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三音节词语的研究,宏观上可分为词汇层面的构词法研究和句法层面的词汇化研究。三音词的语法图式构式的研究成果较多,词汇图式构式的研究成果则相对较少。三音词的词汇化研究,按照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动词、形容词、副词、动副兼类词、形副兼类词、连词、其他词类、习用语等8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谁让Y.VP"表达式主要表示疑问、追因、归因三种意义,当其表归因时是一种典型的构式,该构式具有极强的主观色彩。"谁让Y.VP"的构式所表达的无可奈何、埋怨、撒娇、斥责等复杂语用意义,正是其"主观性"的表现。隋唐时期"谁让"作为归因标记开始出现,并逐渐增多,成为现代汉语中最主要的用法,"谁让"从主谓短语语法化并词汇化为"谁让Y.VP"构式中表归因的一个独立的词,经历了一个因主观化而发生语义泛化的过程,语境的变化和汉语词汇复音化也是其构式化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一族"是个类后缀。类后缀"一族"在发展中存在着逆向语法化现象。"一族"逆向语法化的过程是由类后缀独立为词,再由词发展为短语。"一族"的逆向语法化是由于语言内部动因所致,并以适合汉语词汇语法系统的形式和语义为条件。  相似文献   

4.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频率运用是"一样"词汇语法化的语用理据.雷冬平则讨论了表达"极度"意义的构式"最/再+X+不过"的形成过程,认为源式"N1最/再+A+(也)+A+不过N2"通过成分移位、成分删除以及宾语话题化等推导形成,构式语义在三段式的推论中获得并进一步抽象为"极其"义.朱军从宏观上讨论了构式"独立性"的特征及其成因:在形式上主要经历固定化或格式化,在意义上经历虚化、主观化或喻化,在功能上经历篇章化、范畴化,并认为特定构式"独立性"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数种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频率运用是"一样"词汇语法化的语用理据.雷冬平则讨论了表达"极度"意义的构式"最/再+X+不过"的形成过程,认为源式"N1最/再+A+(也)+A+不过N2"通过成分移位、成分删除以及宾语话题化等推导形成,构式语义在三段式的推论中获得并进一步抽象为"极其"义.朱军从宏观上讨论了构式"独立性"的特征及其成因:在形式上主要经历固定化或格式化,在意义上经历虚化、主观化或喻化,在功能上经历篇章化、范畴化,并认为特定构式"独立性"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数种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词汇化程度的英汉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较为复杂的概念如果能用一个词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高;如果必须用一个短语来表示即称为词化程度低。词化程度高低的四个级别分别是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和短语。词化程度高的词汇在这一语言所属的文化中受到的重视高,而词化程度低的词汇在这一语言中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就低。词化程度的高低折射着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衍生方式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语历史上双音词的产生所体现的由句法到词法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语法化的语言形式的理据性减弱的变化过程。双音词的衍生属于一种词汇化现象,即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动宾式合成词也是这样从一个结构松散、不甚稳定的句法单位演变为个凝固的、稳定的词汇单位的。本文根据当代汉语词汇化研究中的某些研究成果,探求动宾式合成词词汇化的衍生方式,并提出短语降格、构词法、粘合、重新分析、比喻等方式都可以促进动宾式合成词的词汇化。  相似文献   

8.
对词汇化的“大不了”的词典释义是“了不得”、“至多也不过”,文章认为,这是在述补结构“大不了”语义虚化、功能变化的基础上,通过“语义俯瞰”、语用推理、结构附会、联想迁移和语境义吸收等途径,对原结构进行重新分析而获得的;虽然词汇化使“大不了”的语义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与原结构仍具有语义上的关联性;词汇化“大不了”的两种构式语义表现出一致性;两种构式的使用具有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口语中,作为答语标记的"可不是"表示肯定、赞同。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考察和分析"可不是"这个答语标记的形成过程和功能,可以发现,"可不是"最初由表示否定的一个短语演变为一个高度凝固的词,再进一步虚化为表示应答的话语标记,意义由实到虚,是词汇化的结果。它的词汇化是在语义的变化、重新分析、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以及使用频率的高低等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构式语法认为构式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随着汉语"X族"表达式的流行,"X族"已然成为一个能产性颇高的构式。而学界对短语构式却缺乏关注,本文从构式角度分析"X族"的构式特征及其认知机制。"X族"为嵌入式的短语构式,具有构式完型效果,指别共有X行为特征的人群;认知机制上,"X族"构式主要涉及认知隐喻和转喻、以及社会、认知与语言的互动。  相似文献   

11.
“向着”最初作为双音节韵律词而存在,它在连动结构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形成了引介对象或方向的介词“向着1”.“偏袒”义的“向着2”是在单动结构中成词的.但二者没有引申关系,各自词汇化的源义不同,前者来自先秦“向”的“朝对”义,后者来自“趋近”义的隐喻引申.“着”附着化后,成为了词内成分.  相似文献   

