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哲学“体知”的意义——从西方诠释学的观点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知"是中国哲学所特有的面对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方法,与西方近代主客二分的知识论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儒家的"体知"观念则更重在个体生命的修身成德和道德实践性的充分扩展,凸显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旨趣。作为认识社会、体悟人生的实践型智慧,"体知"重视内在的省察,反观自我之心灵,而非一味地逐于外物;强调个体生命的亲历性和在场感,将知识的获得和生命的直接体验融合为一体,视求知为一个知识内在化的过程。同时,"体知"又包含了身、心、灵、神等不同的层面,在社会实践的场域中,不断地反思和重构已有的历史意识。就个体生命而言,"体知"是一个接受教化、融入群体的过程,又是见证人类普遍精神、存续文明脉流的不息活动。  相似文献   

2.
道德与宗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人为什么要讲道德,道德的根据何在?此乃人生不可回避的一个严重问题。各民族的进化史上大都有一个很长的时期把道德置于宗教的基础之上,以对神的敬畏作为道德的根据。西方传统主要在“上帝”那里找道德的根据,中国传统主要在“天”(“天理”)那里找道德的根据。本文意在探讨一种“没有宗教的道德”的根据的可能性。作者认为,道德决非可有可无之事,但道德可以不需要主宰人间祸福的“上帝”或“天”作依据。作者结合中西哲学的发展历程,主张以“万物一体”作为道德的根据。人之所以必须讲道德,在于人本与人(包括万物)为一体,“民吾同胞”的道德精神源于“万物一体”。缺乏对“万物一体”的领悟从而缺乏“民胞”的道德精神的人,不是真正的人。作者强调要以对“万物一体”的崇敬之情代替“上帝”和“天”,以重振道德的权威性,让我们的民族把讲道德、尊重道德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要义。  相似文献   

3.
"当代旧体诗人",肩负着民族诗形传承与发展的使命,不少旧体诗词作者的"诗人意识"被"诗形意识"遮蔽,落入模式化创作.诗,总是处在人生存的时间境域中,投身命运的诗人才能发现民族历史的天命,"当代旧体诗人"从中国传统诗学的局限中觉醒,要有"诗人意识",看清现代社会与家天下的本质区别,看见中庸国民性的危机,从而有所担当,才可以和新诗人共添诗国秋色;发掘当代诗词艺术的认识价值,从言志、缘情、闲适的传统视野中,从徘徊千年的艺术的伦理价值中突围,用诗词的艺术体制求真,求生存之真,求人生之诚理.  相似文献   

4.
《东岳论丛》2016,(10):99-105
主客二分的预设导致了人们解读"道法自然"的两难困境:如果"道"无所效法,就会使老子哲学遭遇独断论的责难;如果"道"效法实际的"自然",就会与"道生万物"相矛盾。通过现象学的分析发现,"道法自然"实际上内蕴了人的视角;其含义是"道"需要"人"依据于"自然"道出自己。从人的视角来看,"道"与"自然"的关系就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通过人的本质直观,"道"与"自然"最终在"有无相生"中显明它们的关联意义。  相似文献   

5.
启蒙思想家卢梭最先洞悉到历史性形成意味着对个体主权的侵毁,试图采取一种远离社会现实从而使人们重返"自然"之"善"的做法来克服历史进程中的道德堕落,并以此恢复个体主权,实现人的自由。然而,由于卢梭没有找到道德堕落的根源,也没有正确认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而从根本上说也就无法真正打破缠绕在人们身上的"枷锁"。卢梭的历史性"悖论"表明,他只关注到历史进程中的"消极因素",而没有看到它的"积极成果"。事实上,如果没有"历史性"的充分发展,马克思"人的解放"便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6.
在王阳明的思想中,"良知"不仅是判断是非的标准,更是贯穿天地万物,达成万物一体的枢纽。在良知的诸多含义中,"气"和"心"构成了贯通天地的两条路径:气兼具物质性和运动性,构成了人与万物的物质统一性;心的感应能力则使得人们作为能动的主体自觉到自身与万物的一致性。良知贯通万物的特性使"致良知"工夫成为了以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为目标的"大人之学",而这需要恰当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阳明认为,"大人之学"就是要将自然界纳入"道德共同体"之中,以普遍关爱的态度对待之。而根据儒家"爱有差等"的伦理原则,此举并不意味着人类不能利用自然物,而是强调人们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应是关爱而非戕害,并且当人类要剥夺动植物的生命时必须十分慎重,反复考量其必要性。相比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深生态学""大地伦理"等思想,阳明良知说的生态意义在于提供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合理框架,避免了非此即彼的思想对立。  相似文献   

