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统计分析汉语存在句"有"字句和英语存在句"there+be+NP+(LP)"的译文,发现"有"字存在句英译时最典型对应形式是"there be"结构,而"there+be+NP+(LP)"结构汉译时最典型对应形式是"有"字存在句.汉英这两种表存在的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对应关系,表述功能上基本对等.在认知上,这两种语言在表达存在概念时都聚焦"存在物",在译文中以不同形式来凸显"存在物".  相似文献   

2.
语式是指短语的抽象的语法结构格式。从语义和句法的结合式来看,我们把NP的VP短语的语式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NP领事+的+VP名物化名核"。这种语式内部可以分为三个下位类型:"NP施事+的+VP名物化动核""NP系事+的+VP名物化性状核""NP受事+的+VP名物化动核"。第二大类是,"NP限事+的+VP名物化名核",从语义上分,限事分别表示时点、时量、数量、工具、处所、方式、性质等语义格,可分为"NP时点+的+VP名物化动核""NP时段+的+VP名物化动核""NP性质+的+VP名物化动核""NP工具+的+VP名物化动核""NP处所+的+VP名物化动核""NP方式+的+VP名物化动核""NP数量+的+VP名物化动核"等7个下位类型。  相似文献   

3.
略说汉语主观量--以副词"才"、"就"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认知意义上的"量"概念,把"主观量"分化成"主观量1"和"主观量2",并指出"主观量2"是说话人主观意识中预先设定的,并被认为是合乎情理的一个理想之量,它是"主观量1"存在的必要前提,亦即"才/就+数量短语"结构出现句中的必备语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Freeze等学者认为自然语言的方位句和存在句/领属句有相同的底层结构,最终的句法结构取决于到底是对象论元还是方位成分移位成为句子主语。Harley认为,方位句和存在句/领属句不一样,前者的介词含语义成分LOC,后者的语义成分含HAVE,并非所有的语言都有HAVE,有HAVE的语言才允许双宾构式。Harley认为BE+HAVE形成have,但没有研究BE+LOC形成什么。本文论证英语的BE形成系动词be,BE没有和LOC结合,后者包含在介词中,英语无单纯的LOC,汉语的动词"在"是LOC的体现,是BE+LOC形成的静态动词;动词"到"是BECOME+LOC形成的肇始动词。  相似文献   

5.
X BE X结构是一种特殊的判断句。表面上看起来主语和表语重复,传递的是"零信息",但它却蕴含着丰富的语用含义,传递着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说话人有意选择的一种言语行为。基于言语行为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是由言内、言外和言后三个层次共同作用完成的。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出发,认为X BE X结构的意义解读可以从言内行为上完成对词义的解读,从言外行为来表达交际意图,从言后行为来实现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6.
连谓结构是使用频率较高的结构形式。连谓结构中"V1+NP+给"和"V1+给+NP"两种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变换为后者。本文从语义和结构两个角度对这两种形式进行分析,得出"V1+NP+给"变换成"V1+给+NP"要满足V1和"给",二者的施事对受事的动作趋向存在交集这样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很+NP”的构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很"是程度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形容词、副词或动词,加强程度.但汉语中目前有一种流行趋势,直接用它来修饰名词或名词短语,我们把它统称为"很+NP"结构.本文旨在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这一特殊结构做一考察和解释.我们认为,"很+NP"结构是一个构式,它的意义不能从其组成成分"很"和"NP"中推知出来,它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语义和语用价值,整体意义大于部分意义之和.  相似文献   

8.
不及物动词存在句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及物动词存在句特定的结构形式(NP1+Vi+着+NP2)决定了在其语义结构中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的轻动词——[存在](EXIST),这个轻动词使动作动词在存在句中只能表示某种存在状态。动态的动作动词要进入静态的存在句,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其一,可以加"着"表示某种持续的状态;其二,从意义上看,往往跟人或事物常规的生存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下,以FROWN和LCMC为可比语料库,考察"NP1+give/给+NP2+NP3"的三个论元为典型或非典型形式时构成的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句在实际语料中的分布并探讨其典型句式序列问题。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典型句式序列为"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而汉语则为"NP1和NP3为非典型参与者NP1、NP2和NP3均为典型参与者仅NP3为非典型参与者"。分析比较英汉"给予类"双及物构式句式分布及其典型序列的异同旨在加深我们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庄子》一价形容词简单谓语句的基本句型共有四种:(1)s+PAnl(共310句)(2)S+Adv+PAnl(共227句)(3)S+PAnl+C(26句)(4)s+PAnl+O(2句)。句型(1)有6种不同的结构模式,句型(2)作状语的主要是副词、带词尾的状态形容词、介宾短语等,句型(3)中作补语的主要是介宾短语,句型(4)宾语是形容词的配价补足语。  相似文献   

