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伊娃 《新天地》2011,(12):36
在餐厅里,一位女士一边吃饭一边打电话:"我跟我弟弟说你给咱妈买房了,那是你有钱!你孝敬亲妈是应该的,犯不着到我这里买好,我要是和你一样有钱,我就给咱妈买两套房子!咱妈生病你掏大头,那是你乐意!也是你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2.
京城人难忘的“雪花”如今要是提起雪花冰箱,别人不敢说,就咱居家过日子的老北京居民,保准给您来一大堆说不完又念念不忘的故事,那可真是扯开的话匣子收不住了。虽说如今冰箱早巳不是什么稀罕物,甭管是牌子还是款式,保准多得任你选个够。可在咱老北京人的眼里,至今仍忘不了的还是雪花冰箱。  相似文献   

3.
公司的新同事亚娟近期情绪非常糟糕,工作的时候,不断长吁短叹的。还不时在那频频摇头,看那样子,是在心里大发感叹,好像有个很大的疙瘩在心中解不开。  相似文献   

4.
如果要你画出爱的样子,你会怎么画? 害羞(hai xiu)的艾莉第一次踏(ta)进她的新教室,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没想到那竟是一堂学习爱的课。老师让同学们画出爱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要说咱老北京人对过年,那是特别的重视。一到了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忙活上了。今天咱其他的都不说,就说说年三十的这顿饭。这顿饭至关重要,凡是咱北京人,没有天大的事发生,都必须留在家里吃这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也叫团圆饭。  相似文献   

6.
杨林 《北京纪事》2015,(1):90-92
咱北京丫头,用三个字评价“靓”“刁”“直”。
  先说说“靓”。人靓,细眉大眼,齿白唇红,透着俊俏,套句老北京的土话,这姑娘长得“盘儿靓”。走在西单、王府井、三里屯,您就享眼福去吧!随便搭上一眼,人家姑娘长得就对得起咱首都市容。不是说有多惊艳,什么闭月羞花、沉鱼落雁,那就落俗了。人家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一句话“规整”,用文词儿讲,这叫气质。再搭上和四季相配的时尚衣装,与咱紫禁城的春风桃李、秋雨梧桐、夏露柳荷、冬霜腊梅相得益彰,真是十里京华,百步风情,应景儿!  相似文献   

7.
活泼的小鹿     
有一首歌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高粱,是咱东北的一件宝。咱的祖祖辈辈靠吃高粱米,长得结实粗壮;逢年过节,醇香味美的高粱酒,把生活滋润得更加甘甜;在那血雨腥风的岁月里,红高粱支起的青纱帐,曾掩护抗日英雄矫健的身影……  相似文献   

8.
火炉搬家     
火炉搬家,咋一听可也没啥。当然喽,要是咱家里做饭的火炉搬搬家,那还有啥。咱讲的是车辆厂锻压车间弹簧小组四米多长,二米多宽,二米多高,二十多吨重的加温炉搬了家。 那还是前年的事哩。当时,咱小组只有一台笨重的人工卷簧机。碾尖,卷簧,压平,劈缝,调簧,磨簧,占火,挂漆等全靠人力。成天是烟熏火烤,满身大汗还不算,一天干到晚,才能生产七、八十个弹簧。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厂领导决定:原来由外单位生产的货车弹簧,全部改为自己生产。这么一来,按着咱小组当时的弹簧的产量和质量,咱厂子的货车就统统得“趴窝”了。  相似文献   

9.
山里的树站着或倒下都是脊梁山里的人身子板生下来就硬朗劈山、凿石手抬、肩扛开一条致富路在脚下叫那流泪的山沟沟笑语飘荡老百姓是爹老百姓是娘爹娘的冷暖痛痒时刻挂心上——谁让咱是共产党山里的石头风吹雨淋不改模样山里的人做民做官都孝敬爹娘春夏秋冬峰峦叠嶂爱是一条幸福路在脚下把那贫穷的山沟沟变成天堂老百姓是爹老百姓是娘爹娘的冷暖痛痒时刻挂心上——谁让咱是共产党谁让咱是共产党@王学忠~~  相似文献   