7.
孟子首开先秦儒家重视"人禽之辨"的先河,他在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基础上,通过"人禽之辨"突出强调人类的伦理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并且使人"最为天下贵也";进而在"圣我之辨"中,主张"圣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重新诠释了关于人类的最高的人格价值标准。千百年来,"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念成为激励人们不断实现道德升华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8.
姜海波  徐娜 《理论界》2009,(4):23-2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并不是要给“人的本质”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完全不是海德格尔所认为的“马克思有一个关于人的理论想法”,它本质上是彻底超越费尔巴哈的“感性——对象性”存在,立足于“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根基而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之全新境域的开启。  相似文献   

9.
自古希腊柏拉图确立对于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区分以来,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便沿袭柏拉图主客分离的二元对立路径进发,至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达到主客分离的极致而实现了唯心的主客本体统一,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企图穷尽一切存在者存在的永恒本质,必然舍弃现实的生活世界,进而成为一种纯粹逻辑的精神理念哲学。而中国哲学以内在超越之路从现象世界探寻超验境域与自由境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由老庄之道的原始主客不分的天人合一,生发为陆王心学未经主客对立的主客统一——天人合一。天人合一追求人与天地万物融合贯通的天地境界,天人合一的澄明之境既是万有融合,又是有限与无限的包容,更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作为传统形而上学自身辩证否定的历程,哲学应辩证地融合中西传统形而上学,一种可能的尝试便是以"人在世界之中"的源始亲近关系,历经"物之聚集"与"人的诗意栖居"的澄明之路,到达天地共生、万有贯通的天人合一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总体的人"的论述,蕴含着"整体性"的特征,"总体的人"是在社会关系的完整性、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和整体的历史进程中生成的,而马克思对人的实现的最高期望中蕴含着时下流行的生态学意识,总体人的特质与生态主义的整体意识有着内在的契合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对"主客二分",在现代西方哲学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都是一个时髦思潮."主客二分"是一元论和二元论共同的思维方式前提,"主客二分"的思维可以导致二元论,但不一定是二元论,也可以是一元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都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马克思主义新世界现是"新唯物主义",它坚持并发展了"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反对"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必然导致否认唯物主义,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世界现.  相似文献   

12.
正王阳明的"万物一体"思想在当代有多重解释路向,彰显了丰富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然而学界大多是从形上的角度去诠释"万物一体"思想,如本体论向度以及境界论向度等,[1]对其中内涵的与现代社会中治理自然相曲通的思想的研究仍然较少。"治天"中的"天",并不是指抽象的道德世界或超越的宇宙力量,而是与人类社会相对的自然界。所谓"治天",在王阳明那里,就是从"万物一体"思想出发,说明自然与人同根同  相似文献   

13.
潘立勇 《文史哲》2005,(1):79-84
在阳明心学 ,境界即本心良知在现实人生中的呈现。良知在不同的境域、不同的层次中呈现为不同的境界 ,即诚境、仁境、乐境 ,诚为意义世界的实诚存在 ,体现为真的境界 ;仁为道德世界的是非明觉 ,体现为善的境界 ;乐为审美世界的超越自得 ,体现为美的境界。三者亦即“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超越之境”。诚境为基础 ,仁境为核心 ,乐境是理想 ,意义境界、道德境界的最高体验是无人而不自得的乐境 ,其向审美境界的转化就在于本心良知的超越自得体验  相似文献   

