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泾野子内篇》一书(作者为明代吕柟,字仲木,别号泾野)中,记有一位叫西邻的人。西邻有五个儿子:长子质朴,次子聪明,三子目盲,四子背驼,五子脚跛。按理说,西邻这个当家人一定十分窘迫,家中日子难熬是无疑的了。可哪知,西邻根据五子的各自特点,分别做  相似文献   

2.
在生活中,人们使用“庸才”概念的概率很高,特别是一些领导者,往往先人为主地在心目中将自己的属下分为“人才”和“庸才”两大类.这样一来,就有可能使一些本来有所作为的所谓“庸才”在默默无闻中被断送了大好前程。 《经野子内幕》中有个“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故事:西邻家有五个儿子,一个质朴,一个聪明,另外三个一瞎、一驼、一跛。按常理,这种庸人、废人济济的家庭,日子一定不好过。但由于西邻因人制宜,扬长避短,让质朴的务农、聪明的经商、失明的按摩、背驼的搓绳、脚跛的纺  相似文献   

3.
近读《经野子内幕》中的一个故事让人颇感兴趣,说的是西邻家有五个儿子:一个老实,一个调皮,另外三个一瞎、一驼、一跛。对这种庸人多多、废人济济的家庭,西邻让其成才的办法是,他让老实的务农,调皮的经商,失明的按摩,背驼的搓绳,脚跛的纺线,结果全家安居乐业,生活殷实。西邻的高超之处,在于能从调皮者的身上捕捉到经商的机智灵活,从失明者的身上看到按摩的潜在特长,从脚跛者的身上发现纺织的可能。一句话,西邻的成功在于经营了五个儿子的长处。也许都有感受,在一生中,你无论怎样东奔西走,最终用来谋生的还是你的长处。因为生而为人,受体能、…  相似文献   

4.
知人善任,就是在领导活动中对干部的正确考察和选拔使用,是领导的一个基本职能。知人就是要了解人,善任就是要用好人,知人和善任是互相区别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知人是善任的前提,善任是知人的目的。 古人说:“政以得贤为本”,“为政之本在于任贤”。现在,领导者在用人问题上能否真正做到知人善任,直接关系到事业的兴衰成败。 要做到知人善任,领导者就应该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举才之魄、用才之量、护才之胆。必须掌握和坚持四个原则:一是德才兼备的原则。就是要坚持干部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标准。二…  相似文献   

5.
李磊 《人才瞭望》2010,(4):66-66
班彪在《王命论》中,把汉高祖“其兴也”.归纳有五条原因.其一便是“知人善任”。可见.“知人善任”对中国运隆盛的关系之大。此后,“知人善任”说便盛行于世。不过,其方法不同,一种是广揽,不分亲疏.唯才是举,张榜招贤,广征博聘,以至“高筑黄金台.广延天下士”。然而也有只盯住五亲六眷、七姑八姨,以及“亲我”“近我”“私我”者,任人唯亲。  相似文献   

6.
有人问一位谈判家:“世界上最优秀的谈判是什么?” 这位谈判家思考了一会儿,给那个人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我的两个儿子为分一个苹果大打出手,两人都坚持要最大的一块。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笑话     
《人才瞭望》2014,(10):84-84
谦称 古时,一个师爷胸无点墨,一心想升官发财,为了巴结讨好上司,特地设了丰盛的酒席,宴请县官。喝酒时,师爷讨好地问:“太爷有几位公子?”县官不假思索地说:“有犬子二人,你呢?”县官反问。可把师爷难住了。他暗暗想:县太爷还谦称自己的儿子为“犬子”,我该怎么称呼自己的孩子呢?寻思了一会儿,只好答道:“我只有一个五岁的小王八。”  相似文献   

8.
采访复旦金仕达乔志刚董事长,并不是我预先的计划。是一个偶尔的机会,文汇报的一位同行来电告诉我说,现在上海有一位年轻的IT企业领导,被人称为“金融软件开发的领路人”。“中国软件星空上的‘王者之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软件大亨”.不妨去采访他,肯定会有很好的收获。同行又寄来有关乔志刚、金仕达的文章,“中国金融电子的推动者”,“21世纪,‘消失’得无处不在的软件”和“浴火的凤凰”,看到乔志刚一个又一个从艰苦到辉煌的故事,聆听乔志刚演绎一个又一个中国软件的“神话”,深深为之激动,不得不去采访他……  相似文献   

