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兴先同志,最近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对《格萨尔王传》这部世界知名的长篇英雄史诗,写成了近30万字的研究专著,这在《格萨尔》研究史上,应当算作一部力作。他让我给他写一个序言,我就勉为其难了。回忆1716年蒙文本《格斯尔传》在北京初次雕版印行后,首先流传到苏联,刊印翻印,流于海外,在欧洲各国掀起了研究探索之风。但当时国内外大部分人,甚至在藏族地区还不知有这部史诗的存在。直至二十世纪之初,首先在国外收集到这部史诗的藏文原本,才知道  相似文献   

2.
师陀小说漫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默默工作的作家 师陀(芦焚)是一位在三十年代初期步入文坛的作家。原名王长简,河南省杞县人。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他在为自己的第二本短篇小说集《里门拾记》写的序言中说: 是数月前的事了,一位编辑先生命我写一点“自己”,兼用作序。现在序是写成了,但是关于“自己”我却以为应该留给伟人们专利;而我呢?只是一个小人物,对于  相似文献   

3.
[一]列夫·托尔斯泰的美学著作《艺术论》(原名《什么是艺术》)断断续续写了十五年。全书共二十章。他在最后一章《结论》里说,早在十五年前已经着手写这部论著,但觉得那时他对艺术问题还不大明确,所以没有写成。后来,他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中间曾有六、七次动笔,但都半途而废,没有完成。可见这部著作是孕育了很久的。一八八二年,俄国一位著名的巡迴展览派画家彼罗夫请求托尔斯泰系统地发表他对艺术的看法。托尔斯泰答应  相似文献   

4.
今年十月间,我和陈漱渝同志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会议空闲时间,我们在西湖边上散步。漱渝同志对我说:“王先生,你为我的书写一篇序好吗?”我说:“什么书?要我写序?我是不会写的,从来也不曾写过什么‘序’。如果你的书出版了,我来写一篇读后感,这事我倒是能够做到的。”他说: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5日,我为洛阳工学院薛瑞泽博士的专著《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写了一篇小序。今天又是9月5日,应薛瑞泽博士之约,再序他的所著《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时间相隔刚好一年。世事之巧,真有令人意想不到的。 薛瑞泽博士在不长的期间,连续出版两部有分量的力作,并非偶然,而是他勤勉努力的成果。就前一书来说,我曾在其序中提到,他自从学于郑州大学高敏先生门下作研究生,即注意婚姻史的探索,发表有多篇论文。现在这部《汉唐间河洛地区经济研究》,积累更厚,自九十年代初,薛瑞泽博士就有《东汉洛阳…  相似文献   

6.
刘涛在我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南朝散文研究》即将出版,屡次发电子邮件给我,希望我能为之写一序,偏偏我不爱写序。记得今年五月十五日,我给他回信说:"上次已说,上学期正是我教学任务最忙的时候","你不应忘记,这段时间,师生忙碌的景象吧"。  相似文献   

7.
回族史学的忠诚奉献者--回忆马寿千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了我走回族史道路的决心。1991年,吴万善《清代西北回民起义研究》出版,由他写序。他在序中不仅肯定人家的研究成果,还为书的出版祝贺。其实他对西北回民起义素有研究,人家出了成果照样高兴。谦虚的美德造就他宽广的学术胸怀。寿千乐于助人。编辑《中国回回民族史》传记部分时,我将别人写的刘格平、铁宝廷的文章复印寄他,他缩写后署原作者名字。《蒋翰臣及其家族》、《穆成宽》两篇,是他根据一篇资料和一本名为《蛙王》的小册子摘写而成的,仍署原作名字。我说像这种情况,写明资料来源,注上书名,署你名就行了;他不听我言,仍持己见。有一次…  相似文献   

8.
1862年屠格涅夫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父与子》。这部小说1860年8月开始写,到1861年6月写成,正是农奴解放前后。 农奴解放前后围绕着废除农奴制问题斗争十分尖锐。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用暴力推翻农奴制;贵族自由主义者主张由上而下的改良,打着“进步”、“自由”的旗帜维护农奴主既得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今"和"令"     
"今"和"令"相遇了。"今" 说:"都说我们相像,今天遇见了你,我发现我们确实有点像。" "令"说:"我比你多一点。" "今"说:"是呀,你比我多一点。但小马虎经常把我写成你:'今生'写成'令生','今朝'写成'令朝'。" "令"说:"是呀!那次我与'法'作伴(法令),被他写成了'法今',从人  相似文献   

