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长欣 《老友》2014,(2):59-59
正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它是指腰椎所在位置及其区域的疼痛,多由腰椎椎体、腰肌、韧带、皮肤、神经等病引起。这正如中医学中的"气滞腰痛""血瘀腰痛""寒湿腰痛"及"虚劳"等病机所致的腰痛。其病因也不外是虚、寒、湿、瘀之属。受凉、着湿和外力往往是腰  相似文献   

2.
闻华 《老友》2008,(7):57-57
夏季,通常人们大多只注意防暑降温,而对较为隐蔽的"湿"却忽略。其实,夏季湿度对老年人有很大的伤害,中医将使人致病的高湿度称为六淫之邪,即"湿邪"。湿邪是一种重浊、腻滞的病邪。分外湿与内湿。前者由外感雾露、外居潮湿之地,或长时间的涉  相似文献   

3.
黄存垣 《老友》2011,(2):51-51
(接上期)三、脾胃病辨证要点:(一)脾病多湿。不论脾的寒热虚实证,皆常与湿结合而为病。在临床可见因湿盛而困脾,又可因脾虚而致湿困之证。治疗时应根据脾病虚实,易于转化和常有虚实夹杂的特点,灵活运用化湿与健脾两法。  相似文献   

4.
荣华 《山西老年》2012,(8):57-57
中医认为腹泻主要由于湿盛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根据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寒湿腹泻、湿热腹泻、伤食腹泻、脾虚腹泻、肾虚腹泻、肝郁腹泻等征型。患者可酌情选用以下药膳食疗方进行调治。  相似文献   

5.
李金华 《老友》2013,(10):61-61
秋季是指我国农历七月到九月,即从立秋到霜降这段时间,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6个节气。秋季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是"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在这个季节,人机体的功能也由活跃、外向、付出的阶段,转变到沉静、内向、积蓄的阶段。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多晴少雨、燥气,此为当令之邪,易耗伤人体阴津,使人体出现一派"燥"象,从而产生"秋燥病"(包括温燥和  相似文献   

6.
HBV-GN是由于感染HBV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疾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病,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具有独特的优势。马一乾副主任医师认为HBV-GN的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正气亏虚;外因是饮食不洁,情志内伤或劳累过度,使机体感受湿热邪毒,内蕴于肝脏。湿热疫毒内蕴于肝,进入血分,从而形成瘀毒;肝肾同源,肝肾互传,湿热瘀毒互结,下注于肾,则肝肾同病。湿、热、邪毒、瘀血互结,病久则难愈。治疗上通过肝肾同治、兼顾脾土等法以扶正,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解毒等法以祛邪,从而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复发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问:我经常感到口中有黏腻的感觉,请问如何消除这种现象?答:老人常感觉口腻,中医认为这与体内"湿邪"较重有关。口腻,即口中黏滞,腻而不爽。中医认为,口中发黏、发腻都与湿有关,主要分为寒湿、湿热两种类型治疗。  相似文献   

8.
初秋重视防暑降温、补充水分初秋,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所以有“秋老虎”之说。加上这个时期湿度较高,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因此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相似文献   

9.
正民间有句谚语"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白露"正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很容易旧疾复发。专家提醒,每年秋季是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及便秘都是常见诱因。专家建议,此时人们要随时关注气温变化,适度增减衣物。一旦发病最好及时就医,抓住黄金抢救时间。"白露"过后,心血管病患者明显增加,这是因为秋季天气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冷暖变化极不规律,从而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  相似文献   

10.
张献刚 《老友》2013,(7):61
夏季暑多夹湿,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从经络角度来说,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各脏腑相对应的反射区,脾、  相似文献   

11.
肝炎病人一般是指患传染性肝炎的病人。传染性肝炎是由甲型、乙型、非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临床表现有畏寒、发热、食欲减退、乏力、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症状,进入黄疸期后会出现巩膜、皮肤黄染现象。 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是湿热、疫毒之邪侵袭机体或饮食不节、劳倦内伤而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使湿邪郁滞、气机不畅、胆失疏泄、胆液渗于肌肤发为黄疸。 肝炎病人除应针对体征辨证施治外,还应注意饮食营养,这对保护肝脏,增强自身抗病能力,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老友》2003,(2)
中医认为,老年性阴道炎的病理一为肾虚,一为湿浊。由于个体差异,肾虚有阴虚、阳虚之别;湿浊有从寒化、从热化之分。阴虚湿热者多伴肝胆火旺;阳虚寒湿者常兼脾虚失运。因此,补肾化湿、标本兼顾为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原则,同时可  相似文献   

13.
王荣华 《老友》2013,(7):61-61
夏季暑多夹湿,脾最怕湿,湿气阻滞在脾胃,就会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用温水泡脚能更好地刺激经络,振奋人体脏腑机能,有助于祛除暑湿,预防热伤风,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从经络角度来说,双脚是人体穴位最密集的部位之一,存在与各脏腑相对应的反射区,脾、  相似文献   

14.
王豪 《老友》2008,(10):55-55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火丹"等。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为肝胆湿热内蕴,复感毒邪,循经发于肌肤所致。治以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法。我经多年对此病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  相似文献   

15.
慢性结肠炎是在直肠和乙状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出现以溃疡为主要病变的疾病,临床表现以腹泻、腹痛、粘液及血便为特征.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因素、自体免疫等有关,临床疗效不佳.中医学认为是由外邪伤脾、湿热蕴结,脾失健运、湿浊内阻等所致气血凝滞,壅而为脓为瘀,致腹痛、痢下赤白粘冻等症状.故中医治疗有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秋季是一年之中气候变化最大的一个季节,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燥,昼热夜凉,寒热多变,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许多人很难适应秋季气候的变化,于是,疾病便纷至沓来。因此,重视秋季防病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白露临近,秋风夜雨的凉意让人们感觉到秋天的气息。从立秋到秋分的时段,在我国传统医学上被称为"长夏",早晚温差增大以及人体阳气的转弱,容易使人们遭受各种疾病的侵袭。防感冒"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季入夜后气温骤降让习惯于晚上开空调睡觉的人频繁中招,感冒发烧的病人会明显增加,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烧、咳嗽和咽喉炎。预防感冒的方法是要加强锻炼,增加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秋天是锻炼的好季节,在室外跑步能多晒太阳,阳光可促进身体对钙、磷等元素的吸收。此外,在饮食方面注意仍然要以清淡为宜,目前虽然气温稍降,但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经过10余年对深圳地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患者临床研究观察,深入分析本病的病因病机,率先提出"鼻咽咳"之中医诊断病名,认为风邪为本病的外邪;湿、热、痰、瘀为本病的重要内邪,提出以"肺鼻同治"理论为本病的指导原则,采用通窍宣肺、清热祛湿、化痰止咳、逐瘀利咽的基本治则,并在临床上运用鼻肺咳方进行治疗,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梅实 《百姓生活》2014,(10):76-77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空气湿度下降,水气减少,干燥度增大,从而让"秋燥"乘机而入,病邪从口鼻侵入。秋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入秋后常吃以下10种食物,可润肺防秋燥。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浆板脱水的工作原理,提出在湿浆板机中可以应用单毛毯来进行压榨。通过比较双毯压榨和单毯压榨在湿浆板机中对浆板回湿,起皱的差别,说明单毛毯压榨在湿浆板机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双毯压榨和单毯压榨的经济性比较,提出使用单毛毯压榨可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最后,指出了在湿浆板机试车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