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知识分子问题是《周恩来选集》下卷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对于进一步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的风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历来重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十月革命后,列宁就指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第501页)我们“必须取得全部科学、技术、知识和艺术,没有这些,我们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列宁全集》第29卷,第50页)他曾严厉地批评了“左派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文化派”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说:“如果认为我们只用清白的共产主义的双手,  相似文献   

2.
列宁曾经指出:“没有具备各种知识、技术和经验的专家来指导,便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选集》第3卷第501页)要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就应当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列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政治上信任 列宁认为,知识分子是劳动大军的一部分。尽管他们与工人、农民有差别,但这只是职业上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别,而不是阶级差别,“把生活方式的差别同各阶级在整个社会生产制度中的不同地位混淆起来——这就清楚地说明时髦的‘批评界’毫无科学的原则性。”(《列宁全集》第5卷第171  相似文献   

3.
<正> 知识分子问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进行革命,即破坏旧世界,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不能取得胜利,那末,建设社会主义,即创造新世界,没有知识分子的参加尤其不能取得胜利。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十分重视吸收知识分子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留下宝贵的经验。这里,我们试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列宁对于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有一系列论述。了解列宁这方面的思想,学习他的这些论述,对于认识我国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列宁根据苏维埃俄国的实践经验,认为建设社会主义“要循序渐进”(《列宁选集》第4卷第560页).今天,重温列宁的这些教导,对于认识苏联走过的道路,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的经验十月革命后,列宁不失时机地领导苏维埃俄国把工作重心转上经济建设轨道,但其计划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所指出的:“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的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盛衰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7.
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从地主资产阶级旧政权手中继承下来的是经济破败不堪、技术文化十分落后的一份遗产。在国际资本主义的包围中,在外国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以及国内地主资产阶级企图复辟的形势下,列宁亲自领导苏联人民开始了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由于既无本身实践经验作为依托,又无国际经验可以借鉴,因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得不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列宁建设社  相似文献   

8.
在领导俄国党和人民进行没有任何先例可循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列宁积累了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经验,即必须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基本方向,经济政策和经济策略思想必须由实践来检验、必须和实践相统一,必须坚持“两点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必须以大多数人的意志为依归制定各项政策,必须尊重群众的创造力等.列宁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意义的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9.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列宁就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论点,并着手组织制定俄罗斯电气化计划。可是当时无产阶级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专家、学者,怎么办呢?列宁就非常大胆地使用从旧俄时代遗留下来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后,列宁在领导苏联人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多次论述过和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这些论述的强大生命力。可是,由于“左”倾思想的干扰,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出于反革命的政治目的,肆意歪曲篡改列宁关于知识、知识分子的论述,推行一条极“左”的知识分子政策。这些“左”的思想至今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四化建设的发展。当前,结合十二大制定的  相似文献   

11.
列宁管理思想浅探刘井山与马克思、恩格斯不同,列宁在十月革命后的六、七年间,亲历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在指导苏维埃俄国建设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对正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拓前进的我国人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高...  相似文献   

12.
列宁领导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并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的论断,包括共产党依法执政的思想、通过法律来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事务、执政党要在宪法及法律范围内活动等。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军事斗争取得胜利之后,要警惕和戒备敌人和平瓦解苏维埃政权。这是列宁在分析了国际帝国主义对苏维埃政权的态度和采取的方针之后得出的重要的结论。列宁指出,国际帝国主义和平瓦解苏维埃政权的方针主要是通过苏维埃俄国内部敌视、反对社会主义的力量和因素适应他们的需要、配合实现的。列宁提醒全党,对此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戒备,一定要使国际帝国主义的图谋不能得逞。  相似文献   

14.
反对官僚主义,是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强调的一个老问题,几乎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一样长。但是,在不同的时期,对官僚主义的内容、表现、根源,与之作斗争的方法却有着很不相同的认识。列宁在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初始阶段,即十分重视反对官僚主义。他在1917年12月5日的一次演说中,提出国家机关必须克服一切官僚主义。此后,多次指出官僚主义已经复活,需要长时间地坚持同官僚主义作斗争。列宁当时强调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主要是两点,一是苏维埃政权“吸收浸透了资产阶级观点的人参加工作”,旧专家、旧管理人员带来了旧作风,  相似文献   

15.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为《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准备的写作大纲中写下了如下的一段话: “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十普鲁士的铁路管理制度+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这个公式,反映了列宁对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贯思想,表明了他对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和追求、道路和手段,完全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建设俄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式。  相似文献   

16.
知识分子问题是列宁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他在领导苏俄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从世界观、生存方式、政治取向出发,科学揭示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归属,高度评价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并对知识分子的使用与改造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为后来社会主义国家科学制定知识分子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社会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主张。他强调,广大阶级和阶层的充分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和农民建立经济上的结合,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珍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依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他们合理磋商。学习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党不断巩固与扩大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俄共(布)执政的过程中,列宁提出了无产阶级执政党要协调与社会其他阶级、阶层关系的重要主张.他强调,广大阶级和阶层的充分支持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和农民建立经济上的结合,争取农民政治上的稳固支持;要珍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专家,依靠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要和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睦邻友好关系",同他们合理磋商.学习列宁的这些思想主张对我们党不断巩固与扩大执政基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 社会主义时期,无产阶级执政党怎样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管理,是社会主义史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列宁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的主要缔造者,领导俄国共产党(布)组织对苏维埃国家的管理和建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列宁的这个宝贵遗产,奠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理论的基础。总结列宁关于执政党管理苏维埃国家的思想和经验,对于我们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探索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的正确途径,无疑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理论意义。管理国家是执政党的主要任务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之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任务,也就必须随之转变。列宁高瞻远瞩,分析了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20.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不仅领导和组织了苏维埃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而且对苏维埃俄国建立以来的革命实践进行了总结,阐发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从而进一步拟定了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计划和途径,即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总体构想。列宁的总体构想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构想,大体是按照“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的顺序展开的,其中文化建设构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