9.
《论语·尧曰第二十》里记载: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日:“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扰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这段话里,孔子的意思是尊崇五美,屏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所谓五美,是指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己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  相似文献   

10.
《幼学琼林》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皇甫家有五个儿子,除一个老实巴交、一个聪明善辩外,其余三个分别为一跛、一驼、一瞎,但老皇甫并没被家中多残疾而吓倒,而是因人制宜,让老实的种田养猪,聪明的经商开店,失明的按摩,背驼的搓绳、脚跛的纺线,全家各得其所,安居乐业,衣食不忧。老皇甫这种用人之巧,对于现今的我们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8,(3):80-80
有个感人的故事,对笔者的触动很大,愿与大家共同分享。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您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相似文献   

12.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力。大家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创造有利于儿子成长的环境,连住处的选择也费尽了心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语也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和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当代的大学生,生活在校园里,也无时无刻不在受着周围环境的潜移默化,他们的成长也同样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以有识之士提出了“没有环境便没有教育”及“环境育人”的观点。对学校而言,大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影响无非是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环境这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  相似文献   

14.
玲子  郑国菊 《人才瞭望》2009,(11):52-52
陈秦川,男,28岁,医保证号为06592644,灵活就业人员。患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移植。这是一份普通的医保案卷,可在这背后,却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一位年过半百的母亲,携手医保,奉献出自己的一个肾让儿子“重生”。  相似文献   

15.
二弹一星的授勋会上,人才济济,这最好表明我们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才之盛,从未曾有。历史上有人说过,吾国无以为宝,惟以人为宝。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重要的产物。“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三户亡秦,不是说人是天底下最有用的财富。 但是,有人才是一方面,识人才、用人才又是一方面,有的地方虽有人才,但你不认识他,不用他,不是等于没有人才一样么?京戏里边有一出叫“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最好的故事。这个韩信有大将之才,但是项羽识不得他,只把他用为执戟郎官,比一般编禅之将还不如,于是韩信投到刘邦的帐下去…  相似文献   

16.
“华盛顿合作规律”说的是: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相互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多少有点类似我们的“三个和尚”的故事。人与人的合作不是人力的简单相加,而是要复杂和微妙得多,要让它产生聚变,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原则之一。在人与人的合作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李沛瑶素描     
1989年,李沛瑶被任命为劳动部副部长,引起了国内外舆论界的广泛注意。李沛瑶是一代名将李济深的儿子,人们不仅对他的身世、经历颇多关注,尤其对这样不是中共党员的所谓“党外人土”担任政府官员,能不能像中共党员一样有职有权、伪指有为颇感怀疑。几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做为一个民主党派成员担任副部长,李沛瑶并没有被当成“高级花瓶”,而真正是有实权实责,名副其实。有关重大问题,他有权决定;有关人事任免,由他提名;当然,有了失误,也要接受批评,“和共产党的部长没有什么两样”。在谈到他在位谋政五年多来的心态时,李沛瑶…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落水的人来说,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好最实际的?是一根绳子。《序子》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监河侯家去借粮。监河侯是个实际的人,他知道庄子不过是有些学问却没有什么生活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19.
1999年4月门日。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也是科学史册上注定将记录下的一个日子。这天,17位科学家从国家科学技术部的领导手中接过了“首席科学家”的大红证书。基本上与每位“首席”一一对应的,是由他们领衔的15个被列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的项目,这些项目是从200多个一流项目中层层遴选出的。从现在开始到2002年,国家为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将高达平均每年5个亿。总计25亿,奏出了共和国历史上发展基础科学研究的最强音。一时间,这些过去大多藏在科学宝塔里的人,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A)今年35岁的高小山是17位…  相似文献   

20.
宅心仁厚,精于事业,淡薄功名,热心公益的梁据数十年来对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事业赞助极多,堪称楷模。他首开香港华人经营国际贸易之先河。敏锐的洞察力,使大昌贸易行立于不败之地。他德至崇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伯”。1994年,李鹏总理亲笔为他题字“热心公益,发展教育”。梁琚1903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市。祖父和父亲都是成功的商人,梁家四代经营外币兑换的银号。广州西广1口的第一家“隆记银号”就是梁家的。粱父一生有八个儿子、五个女儿。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大太太所生的孩子会受到特别的宠爱。梁钦据在这个多委制大家庭兄弟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