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6 毫秒
1.
作者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电子邮政业务发展的动态 ,阐述了传统邮政依托大网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重要性和现实可能性 ,并对中国邮政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具体分析 ,得出了邮政的“三流合一” (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 )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必备基本条件这一结论。基于上述的分析与思考 ,提出了中国邮政开展电子邮政业务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邮政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 ,信息化也初见成效 ,电子邮政得到积极发展。特别指出要分三步发展电子邮政 ,并重点做好五项工作 ,即加强物流网建设 ,加速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开发应用 ,做好规划工作 ,加强电子邮政标准、规范、法律、法规的研究制定和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法国邮政进行公司转型和商业化改革后的组织机构、业务结构和专业化经营、业务创新、明确时限标准、细化市场等四大经营策略以及法国邮政金融业务和法国邮政航空公司的概况 ,并借鉴法国邮政的有效举措 ,对中国邮政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邮政经营的商业性和非商业性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邮政法》规定 ,中国邮政是全民所有制经营邮政业务的公用企业。作为企业 ,中国邮政参与了众多竞争性业务的经营 ,经营中必须遵循商业性法则。作为公用企业 ,中国邮政承担了为社会提供普遍服务的义务 ,经营中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系统分析了邮政经营的商业性特征和非商业性特征 ,指出我国邮政采取商业性经营战略 ,必须结合邮政的法律地位和业务需求特点 ,转换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5.
邮政构建商业化模式是各国邮政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邮政领域发生在业务、管制和网络层面变革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邮政的改革方向,并对于解决商业化和普遍服务之间的矛盾进行了初步探索.基于上述的分析,提出了邮政商业化的发展道路和可实现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邮政企业集团,是推进中国邮政企业改革的重要一步.在阐述组建邮政企业集团的紧迫性、步骤及其原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中国邮政专业子公司的专业重组和设置方案,同时对邮政企业集团治理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各项配套制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市场竞争由单位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需链与供需链之间的竞争。谁掌握了物流和供应链,谁就掌握了市场。中国的邮政拥有品牌优势、网络优势和长期从事实物传递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理所应当在发展现代物流方面担当重任。中国邮政明确提出,通过五年左右时间,逐步将物流业务发展成为支柱业务,最终把邮政建成以现代物流为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中国邮政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邮政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邮政作为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和功能性物流服务的提供商,要运用先进的物流理念和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务,并逐步向企业供应链推进,最终成为企业供应链的参与者、组织者和整合者。  相似文献   

8.
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1840—191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邮政的发展是从鸦片战争之后开始的,其中英国对晚清邮政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英国对晚清邮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率先在中国开办客邮,客观上刺激了近代邮政的发展,但也在很大程度上侵夺了中国的邮政自主权;二是在制度层面,晚清邮政在人员构成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都明显借鉴了英国的相关经验。晚清中国邮政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曲折与无奈。  相似文献   

9.
现代邮政物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邮政面对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 ,如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进行了分析和入手 ,提出了第三方邮政物流这一具有邮政特色的现代物流概念 ,阐述了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自身优势 ,并探讨了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力求为发展第三方邮政物流和进一步的物流系统建设有所好处  相似文献   

10.
就中国邮政发展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并给出了新的结论。其中主要是:首次采用在邮电通信业信息传递总次数中的比重来衡量邮政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中国邮政业在邮电通信业中地位急剧下降;中国邮政失去发展机遇的原困以及邮政将来的发展趋势;邮政与电信之间的关系;邮政的产业特征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邮政的结构及中心产品问题;邮政部门多元化经营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州在鸦片战争前是中国重要的通商口岸和信息中心,英国作为对华贸易的主要西方国家,为满足邮政通信的需求,推行了不同形式的客邮体制,对清代中期中英关系产生重要影响.这不仅是侵略中国邮权的见证,也为深入中外邮政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中国邮政的实际 ,全面论述了中国邮政技术进步的现状 ,深入分析了观念落后是制约邮政技术进步的思想因素 ,资金不足是制约邮政技术进步的经济因素 ,市场主体身份不明 ,缺乏技术进步的压力 ,科研与生产脱节和科技人才不足制约了邮政技术进步的实施。提出了促进中国邮政技术进步的对策 :加强国家邮政局对邮政技术进步的管理 ,建立和完善邮政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 ,充分发挥现有技术设备的作用 ,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 ,加强邮政科技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我们现有的学理论是一种在经典学时代形成,而且打着极为深刻的经典学烙印的经典学理论。作为经典学理论,它基本上不适应用来解释一个越来越泛化的学现实。针对这些年来所发生的学“泛化”的现象变迁,本首次提出了“经典学”、“后学”、“后学时代”和“后学社会”的概念。并认为,今天是一个不同于“经典学时代”的“后学时代”,“后学时代”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评价标准和体系。  相似文献   

14.
邮政电子商务流网关与物流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讨论了建设邮政电子商务物流网的若干问题 ,并提出物流网和物流网关这一全新概念 ,指出在邮政数据通信网基础上建设物流网关将成为邮政部门的一个新的业务和利润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近代,英国在中国先后非法建立了15个邮局,从1885年起中英两国就撤销这些邮局展开交涉,但直到华盛顿会议通过撤销客邮案,英国才于1922年11月30日撤销其中的12个,另外3个在1955年撤销。综合运用有关中英文资料,揭示了英国在华邮局撤销的这一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6.
论邮政网上邮购业务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中国邮政发展网上邮购业务提供了便利,邮政部门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网上邮购业务。从分析中国邮政发展网上邮购业务的市场定位出发,指出邮政部门要强化网络营销意识,寻找稳定可靠的货源和邮购客户,大力开发网上邮购商品。同时,提出了发展网上邮购业务的若干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