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原型理论可对现代汉语单字和双字否定词进行语义分析,从而探讨汉语否定词的语义原型特性.经研究发现:(1)汉语单字否定词符合原型理论的各项特征;(2)汉语双字否定词范畴中不存在原型;(3)汉语双字否定词范畴结构并非呈现放射状.  相似文献   

2.
语义范畴的原型理论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比分析原型理论范畴观与传统范畴观的基础上,运用原型理论来对语义范畴进行合理的诠释,并对原型理论范畴观的一些特点进行了探讨。本文认为,传统范畴观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在阐释语义范畴时不能自圆其说,而原型理论范畴观则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此外,作为两种重要的认知模式,隐喻和转喻在语义范畴扩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宇贺 《兰州学刊》2012,(10):177-181
现代汉语指示代词是一个原型范畴,内部成员的地位不平等,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分。作主要句法成分能力的高低是区分典型指示代词和非典性指示代词的句法依据,使用频率高低是区分指示代词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的另外一个依据。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原型范畴分类还有语义依据及功能表现。现代汉语指示代词在语义上表示实体概念这一属性在不同的指示代词中体现的程度有差别,不是匀质的,这是对指示代词进行原型分析的语义依据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原型范畴分类还有语义依据及功能表现。。现代汉语指示代词的功能表现为语体分布、是否二分、语篇衔接及语气、口气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宋德生 《云梦学刊》2005,26(6):127-129
语言不对称现象大致分为五类:语音不对称、语义不对称、空缺性不对称、结构性不对称和语法性不对称。语言不对称现象反映的是范畴不对称现象或原型效应,是范畴内部成员的认知等级差别所致。语言范畴的划分利用了一般范畴划分的机制。原型效应常以“标记”来描述,因此,语言不对称现象也是一种标记现象。  相似文献   

5.
魏红  朱军 《新疆社会科学》2012,(5):142-146,152
范围是语言中重要的语义范畴,但国内外语言学界对范围范畴的研究尚缺系统性。范围范畴应是一个原型范畴,是以空间范围为典型成员,涵盖了时间、数量、事物、事件等成员的一个认知网络系统;范围范畴包括概念、特征、句法功能、表现形式、范围标记、范围构式、语义功能以及范围关系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认知范畴理论是界定话语标记语范围的理论基础,概念内容和范畴属性是鉴别一个词语是否可以归入话语标记语范畴的理论框架.根据原型效应、家族相似性原则及个体话语标记语在自然口语中的语用频次来确定范畴的中心成员,并以典型话语标记语为好的样本推及范畴的一般成员和边缘成员,从而确立话语标记语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去"的语义范畴一直是学界研究争议的热点,其作为趋向动词之解已为人部分人所接受,随着现代口语的发展,其作为介词甚至虚化为叹词的川法也比比皆是。借助原型范畴理论相关要素与特征对占汉语与现代汉语"去"的词类语义进行胛读,"去"的多义使其在理解上具有一定模糊性,但本质上有内在家旅相似性,原型成分决定其具体语境下的语义。  相似文献   

8.
"with"是英语用法最繁杂且语义最难把握的介词之一。相关研究大多限于对其各种语义进行描写与概括,而未对其语义结构与纷繁复杂的用法做出合理解释。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识解理论为基础探讨英语介词"with"的语义结构,为其纷繁复杂的用法提供统一的解释机制。  相似文献   

