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重庆方言中的“倒”可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也可表示动作状态的持续,也可表示动作的方式和结果,用法很多,是重庆方言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重庆方言的“倒”可和普通话中的“着”字作比较。  相似文献   

2.
眉县方言的“AA(子)”式名词有小称作用,人民币面值有“数量数量”重叠式,两相关的单音节形容词AB可以重叠为“ABAB"式;眉县方言的个别名词后缀与普通话的“子、儿、头”等后缀及名词构造法不尽相同,眉县第五村一带有子变韵等特殊形式.眉县方言的人称代词单数形式“他”受到“我、你”两个上声字的感染也读作上声调,指示代词“兀”受到“这、那”两个去声字的感染也读作去声调.普通话的“了1”和“了2”在眉县境内秦陇片方言的读音是:“了1”读作.liau,“了2”读作.lia,以“了2”的使用频率为高;表示判断的语句里,眉县城关等多数地区以句末有虚化了的“一个”为标志,第五村以“一开”为标志.  相似文献   

3.
新宁县瑶族乡濒危方言“峒话”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邵阳市新宁县的麻林、黄金两个瑶族乡存在着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当地人称之为“峒话”,根据实地访问与问卷调查,发现此方言已属于“方言岛”式“濒危方言”,并从代际语言传承(母语使用能力)情况、峒话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丧失母语人口的数量比例)、现存语言使用域的走向、族群成员对母语的态度等四个方面确定其濒危层级为2~3级。  相似文献   

4.
“四川方言”应当改称为“巴蜀方言”。“巴蜀方言”这一称谓既反应了古巴方言和古蜀方言的历史承传性,又反应了巴、蜀两地传统地缘、人文关系。巴蜀方言重庆话是重庆直辖市的代表方言,其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本文以重庆城区话为对象,考察重庆话主要的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5.
动词词缀“打+嘎子”在秦陇方言中是一种很独特的语法现象.秦陇方言中“打”作词缀与普通话相比较,它的实际意义已经消失,完全虚化为词缀,只能起到增加音节、增强句子韵律、舒缓节奏的作用.而且与“打”组合的动词大部分不能单用,与“打”组合后变成双音节词语,所以“打”又具有成词的作用,表示词根本身的动作具有“随意、不经意、不认真、稍微、应付”等色彩.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后缀时多带“嘎子”,作补语.针对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词缀的使用情况,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作前缀、后缀以及语言传承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6.
辽北方言“嗯呢”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具有不同于普通话叹词“嗯”的用法,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与同类别的“嗯哪”等“嗯X”系列族词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嗯呢”其语义表示应答,句法功能上主要充当独立句或独立语,有时在句中活用为谓语和定语,语用功能主要是维持会话伦次和接管话轮。  相似文献   

7.
“兀来来|这来来”是晋源方言中极富特色的程度副词,它们一方面可以表示低于零度的程度,另一方面又能表示高于零度的程度.且它们在语义、句法和语用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作为方言副词的“忒”其语义内涵主要包括两类:一类表示程度过头,含有贬义、否定的语义倾向;一类表示程度很高,含有赞赏、肯定的语义倾向。“忒”不同的语义内涵限定了它不同的语义搭配。“忒”在《红楼梦》中仅仅体现了否定性的语义内涵,而在现代鲁南方言中“忒”的否定性和肯定性语义内涵均得到了体现。  相似文献   

9.
大连方言中的“血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连方言中的“血受”一词不断出现在各类媒体之上.它是大连人经常使用的一句方言,表示非常过瘾,特别舒服,相当好的意思.作为一个表示感受良好的词汇,使用“血”字,多少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文章在分析研究了“血受”一词的语意及语源,认为“血受”应为“邪受”,意为“超出寻常的感受”,并且在提问时可以用“受不受?”,回答是可以使用“受!”的形式.  相似文献   