10.
一提起西单商场来,那富丽气派的门面,堂皇豪华的售货大厅,立马儿就会浮现在您的眼前。可是,在解放初期那阵儿,西单商场是什么样子,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1.
我和钱俊杰是同桌。因为他看起来愣愣的,就像是个呆子,尤其是看书的时候,那一脸痴痴的样子,一看就挺傻,所以人送外号“呆子”。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幸福     
幸福是没有样子的,所以你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兀自感觉去。有车有房那不代表幸福,车里常有关怀、房里总有笑脸,那才叫幸福。好吃好喝那不代表幸福,吃着她哼着小曲做的手擀面、喝着他特意泡好的菊花茶,那才叫幸福。穿名牌衣踩名牌鞋那不代表幸福,衣服有人笑骂着烫熨、鞋子有人嗔怪着擦洗,那才叫幸  相似文献   

13.
木一 《老友》2013,(2):31-31
小时候,每逢过年过节,我最喜欢看人家杀猪。你瞧,那屠夫高卷起衣袖,左手扳住猪的下巴,右手拿起一把锋利的双刃尖刀,对准猪的喉咙部位猛地捅进去。随着一阵嚎叫,一股殷红的血“哗”地喷涌而出。这就是屠夫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的印象。  相似文献   

14.
“传说中有一咱荆棘鸟,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界上所有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刺上,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但是,在职场中,一只荆棘鸟的声音毕竟微不足道,公司注重的是更多荆棘鸟的合唱。  相似文献   

15.
满目春色关不住,法源寺满园的丁香花又一次释放了那迷人的芬芳、热情肆意的春之气息。这春的气息仿佛有了普度众生的灵性,飘荡于周围的胡同中,沁入了百姓的心里。作为咱西城的根儿,小韩说打记事儿起就对这充满香气的胡同颇有感情,  相似文献   

16.
易明 《北京纪事》2015,(8):83-85
过了小暑天气闷热,用电脑码字属于自讨苦吃,坐在沙发上,前面摞着两个纸箱权当桌子,头顶上空调吹着,不一会儿膝盖骨就开始疼。最热的是电脑,一个叫“鲁大师”的软件时不时就提示主机快80℃了,再来个怪声烦人,干脆把它卸载了。机子用三五年,似乎就老得不成样子,如果多折腾几下,就热得快散了架。天热,鱼缸里硕果仅存的三条鱼中,有一条出状况了,沉在水底一动不动,只是喘气,另外两条游过来安慰一番。我赶紧清理水缸,甚至加进一小包海盐,可惜于事无补,扛了两天这条鱼终于彻底翻肚了。想起那句和鱼有关的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其实它们在鱼缸里,只要健康地活着就好,高兴不高兴咱不知道。看着快要不行了,我好像感觉到金鱼对这个小天地的依依不舍。  相似文献   

17.
母亲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儿有人她给你你委屈的泪花儿有人给你擦臀婚播簧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啊啊这个人给了我生一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不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中你回到,那家里廷你躺在那病床上你露出那笑容讨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_一这个人给了我生命_给我一个象不管你多富有不论你官多大阿阿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母亲@戚建波 @车行  相似文献   

18.
表哥,明天 正好是周末,咱 们玩雪去呗。 第二天,表哥来找淘淘。 你那 几个要好 的同学怎 么没一起 来?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期是“这”、“那”与时间词“早晚”及其合音字“咱(昝、偺、喒)”组合发展较为成熟、使用较为广泛的时期。因而,以这一时期山东方言材料为基础,对“这”、“那”与时间词“早晚”及其合音字“咱(昝、偺、喒)”的组合形式进行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指出其在语义表达方面存在的差异,并从使用频率、语境、语用及相关语言现象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野麦子 《可乐》2008,(1):52-52
老大不小的我,相亲多次,现在还在光棍队伍里混。第一次,那哥们儿挺有钱。没处几天,李姐就对我说:"妹妹,咱可不能找大款。男人有钱就变坏。这话虽然有点绝对,谁能保证他不会变坏呢?夫妻可是一辈子的事,多少钱能买来无价的青春呢?咱总不能和钱过一辈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