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营管理者》2011,(9):13-13
美国有政客说,“既然是中国的钱,那就没必要还。”CNN主持人扎卡里亚说,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并非向美国“行好”,而是别无选择。中国这债权人地位如此尴尬,但我们仍在继续买。我们为何欲罢不能?您认为美债是否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世界又给了中国一个机会——以财富的论题说事。所谓“又”。是因为包括香港在内。中国已是第三次得到这个机会。在短短的5年多时间里。世界对中国、中国对自己在认识上经历了一个较大的变化.它包涵深刻却似乎出人意料——这就是事情从神秘走向凸显的规则。世界对中国以及中国对自己在认识深化的背景,在此不妨提及几个事实,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财富全球论坛上我们究竟要讨论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的经济有了发展,我们的民营企业得到了承认,但要看到,这个改革的进步是不平衡的。我们在别的领域,政治领域、行政体制领域,不那么配套。邓小平说过,如果改革没有均衡的推进,到一定时候就很难推下去。什么东西会把中国进一步往前推呢?  相似文献   

4.
《经营管理者》2009,(1):78-78
美国《时代》周刊2008年12月22日刊登署名文章《需要一个新奇迹》说,中国需要一个新的经济奇迹而且全球经济兴衰可能取决于中国是否能再创奇迹。仅仅过了3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些难题,但谁敢断言中国不会再创奇迹?文章引用如下  相似文献   

5.
清醒的金钱观 其实,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以我们大多数人的学识,很难下结论,他永远都是在变化着的。对于鲁迅的认识,我们以前只是看了鲁迅勇猛的、刚毅的一面。而他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则被人们所忽视,对于一个普通的人来说,首先面对的就是生存,我们从鲁迅的只言片语中直接或间接地说到金钱的问题。那么鲁迅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对于金钱这个问题,鲁迅是如何看待的呢?  相似文献   

6.
张一  张静 《管理评论》2002,(12):14-17,26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是否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中国多年持续的贸易顺差能否继续持续?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这些问题不仅是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企业界非常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首先总结2002年中国外贸的基本情况,然后用计量模型对2003年度中国对外贸易进行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光林 《经营管理者》2009,(8):112-112
我们知道自己的祖先曾数次称雄世界,我们也知道自己的血液里始终泓l涌着再次崛起的渴望,我们还知道中国迟早会有崛起的那一天,问题是,那一天到底在什么时候到来?一个叫扎卡利亚的美国人说他知道具体时间.  相似文献   

8.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解放思想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在经济领域,可谓战果辉煌。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有些方面我们的思想解放得还很不够。还应该进一步解放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那么,在当前,我们应该怎样进一步解放思想呢?温家宝总理在参加十七大报告分组讨论的时候,为我们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他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解放思想,就要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起,突出成就之一即在于发展渐入有序轨道,这种进步帮助我们得以依据过去而对未来做出预见。当前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期,民众更是早就期盼奥运能够标志伟大复兴。我们能够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吗?我们能够及时化解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吗?以下十项预测但愿能收些许抛砖引玉之效。  相似文献   

10.
《决策探索》2009,(5):30-31
眼下,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相比去年此时,其发展程度、表现形式、实际影响等又有新变化。社会各界普遍关注:如何研判危机在今年的蔓延趋势?这对中国经济方方面面将带来哪些新问题新挑战?我们需要怎样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大善高调、一往无前,构成了“中国首善”陈光标的角色符号。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质疑、指责甚至谩骂。《说不尽的陈光标》向我们展示了备受争议的陈光标及其慈善行为,也引发了我们对中国企业家慈善行为的思考。陈光标高调行善到底值不值得支持?慈善与诚信精神在我国当代企业家精神中孰轻孰重?到底怎样的慈善行为会更好的推动中国社会的道德文明进步呢?本文将沿循陈光标这条主线,思考与慈善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张新实 《决策探索》2009,(23):53-53
昨天,投资10亿元的中国汇源集团宿迂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项目在宿迁经济开发区开工奠基。在热闹非凡的现场,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身边围着很多抱着小孩的妇女,。有人问道,我们能不能到你们工厂上班啊?朱董事长笑眯眯地说,那当然可以。她们又问,那年龄有什么限制?朱董事长还是笑眯眯地说,50岁以下的都有机会。说得这些妇女开心地笑起来。  相似文献   

13.
观点速读     
《决策探索》2009,(17):8-9
作为地方行政领导,当然会关心经济增长,希望数据能好看一点。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保增长尤为重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增长,不能是片面增长;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说个老实话,我们要看数据,也不能过分看重数据或者只讲数据。  相似文献   

14.
黎冲森 《经理人》2007,(9):32-37
正值壮年的CEO为何猝死?踌躇满志的高层经理为何力不从心?除了事业,高层经理还应该关心什么?身心健康!明知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高层经理为何行动依旧漠然?探寻问题的答案,揭开裹缚着的健康真相,高层经理们也就踏上了拯救自我的征途!  相似文献   

15.
孙萍 《领导文萃》2014,(1):24-25
最近跟外国的朋友聊起来,他们问我:“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是来到中国,我们觉得中国人生活压力仍旧很大。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6.
玲珑小国     
囚徒说:“我们国家这么小,人人都认识,我逃到哪儿去?”“那么,为什么不逃到外国去呢?”囚徒说:“你这个人,世界上哪个国家比我们好?”  相似文献   

17.
马云 《决策探索》2008,(1):54-55
阿里巴巴今天最大的骄傲是什么?很多人说我们上市了成功了,谁成为中国首富、亚洲首富,其实我们骄傲的是让几千个人成为百万富翁,我们让几十万家的企业赚到钱,我们让上百万的创业者成功。这就是一个生态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梁利峥 《经理人》2012,(12):26-30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连续7个季度处于下行状态,从去年一季度的9.7%下调到今年三季度的7.4%。中国经济下行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企业如何在经济低谷实现转型升级?如何找到变革中的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19.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10,(11):150-151
《中国做对了什么》 近30年,批评中国经济改革的声音不绝于耳,大概只有张五常敢于首先说出这样的话:“在有那么多不利的困境下,中国的高速增长持续了那么久,历史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一定是做了非常对的事才产生了我们见到的经济奇迹。那是什么呢?这才是真正的问题。”周其仁教授的《中国做对了什么》就试图回答这个“真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张海龙 《决策探索》2009,(13):86-86
像胃药广告里说的那样,其实男人更需要关心,因为男人更脆弱。 为什么更脆弱?是因为男人被习惯以为强者,于是一切按照丛林法则来执行,弱肉强食,成王败寇,无处可逃。于是无论到何时,都得硬撑到底,打死不许说软话。往好里说,这样的男人堪称硬汉。往坏里讲,挺得太过分了就容易走偏,有摆谱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