10.
《编辑通论》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通论》序杨焕章广学同志的新著《编辑通论》,是他20多年心血的结晶。书成之后,他要我为它作序。我欣然从命。我很明白,他要我为他的编辑学著作写序,主要不是因为我对编辑学有什么研究,而是因为我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要我与他一起分享劳动的愉快。我原是教...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司马迁如何运用图书文献写《史记》的问题。司马迁利用皇家图书馆的有利条件,秉承家学渊源,有计划地阅读了大量的六经异传和百家之书,并实地考察天下历史地理,成为博览群书的饱学之士。在此基础上,他博采经传百家材料,自铸一家之言,写成了《史记》这部史学的宏篇巨制,表现出既善于吸取又长于创造的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12.
桂华兄近日电邮来刚完成的新著<古代词学理论的建构>(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要我写篇小序.我虽然至今还没有给人写过序,但与桂华兄有着特殊的缘份,特殊的情谊,又有感于他写这本书的艰辛,所以欣然应承,写篇短文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13.
《颜钧集》序李学勤为这部《颜钧集》,即《颜山农先生遗集》写一小序,使我心中异常激动,因为这是我们三十多年来屡次访求而不能得的孤本秘籍。颜钧是明代重要的思想家,见于《明儒学案》的《泰州学案》。这一派学者很受研究思想史、学术史的诸家重视,称之为泰州学派,...  相似文献   

14.
韩隆福教授要我为他的<古代历史文化研究>写<序>,还未等我开口,他就说开了:这本书稿实际上是他已出版的<常德楚史文化研究>的续篇,既是他已公开发表、关心古城历史文化和参加国际学术研讨会一些论文的汇集,又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接受政治教育系专题讲授中国古代史的主要论文,同时还是他注重素质教育、力图以历史为主而把文史哲融为一体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成果.教学论文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认识自我和发展学生创新的能力.他还强调说,很多论文,特别是与哲学相关的论文,我都认真审阅过,并得到过我很多的指导和支持,因而要我写<序>顺理成章,而且"非我莫属".话说到这份上,我就只好勉为其难了.  相似文献   

15.
钟嗣成是我国古代一位很有贡献的戏剧史学家和戏剧评论家,也是剧作家和诗人。他在十三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写成的《录鬼簿》,可以说是我国戏剧史的开,创之作。在这部连《序》带《题词》在内也不过一万字左右的著作中,它第一次高度地评价了我国元代杂剧作家,保存了最丰富的元杂剧史料和金、元文学史料,比较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他们的作品。在元代,人们就以“古怪新奇”赞扬《录鬼簿》的勇于创新,以  相似文献   

16.
正《萧朝贵研究》的作者刘晨,是一位青年历史学家。在太平天国历史研究整体萧条的年代,他不受流俗影响,坚持"太史"研究,这种学术精神,我是十分感动的。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著作:《狂飙与神话:萧朝贵研究》,是他的一部新著。在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之前,他将书稿寄给我,嘱我写一篇序言。我愉快地接受了他的要求。读完稿本,我深深地感到作者用力甚勤,十分快慰。而且,在太平天国研究领域,这是一本很有新意的著作。新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重新确定萧朝贵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7.
读暇间走笔     
乌日吉图,我大学的同窗好友。当年,因是知己,我常以"吉图"相称,久而久之,竟在同学们中间传开。如是称其者大有人在了。我们交往三十余年,时常聚聚侃侃,谈谈聊聊,可他很少谈及在写什么,写出了什么。一日,他笑着走进我的书房,把一叠厚厚的书稿放在案头说:"给写个序吧!"此吉图君非彼吉图君乎?这举动着实让我惊诧,定睛一看书名,哦,《暇间走笔》……  相似文献   

18.
人民利益:邓小平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陈少英1984年,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英文版《邓小平文集》时,邓小平写了题为《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的序,他在这篇序中说,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世界的未来是属于世界人民的,“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纵...  相似文献   

19.
1.我害怕为写好的书、编好的书或友人的书写序、跋或者写后记。但是这样的工作总是时时要做。最近又连着做这样的事情。我为自己主编的《中国最佳教育随笔》写的“后记”是这样的: 有人说他“偏爱记忆”,偏爱记忆的人一定乐于阅读。当他走进文字,立刻就会被各种声音所包  相似文献   

20.
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耿云志胡适先生一生提倡传记文学,时时劝告和督促他的朋友们写自传。他在《四十自述》的序言里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①虽然他们都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