14.
吴瑞敏 《学术月刊》2012,(12):38-45
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包含有两个阐述人的自然界限的重要命题:一个是"退缩的自然界",该命题经常被误解为人类中心主义或者工具理性主义的自然观,而事实上其中已经蕴涵有马克思对人的自然界限的隐性表达;另一个是"自由的自然界",该命题迄今尚处于被掩蔽的状态之中,而事实上它代表着马克思对人的自然界限的显性表达。透过这两个命题可以看到,"人的自然界限"是马克思的自然观的一个本质性的维度,也正是这个本质性的维度指证出马克思的"人化自然辩证法"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性,以及奠基于这种内在统一性之上的"自由社会"和"自由自然"的内在统一性,而后者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阐述的未来社会"两个和解"思想的基石。  相似文献   

15.
"劳动创造了人"内涵了一个重要的命题:"劳动与人"互生."劳动与人"互生,并非指有些人认为的劳动的形成与人的生成是两个并列的过程,而是指劳动的形成与人的生成为同一过程,即劳动的形成过程就是人的生成过程,人的生成过程就是劳动的形成过程之互生互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劳动成了人的类本质,并内化在人的本质之中,最终使人与劳动融为一体,从而区别于一般动物.这体现在正在形成中的劳动催生了"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各种属性、以劳动为基本生命形式是"完全形成中的人"的第一个基本条件以及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作为"意识形态文论"与"审美意识形态文论"逻辑起点的"主客二分","审美生活"或"文学生活"概念理应成为"本质主义"文学理论终结之后"建构"的起点;为此需引入"时间性"角度,才能真正解决"主客"如何"不分"的难题,以及"主"与"客"的构成状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和谐的概念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是命题的基本元素,是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单元和形式。准确厘定和谐的概念域,是开展和谐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和谐的概念域,主要包括和谐的价值境域、存在境域、运动境域和状态境域。其中,"人"是和谐的价值境域,和谐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根本价值导向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的存在境域,事物都存在于关系之中,关系规定着和谐;"实践"是和谐的运动境域,人类的实践活动既是和谐问题产生的前提,也是和谐得以实现的场域;"共赢"是和谐的状态境域,不同主体间的共生共荣,是和谐表现出来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18.
栾芳 《东岳论丛》2008,29(1):93-97
"物化"的境界是一个层进式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兴境",也即"兴而超然之境";第二重境界是"化境",也即"化而无我之境",也就是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第三重境界是"游境",也即"游而至乐之境"。这是"逍遥游"的境界,是"神与物游"、"物我两忘"的"至乐之境"。因此,"物化"的境界也就包含了"兴"、"化"和"游"这三个重要的方面,是"兴"而"超然"、"化"而"无我"、"游"而"至乐"的境界。"兴"侧重于心灵内部的提升,是"内孕"的过程;"化"侧重于主体外部的超越(即超越自身,齐平万物),是"外化"的过程;而"游"则侧重于新的主体的自由活动,是"物化"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现象学美学构成识度下的“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天道 《天府新论》2009,(6):134-138
禅宗美学的基本美学精神突出地体现在构成识度上。“禅”的内涵就涉及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禅为缘发构成境域。禅境,不是现成的,而是构成的,是一种随缘任运、自然适意、一切皆真、宁静淡远而又生机勃勃的自由构成境域,一种更高的人生境域;二是“心”(禅)既是本源境域,又是更高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禅宗视禅为众生的“本来面目”(生命本色),而且总是借助艺术的观点来美化人生,力图塑造完美的心灵,把肯定人生、把握人生、塑造一种理想人格,以构成更高人生境域与审美境域作为自己的终极境域,把构建健全的人生(力图在禅境中完成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光明的人生(自由任运的理想人格)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  相似文献   

20.
唯心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认识的对象、客体就是主体意识创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旧唯物主义的主客二分模式把自然存在作为认识的对象、客体。马克思的主客二分模式的认识对象、客体是物质实践活动。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为马克思的哲学变革提供了根据,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动力,揭示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的基础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理解这种新主客二分模式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