络道德:高校德育的新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缪志红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3,23(2):120-123
网络道德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为高校德育创造了全新的机遇 ,同时也对高校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塑造网络道德主体、培养网络道德人格、加强网上道德教育是大学德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张思源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56-158
在大规模的经济行为的影响下,当代社会的生活形态与文化形态及其对它们的阐释正在形成新的生活现实。社会阶层的分化越来越明显,底层人作为一个群体日益凸显。在这种背景下,小说叙述的图景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即是对底层人的生存状态的表述,并在小说主题中表现出一种道德诉求的倾向。通过这种方式,部分作家表现出重回现实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寇楠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11
医助自杀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助自杀的合道德性主要表现在其基本原则、价值目标、道德可能三个方面。医助自杀遵循“自主”的基本原则,即医助自杀是病人自主自愿的要求,符合病人的自主性;医助自杀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尊严”,即医助自杀使病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保证了生活质量;医助自杀的道德可能性是“死亡权”这一自然权利,即医助自杀使得病人通过自主选择获得了“有尊严的死亡”。当然,医助自杀必须考虑双方自主、医患关系持续良好、无其他替代方案、监督体系完善等条件,如此方成为可能,且合乎道德。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高校道德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雪峰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4):79-82
概述了知识经济和全球一体化进程对高校道德教育的挑战 ,分析了现阶段高校道德教育的困境 ,提出高校道德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要注重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