10.
石门方言指的是广西平南县大鹏乡石门自然村的居民讲的客家话。石门人的先祖于清初从广东梅县迁到石门村;石门方言虽经两百七十多年的演变,仍与其祖语梅县方言有许多共同之处,它们均属客家方言(即客家话)。由于石门方言是客家话方言岛,故石门方言深受其周边方言—粤方言平南话的影响,其中在词汇中受影响的程度最深,例如,将“冰棍”讲作“雪条”,将“刚才”讲做“”等等。石门方言词汇还保留不少古代汉语的词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拟对孙立新《陕西户县方言的助词“着”》未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1.户县方言的“着”字读作[.tsv]的时候可以表示将要进行时态。2.户县方言的“着呢”也可以用在动词谓语句末:肯定式动词谓语句末的“着呢”表示已然,否定式动词谓语句末的“着呢”表示未然。3.户县方言的“着”和“着儿”可以充当表方式的指示代词的标志。4.户县方言的“着[tsau^31]”字可充当使令标记、被动标记,还相当于“在、到”或“像”。5.户县方言的“着[tsau^35]”字还常常用作程度补语。  相似文献   

12.
南阳方言中的程度副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全 《南都学坛》2000,20(5):52-53
南阳属北方方言区。南阳方言中有一些程度副词 ,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如具有表示近指与远指意义的“镇”、“恁” ,具有褒贬色彩意义的“才”、“怪”、“滂”、“血”等  相似文献   

13.
海丰福佬话里的“仔”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地闽南方言里都有一个表示细小义的名同后缀“仔”,其含义和用法相当于普通话的名词后缀“儿”和“子”。“仔”尾在闽南话里使用频率很高且有极其丰富的表义功能和区别词义词性的功能。本文着重探讨粤东闽语海丰福佬话“仔”尾的运用情况,从“仔”的读音,“仔”尾词的结构及其语义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4.
哈密方言的“呢”可以在疑问句中做疑问语气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时态,还可以在陈述句中起成句、强调、夸张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西宁话里的虚词“lia”都兴宙在以西宁话为代表的青海方言里,“lia”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虚词。现代西宁话中,虚词“lia”的使用频率很高,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十分复杂,它的用法也表现出十分突出的特点。因为没有相应的汉字,有些记录西宁方言的书面材料里把这个...  相似文献   

16.
湘语大多数方言点中,表示“丢失”意义的词的语音历史地位是“澄母药韵”。根据这个词的音韵特点,结合这个词的意义来源、引申演变的分析,我们确定这个词的词源(本字)就是“着(著)”。“着(丢失)”在湘语内部的使用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对外具有排他性,是湘语的一个特征词。虽然这个词在赣语的个别方言中存在,但是不影响大局,而且这个例外可以认为是方言接触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与普通话相比,铜川方言在语法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表现在单音节名词和名词性语素能够重叠,动词不能重叠,而量词重叠以后又可表示计量方式。在铜川方言中,代词的构成成分和使用方法与普通话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人称代词可以通过声调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单复数的语法意义。在被动句中,铜川方言不是用“被”而是通过“拿”和“叫”引进动作的施事者的,而“下”、“没”和“干”在铜川方言中的独特意义和作用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8.
“倒”和“起”是长阳方言中表示动作实现或静态持续的重要助词,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细微区别.本文将论述两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株洲方言大体可分两种 ,一种是以市区话为代表 ,属湘方言长益片 ,一种以醴陵话为代表 ,属赣方言。“咖”、“哒”是市区话的主要动态助词。它们用于动词后可帮助动词表达丰富的时态。  相似文献   

20.
常德沧山话属西南官话,和普通话、方言比较,沧山话疑问代词的分布、用法都有其特点。沧山话疑问代词保留了较多古汉语成分,“何”系疑问代词分布最多,“么的”是常德方言也是沧山话特色词。沧山话疑问代词和常德市区话疑问代词有明显不同。沧山话疑问代词和湘语、赣语、吴语有不少共性,这与方言的互相影响和历史移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