12.
词汇化、语法化在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上都是一个连续、动态的发展序列.在这个序列中,涉及到词汇化的内部层次和语法化的先后进程.针对"再说"及一组相关形式(包括语法词、固化短语、照应模式等)的调查说明:"再说"经历了词汇化、语法化交叠发生,词化后继续语法化的发展历程;成为词汇词是"再说"词汇化的终点,但并不是它语法化的终点.  相似文献   

13.
词化程度高低的四个级别依次是单纯词、派生词、合成词和短语。词化程度高的词汇在这一语言所属的文化中受到的重视高,而词化程度低的词汇受到的重视程度相对就低。词化程度的高低折射着民族的文化。当今世界随着地球村意识的加强,英汉词汇化程度在明显靠拢。  相似文献   

14.
《世说新语》作为中古汉语词汇研究极为重要的语料,能很好地体现中古汉语的词汇使用状况。完整搜集该书中18个表示概念"哭"的动词词项,通过对各词项属性的穷尽式测查,探寻其表现的词汇复音化现象,以此来观察其在语义属性、组合属性和使用属性方面体现出的复音化特点,以及在语音方面形成复音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化”构式是现代汉语中一类词汇化构式。基于对该构式相关语法特征的描写,研究应用认知语法理论,从构式的内部视角和外部视角探讨其认知机制。研究发现:其一,“××”与“化”具有一定程度的概念重合,是该构式语义成立的前提。其二,“××”分别是形容词、动词或名词时,与“化”的整合机制不同,这就决定了构式的多义性。其三,从构式内部视角来看,各构式变体的认知本质都离不开顺序扫描的识解方式,在这一识解方式下,“化”概念的动体的变化过程得以突显;从构式外部视角来看,对“化”概念的识解方式不同,“××化”便会发挥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词汇化是形成方言词的一种重要途径,明清山东方言里就有不少词汇化而来的方言词。通过对文献中这类方言词的具体分析,我们发现方言词由共同语里的短语结构、句法结构、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  相似文献   

17.
构式是具有独立形式、意义与功能的结构体,其形成一般要经历漫长的演化.盛新华、魏春妮以合成词构式"一样"的形成为例,分析了词汇语法化的主要标准:语义融合、抽象化、不可替性、句法功能变化,并认为心理因素引导、跨范畴语义迁移、高频率运用是"一样"词汇语法化的语用理据.雷冬平则讨论了表达"极度"意义的构式"最/再+X+不过"的形成过程,认为源式"N1最/再+A+(也)+A+不过N2"通过成分移位、成分删除以及宾语话题化等推导形成,构式语义在三段式的推论中获得并进一步抽象为"极其"义.朱军从宏观上讨论了构式"独立性"的特征及其成因:在形式上主要经历固定化或格式化,在意义上经历虚化、主观化或喻化,在功能上经历篇章化、范畴化,并认为特定构式"独立性"的形成一般要经历数种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有效地表达强烈的意愿,在原有结构“宁+VP”的基础上添加参照项,整合成框架构式“宁+XP+不+YP”,这个框架构式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受自然音步双音化影响,表示主观意愿的“宁”和“可”近义连用,进一步词汇化为双音节词“宁可”。为满足韵律讲求对称的审美要求,在同一个框架构式中互相搭配的边框都使用双音词,“宁可+XP+也不+YP”等一系列框架构式产生,并逐渐发展成表意愿选择的构式家族。  相似文献   

19.
现代汉语的“一早”可以用作短语表示“一个早上”,用作时间名词表示“清晨”,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老早”。文章主要探讨“一早”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表示“清晨”的时间名词“一早”并不是由表示“一个早上”的数名短语“一早”词汇化而来的,而是在双音化趋势的影响下,“一X”构式的类推下形成的,最早见于元代,常用于明清时期。大概在民国时期,时间名词“一早”语法化为时间副词“一早”,后者表示“事情的发生距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在语法化过程中,提高交际效率是动因,经常充当状语是条件,隐喻是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动结式是汉语复杂补语结构中的一种重要类型,以往关于汉语动结式的研究大都着重考察特定的动词在不同组合中的功能演变,对动结式的内部类别缺乏充分的关注。在构式化的理论背景下讨论动结式的内部类别,汉语中典型的动结式"V完"、"V却"、"V破"、"V醉"可以分为由语法化而来的动结式和由词汇化而来的动结式两种类型。由语法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表达结果的补语的词汇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表达完成意义的体标记的某些语法功能。由词汇化而来的汉语动结式中补语除了表达结果之外,其词汇意义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