9.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范畴理论之一,本文就原型范畴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进行概括,探讨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汉语同义词研究运用语义场理论和义素分析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种处于传统经典范畴观指导下的同义词研究无法解释研究中的某些重要问题.我们将认知语言学引入汉语同义词研究,认为同义词就是由认知引发的,以典型为原型的一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词的聚合.原型范畴观及典型性理论和家族相似性理论能对传统范畴观下难以说明的问题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言学的出现为传统的日语教学和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和视角。利用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范畴、原型、意象图式等理论来探索日语教学中难点项目テイル形的语义功能,以求减轻日语学习者的负担,提高日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总被引:97,自引:0,他引:97  
本文指出汉语词类是一种原型范畴,是人们根据词与词之间在分布上的家族相似性而聚集成类的。由于同一词类的词不一定共有一项/组为其他词类所无的分布特征,因而无法用几项分布特征之间的合取/析取关系作为标准来给所有的词分类和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本文提出,属于同一词类的词有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之别,典型成员是一类词的原型,是非典型成员归类时的参照标准。其典型成员在分布上往往共有一组分布特征,可以通过典型成员的分布特征来给词分类和给不同的词类下定义。但是,不同词类的典型成员在分布上的差别比较明显,不同词类的非典型成员在分布上的差别比较模糊,这造成 r了汉语的词可以分类但又难以分类的复杂局面。作者认为,根据原型范畴化理论,运用词分布上的优势劣势之别,给词分类,给不同的词类下出宽泛定义,辅以严格定义,是一个比较现实、周全的做法。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基于原型理论的汉语词类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朱振华 《学术探索》2014,(12):108-112
本文从哲学观出发,论述了范畴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阐述了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从语言观出发,对原型范畴理论在语言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并以原型范畴理论对语言中的词义扩展和不对称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置于句首的话语标记语so近年来在英语国家广泛使用,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语言现象.其兴起契合了说话人的使用心理,符合网络时代的交际特点,具备社会现实基础.而从实际交际效果来看,其社会接受性并非与之并肩而立.深入研究这一现象可以得出两点启示:其一,话语标记语的真值语义不会完全消失,因而对其话语功能依然存在或大或小的影响;其二,话语标记语是一个原型范畴,其成员的典型性主要取决于该话语标记语进入本范畴之前的真值语义的负荷大小.  相似文献   

15.
大脑词库的组织与词典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阳  杨默荻 《理论界》2007,(3):240-241
心理语言学界关于大脑词库的组织存在三种较为流行的理论,即层次网络模式、扩展激活模式和原型理论。前两种模式是基于语义网络基础之上的。这两种模式认为,词汇是存储于网络之中的节点,各个节点由复杂的语义关系相联系构成一个语义网络系统。节点之间的距离由分类关系、典型性及相关概念的关联程度等结构特征所决定。原型理论也阐述了词义在大脑词库中存储的典型性。原型即为同一范畴中最具典型性的词。关于大脑词库的组织的理论对于词典建构具有指导性意义。基于大脑词库理论进行的词典建构将更具科学性,更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相似文献   

16.
程度范畴是人类重要的认知范畴之一.本文探讨关于程度范畴的一些理论问题,包括:(1)程度范畴的内涵与性质;(2)程度范畴与邻近范畴的关系,程度范畴与数量范畴是并列关系的两个范畴,它们一起隶属于量度范畴;(3)汉语中程度的9种不同表达类型;(4)程度范畴在现代汉语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小品词在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尝试由小品词UP切入,援用经验主义原型范畴模式、家族相似性、意象图式、Lakoff的隐喻理论等并结合人类的生理、心智和社会经验以及动态动词的类型依据,具体探讨小品词语义扩延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构建短语动词时的原理,旨在为短语动词理解和运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小品词out语义伸延的认知有多视角:经验主义原型范畴模式、家族相似性让OUT的词义伸延有了基本范畴和认知原型;意象图式的动标、静标和路径让OUT的词义伸延有了形象的心理现实性;Lakoff隐喻理论让OUT的词义有了伸延的桥梁,减轻了人们的认知负担;前动词的意义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小品词OUT的存在和取舍,反之亦然。OUT伸延词义还可以作语义的逻辑联想认知,如同源联想、前后联想、因果联想。  相似文献   

19.
小品词在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与扩延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尝试由小品词UP切入,援用经验主义原型范畴模式、家族相似性、意象图式、Lakoff的隐喻理论等,并结合人类的生理、心智和社会经验以及动态动词的类型依据,具体探讨小品词语义扩延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构建短语动词时的原理,旨在为短语动词理解和运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在分析词语多义性方面具有极强的解释力。基于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提出了语义联想教学法,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该教学思路的实施步骤,论证了语义联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中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