11.
存现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具有跨语言的性质,一般认为其下位句型包括存在甸与隐现句。对汉语存现句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一直是国内外生成语言学者研究关注的热门话题,通过对汉语存现句的研究进行回顾,发现以往对汉语存现句的研究大多是在管约论框架下进行的,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存现句的生成机制;2.句首处所名词组的语法地位;3.存现动词的性质;4.动词后名词组的赋格问题。其中存现句的生成机制问题是最为根本的问题,生成语言学者对此也是各持己见。本文尝试在语段理论的框架下,对汉语存现句的推导生成做尝试性探究,力图寻求汉语存现句统一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存在构式是语言学中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选取了构式语法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对英汉存在句的构式进行对比 分析,以挖掘二者的本质差异。研究结果发现:①句首部分方面,英语存在构式由there引导,有固定的形式、意义及位置,且 there?仅作主语,而非主题;汉语存在构式中句首部分则由方位短语或时间短语引导,形式、意义非固定但位置固定,且句首短 语既是主语又是主题。②动词方面,英语存在构式中的动词作为必备要素出现,而汉语中动词存在的必要性则取决于不同的 语境条件,若一旦出现,将直接决定构式的动态或静态属性,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存在句是俄汉语中一种比较有特点且应用广泛的句式。在语言学界是研究论点之一。阐述了表“有”意义存在句是存在句中最基本的句式,对其研究具有普遍的基础意义。分析了俄汉语中表"有"意义存在句的对应表达手段的共性与个性,同时揭示了其内在的认知原因。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法结构,英语存在句是各种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热点之一。从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存在句的各种句型组成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特点。对英语存在句进行原型化分析,有助于理清英语存在句各种句式之间的深层联系。从而提高对这一结构的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15.
否定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语法中的重要范畴。就汉语处置句而言,根据否定词出现的位置,否定处置句可分为两种类型:否定前置处置句,否定后置处置句。这两种否定处置句的产生与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否定词前后位置的不同,其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也随之有所变化。否定词否定辖域及否定焦点和语用因素是两种否定处置句一直广泛存在于汉语方言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动因,同时阿尔泰语否定词紧靠动词的语序对新疆、甘肃等地汉语方言处置句否定词的位置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作为俄语简单句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存在句具有自身的结构和语义特征.本文着重论述了存在句的三种句法结构类型:完全结构存在句、简略结构存在句和称名结构存在句,旨在解决使用存在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存在句在英语与汉语中都是一个极其常见且极为重要的句型,用于强调某物体持续存在于某个空间或时间,而英语和汉语的存在句有一些相同点,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8.
存在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常见句型,也是一种特殊句式,有其独特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特征。现从存在句的定义、分类、特点等方面探讨英汉存在句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汉语存现句和英语there be结构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具有存现意义,在两种语言中都是一种重要而且特别的句型。以汉英语言中的存现主体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及语法方面发现汉英存现句的共同点,同时,在存现主体为有定这一新的角度下研究两种语言中存现主体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英语There存在句进行VP壳分析发现,动词的句法特征与其补足语的位置之间关系密切。There存在句中的动词是非宾格动词时,非宾格动词短语由vP+VP构成,其补足语留在原位;There存在句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时,具有可解特征的Tr在vP和VP之间投射形成及物性短语TrP,被动语态动词短语由vP+TrP+VP构成,其补足语前置。在"一致"核查中,T作为探针与目标短语进行特征匹配,不可解特征被删除后获得具体的形态和语音拼读,同时目标限定词短语获得主格格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