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当我见到原海军总医院副院长冯理达教授时,78岁高龄的冯教授身着整洁的白大褂,眼中显露出学者的睿智,脸上的笑容中又洋溢着宽厚和慈祥,丝毫不见半点苍老,眉宇间那股神气让人不由想起乃父冯玉祥将军。继承父亲志愿,用银针架中苏友好之桥冯理达天性向学,1944年考入成都齐鲁大学医学院,1946年,又随父母赴美国,一方面在加州大学生物系学习,一方面随父亲冯玉祥做一些工作。1948年7月,冯玉祥将军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归国途中,因轮船在黑海失火,冯玉祥将军不幸遇难,冯将军的夫人李德全和女儿冯理达、冯颖达,…  相似文献   

2.
冯玉祥与曹锟贿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锟贿选是民国史上一大政治丑闻。冯玉祥与贿选关系如何?这是研究他前半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冯玉祥在世时,世人对此就说法不一。攻之者说他曾参与其事,而誉之者辩之说无;他自己则说曾坚决反对“贿选”。近年来,介绍及研究冯玉祥的专著日渐增多,但对此论述不一。冯洪达、全华心在所著《冯玉祥将军魂归中华》中说:他对“曹锟的贿选和军阀混战都极感厌恶……“郭绪印,陈兴唐在《爱国将军冯玉祥》中说冯:“对曹  相似文献   

3.
1989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文言文体的《冯玉祥自转》(以下简称《自传》)。这本《自传》是1956年由军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北京的一家旧书店里购到的,原文为手抄本,约10万字,写于1929年,后经冯玉祥的亲属冯洪达和余华心整理鉴定,确认这是冯玉祥的一本真实自传。据该书整理后记称:“这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的真实自传,它记述了冯玉祥将军自童年起至完成北伐战争的亲身经历,反映了清末民初和北伐战争期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概述了冯玉祥将军的思想演变过程、爱国情操、治军经验、亲民政绩和追求廉政的思想。它不仅是一本自传,也是西北军的一部详细战  相似文献   

4.
杨瑞文 《社区》2004,(11):46-46
冯玉祥将军善练兵,素以治军严格而著称。冯玉祥制定出许多军令,其中一条就是“戒烟”。一天,部队操练完毕,冯玉祥大步登上检阅台,高声宣布:“从今天起,整个部队要实行戒烟。今后谁要是吸烟,我就叫他把烟头吃了。”数日之后,冯玉祥偶然发现一个士兵躲在角落里偷偷吸烟。他让该士  相似文献   

5.
商晓娜 《新少年》2013,(Z1):46-47
午休的时候,杜飞鹏说起了这么一件事情——他的大姑妈的丈夫的表妹的同事的弟弟,在郊外买了一套房子,房子是一楼的,窗前还有一个小院子。春天来了,那个人就在院子里种花、种菜。"是真的种花、种菜,不是网络游戏里面假的种花、种菜。"杜飞鹏强调着。其实,他就是不强调,大家也知道那是真的种花、种菜。都种在地里了,还能是假的  相似文献   

6.
1924年10月22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不久,与奉系张作霖等拥段祺瑞上台。1926年4月10日,冯玉祥国民军又将段祺瑞推翻。从此,冯的政敌给他冠”倒戈将军”的称号。冯玉祥及国民军与段祺瑞执政府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试述其发展始末,并以此窥探冯玉祥政治思想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将军一生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事业。抵御自然灾害、增加国力、造福后人以及通过改善人民生活以得民心等是冯玉祥从事植树造林的主要目的。为了保证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冯玉祥制订了一系列关于植树造林方面的政策,主要包括植树政策、管理保护政策和监督政策等。他还身体力行,种下了大量的林木,为后人留下了又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煎饼     
李庚 《老友》2002,(12)
一九三三年,日军继"九·一八"事变之后又侵占我国热河省,并向察哈尔省进犯。冯玉祥将军联络吉鸿昌、方振武等爱国将领在中国共产党支持下,于当年五月在张家口组织成立察绥抗日同盟军万余人,迎头痛击日伪军,收复宝昌、沽源、多伦等地,打击了日军嚣张  相似文献   

