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基于商业性征地中的政府行为成本与失地农民对政府行为态度之间的博弈,探究商业性征地中的政府行为成本支出与失地农民权益维护关系,从中得出政府逆向行为成本与失地农民权益关系成负相关,即降低政府逆向行为成本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因此,政府在征地过程中要降低政府逆向行为成本,尊重征地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合理需求,妥善处理政府与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进而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利益的损失不仅是巨大的,也是综合的、全方位的,本文通过分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主要体现,剖析了这些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从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分析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重要意义,并从完善土地征地制度、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机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增多,已经对城乡社会的稳定造成消极影响。为稳定社会,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必须从制度上对征地行为加以严格的规范,完善征地管理措施及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从而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实现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咨询与决策》2014,(9):F0002-F0002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围绕高新区总体发展目标,高起点规划区域发展,快速引进高科技产业。迅速推进征地拆迁、还建工作,妥善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他们关注民生,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办理社保,不断加快还建房建设步伐,让失地农民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大力推进,大量的农民失去了全部或部分土地。近年来,绵阳市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激烈,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文以绵阳市失地农民经济生活状况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形式对274户失地农民家庭进行了统计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加大征地补偿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加强村转社区软硬件建设以及为失地农民提供全方位心理辅导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安置存在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管理混乱,地方政府地随意等问题。完善失地农民安置的相关法律,平等保护每个公民的私权利,建立失地农民户籍、住房、保险和教育培训保障制度,建立征地监督罚处管理制度,是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对于土地的需求导致失地农民的大量产生,失地农民成为无地无业、无保障的社会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将分析政府征地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提出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对上海7村2281户农民的调查显示,征地对当地农民收入的负面影响并不显著,大部分被征地农户收入不降反升。研究发现,失地农民收入的上升源于三方面因素:多元的就业途径避免了失地失业现象,多源的财产收入扩大了农民增收渠道,多重的社会保障提供了重要收入来源。征地并不一定降低农民收入这一现象说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另有根源。分析表明,在现行征地程序安排下,农民不能完全参与征地利益分配过程,充分表达意见,获取土地所有权人应有回报,才是引发失地农民问题的深层根源。因此,未来征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赋予农民完全的征地谈判权,实现程序公平。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提倡新农村建设的情况下,许多地区到底采取了哪些措施?农民有没有分享到征地制度的改革成果?结合国土资源部和《第一财经日报》的联合调查及本刊监测中心的相关资料,推出失地农民安置的典型地区监测。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目前中国有4000多万失地农民,在未来五年内,中国平均每年还将增加被征地农民265万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加速,越来征地补偿对被征地者生存影响越多的被征地农民沦为“三无农民”:“种地无田,做工无岗,社保无份”。2001年以来,国土资源部先后在全国19个城市启动征地制度改革试点。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结果显示,56.3…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往往以公共利益为由征收农民土地,拓展城市范围.但由于目前的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各方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从而引发了农民时征地的普遍不满.土地征收补偿事关失地农民生存权,只有从农民权益保障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土地征补偿制度,才能最终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2.
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俊 《科学咨询》2005,(13):28-31
■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土地征用制度存在重大缺陷.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必须有新的立法和政策. ■改革征地制度要以保障农民权益为核心;要允许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市场流转;要给失地农民以公平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  相似文献   

13.
扶风县农用地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雨杉 《经营管理者》2011,(22):153-154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快,农用地被不断的被政府征收,进行统一的调配和使用。但征地发展城市扩大的同时,对失地农民的补偿问题逐渐凸显,区片综合地价作为征地补偿标准,是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新的尝试,为了解决征地过程中出现的资产不清、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不合理的等各种问题,本文采用叠加法对扶风县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通过区片划分、地价测算、地价修正因素确定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有力于有效、合理的实行农用地征地补偿。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加速了周边农村土地的征用,改变了周边农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习惯,本文选取孔家村为对象,对比了村民征地前后生活来源和收入的状况,其中物质富裕与精神贫瘠的矛盾、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与耕地抛荒日趋严重的矛盾、社会保障体制的落后与失地农民生存的矛盾、就业制度不足与富余劳动力的矛盾、城市与农村土地征用制度不同的矛盾在当地征地农民中具有普遍性,引起笔者的思考,如何帮助孔家村失地农民有效解决矛盾,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周边的农民在这场浩浩荡荡的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去了最基本的生存方式。近年因征地引发土地纠纷事件频频被媒体曝出,城市化引起的土地纠纷事件性质恶劣,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所以对失地农民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意义重大。我们深入重庆市涪陵区失地农民安置区进行实地调查,采用深度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相结合,调查内容涉及征地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险、医疗保险、日常生活,经济收入、心理感受等方面,获得大量一手资料,最终提出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的圈地运动造成我国农村2000余万农民“下岗”,遗留了许多社会问题: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政府没有将失地农民纳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范围。没有一个村将土地征用款用于解决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二,缺乏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许多农民因征地从农业转产后,主要从事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体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也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解决好失地农民问题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失地农民的规模以及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和市民化问题,并从社会保障制度、征地制度和就业促进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解决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的征地补偿制度下,土地的价值被严重低估,部分失地农民陷入了"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境地。笔者利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提出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征地补偿标准应该包括一次性补偿和持续性补偿,并对这两种补偿方式的具体实行提供可供参考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如何处理好征地中的利益关系,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合理安置失地农民,是重庆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构建"以‘利益补偿'为核心的征地公平补偿机制、以‘保障安置'为核心的生存退路安排和以‘就业安置'为核心的发展出路安排"的集"公平"、"生存"和"发展"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安置模式,以解决失地农民合理的利益补偿和长远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政府征用土地现象日益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凸现,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这些人群的利益。本文将先介绍目前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试图构建一个合理完善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