9.
在冯玉祥将军的一生中,充满了许多纵向的和横向的矛盾。如何正确认识这些矛盾,给这位历史人物以公正的评价?本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作者着重就冯玉祥前半生与军阀集团的关系及其在军阀混战中的表现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冯玉祥与一般军阀具有本质的区别,绝不能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09,(3):57-57
瑞典人斯文森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了一场荒唐官司。斯文森在法兰克福郊区租了一套房子。房子是由一个院子和六间正屋组成的。院子里长了一棵大树,郁郁葱葱的树叶衬托着蓝天白云格外美丽。但就因为这棵大树,  相似文献   

11.
冯玉祥将军是一位普及文化教育的大力提倡者和支持者,无论是在部队中还是在治理地方过程中,他都大力推行文化教育,对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曾作出过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2.
李玉才 《宿州学院学报》2012,27(10):30-32,52
冯玉祥将军拥有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冯玉祥社会保障思想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苏联的社会保障事业、基督教博爱思想和中国传统社会保障思想;冯玉祥社会保障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使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的对象是社会大多数,社会保障的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的手段是增加生产,社会保障的特殊群体是军人,社会保障的根本是改造中国的社会制度。冯玉祥社会保障思想的特点是思想的多源性、形式和内容的完整性、政治上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3.
瑞典人斯文森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了一场荒唐官司。斯文森在法兰克福郊区租了一套房子。房子由一个院子和六间正屋组成。院子里长了一棵大树,郁郁葱葱的树叶衬托着蓝天白云,格外美丽。就因为这棵大树,斯文森被他的邻居巴拉迪  相似文献   

14.
孙祥虎 《老友》2008,(9):47-47
我是一个年逾古稀的退休乡镇教师,如今也是一名侍弄田禾的布衣老农。告别三尺讲台后,没学会"楚汉相争",也没去炒股、"搓麻",却享受着田园之乐。老家的院子很大,有半亩多,经营小菜园得天独厚。惊蛰时分,我便开始劳作。首先翻了地,种了蒜。蒜是排头兵,带  相似文献   

15.
出身社会下层的冯玉祥将军在变幻莫测的民国政坛上 ,始终保持正直奋进 ,守诚守拙的平民本色 ,得以在北京政变和北伐战争中成就巨大的历史功业 ,也表现出狭隘经验的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6.
<正>冯玉祥,字焕章,祖籍安徽巢县,生于河北省青县,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将领。陶行知,祖籍浙江绍兴,生于安徽歙县,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冯玉祥将军与陶行知先生因教育结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段深切交往:因为出生贫困,冯玉祥幼年饱受失学之苦,为使他人免遭此苦,在后来的军旅生涯中,他对社会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教育事业给与了很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神勇军魂     
赵登禹将军于“七七事变”后21日殉国。当时日军占领北平,将军率部驰援,可是,将军没有料到,他率部北上的军情,已被汉奸潘毓桂出卖给日军。在抵御日寇大规模进攻前,赵将军举酒壮行:“今天,我和冯先生(冯玉祥)通话,我向冯先生告别,冯先生问我何时回来,我说,快则两天,晚则3天,或许……或许再也不来了!”  相似文献   

18.
俞敏洪 《可乐》2008,(1):45-45
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废弃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有时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进篮子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一个乱七八糟的砖瓦堆。我搞不清这堆东西的用处,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弄得没有回旋余地。一天,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和谐的整体。父亲把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相似文献   

19.
王兆祥 《中华魂》2013,(23):38-38
“九·一八”事变后,日寇加紧了进犯华北的步伐。一九三三年五月,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方振武等人,以国民军旧部为基础,在张家口组织民众抗日同盟军,并通电全国,实行联合抗击日寇的进攻。同盟军浴血奋战,先后收复宝昌、沽源、多伦等地,一时军民抗日信心大增。这时,部队驻地一名县长,觉得此时是巴结领导的好机会。一日,提着两只老母鸡来到冯玉祥将军司令部向其示好。冯将军一见来人便问道:“就送来了两只吗?”那县长以为是嫌他送少了便立即回话说:“今天先送上两只.改日一定多送几只来。”冯玉祥一脸严肃地说:“送一只鸡打你十军棍,送二只鸡就打你二十军棍。”言毕便命令身边的士兵执行。  相似文献   

20.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企图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当此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之际,国民党内开始分化,以冯玉祥为代表的爱国人士,高举抗日的旗帜,发出“复兴中华民族的方案,第一是抗战,第二是抗战,第三还是抗战”的宣言。本文对爱国将军冯玉祥在抗日时期的政治主张,作补步探讨,请教于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