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1 毫秒
1.
曾几何时,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提出中国的首都应该定在兰州,因为兰州位于中国的中心。一个国家的中心区域应该是发达的,可现在的兰州又是怎样的呢? 生活在兰州的每一个人都不会无视周围迅速变化着的人或事,这种变化相对于这个城市的过去它是巨大的,而相对于它同龄的城市却是不值得夸耀的。10年前,兰州人心目中还没有新疆大盘鸡这个概念,但如今,却成为众所周知的一个品牌,热卖于大街小巷。再回头看看我们经营了数十年的兰州牛肉拉面又有什么样的品牌概念呢?诚然,一种风味小吃代表不了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但兰州牛肉面这不…  相似文献   

2.
兰州太平鼓是流传在兰州市郊区农村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数百年来,它已经逐渐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独具西部风情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以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的太平鼓为实例,从太平鼓的源流、农耕文化的内涵、与祭祀相结合的文化底蕴以及兰州太平鼓在兰州市皋兰县水阜乡水阜村所体现出的传承发展情况等方面作了浅显的描述和分析.通过对兰州太平鼓早期祭祀及形质特征的分析,发现兰州太平鼓这一民间盛行的鼓舞形式所反映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耕文化特质,并揭示其在现代社会中所体现出的创新与发展.对当地太平鼓的表演、制作技艺与民众的传承心理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地考察和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3.
正雕刻葫芦:80后女大学生接过家传手艺故事得从两千多年前说起,魏晋时期丝路盛兴,东西商业往来不断,金城兰州正是位于丝绸之路咽喉重地,胡商聚集,各国商人荟萃。胡商从和田带来盛水用的巨型葫芦,兰州工匠将民间诗画刻于之上,便是最早的兰州刻葫芦。两千多年后,位于黄河之滨,白塔山下,兰州金城关传习所内,阮氏第四代传承人阮熙越坐在案前,一手刻刀,  相似文献   

4.
我们发现,我国对于民间创作的研究,多少年来,研究者们几乎都把自己的探索目光,限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凭借着一本本经过文字处理(搜集整理)的民间创作信息来进行研究,忽略了对真正的、活跃在生活之中的民间创作的科学探索,致使过去的研究工作,呈现出一种舍本逐末的偏向。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形态的民间创作,一种是自然形态,一种是文本形态。  相似文献   

5.
兰州太平鼓既是兰州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典型的民俗文化事项,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具备了聚合和涵养自身文化要素的功能,对民间社会行为有着良好的引导作用。通过对其渊源和展演形态的分析,阐释其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民间文化观念,以期更好珍视这一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关于发生学意义上的民间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国家法相对,民间法是一种生发于有限区域当中的非正式之法,它作为一种法律文化的传承长久以来在特定的群体中起着规制的效果。但在其背后,我们有没有想过,它是如何进入人们的生活进而进入文化的视野的呢?又是如何具备法之特性并与国家法产生相同之作用的呢?本文试图采取一种全新的视角,以经济学为其分析进路,更好的回答和解释上述有关民间法的问题,找出其生成、运作、发展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吴颖 《新天地》2011,(7):53-53
民族的、本土的才是最经典的,民间的本土游戏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只瑰丽奇葩,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趣味性,不受时间、场地、人数、材料等限制。伴随着琅琅上口的童谣,满足孩子们好玩、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深受幼儿喜爱。“民间游戏”是一种媒介和载体,流传已久,如同“世界名著”。内容浅显,但内涵非常丰富。民间游戏活动真正的内涵,让这些失传已久的游戏回归于我们的孩子,拓宽他们的游戏视野。本文从民间游戏的特点、意义以及如何在实践中进行倡导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语言里常常连续使用同一个词,或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声音,表示某种独特的含义,或是表现一种细微形象的描写,这种现象叫做叠字。叠字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手段,各种语言里都有。汉语里特别丰富。兰州方言是汉语里的一种方言,汉语普通话里使用的叠字形式,兰州方言里也都使用,正因为兰州方言是一种方言,兰州方言里使用的叠字,并不一定在普通话里出现。因此兰州方言里的叠字,在数量上讲,远远超过了普通话里的叠字。此外,兰州方  相似文献   

9.
拉面     
今天,我、爸爸、妈妈去外面吃拉面。 我们来到“兰州拉面馆”,一股香味扑鼻而来。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走进去,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我看旁边有人做拉面,觉得很有意思,就专心地看起来。  相似文献   

10.
这里所讲的“二分法”,不是将民间美术一分为二,切成两块,而是有两种不同的分类法。一种是作为“美术学”的基础层次,所使用的是“民间美术一般分类”;另一种是作为“艺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民艺学”所使用的“民间美术应用分类”。两种分类法各有侧重,也各有特色。前  相似文献   

11.
大同鼓楼东西街被规划成为大同商业游憩街区,这类商业游憩区是民俗资源利用和民俗活动保护发展的最好场所。本文在民俗项目开发三要素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同鼓楼东西街RBD民俗旅游项目主题定位、民俗旅游资源的选择、产品设计及其管理。  相似文献   

12.
福州十番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十番音乐虽为民间音乐,但其价值与意义不容忽视。其独特的乐器“狼串”与唐宋的“杖鼓”、朝鲜的“长鼓”实为同一乐器的微变,包含丰富的音乐文化信息。同时,它产生的土壤是福州近代市民文化的发展,其音乐风格、艺术形式等表现出的民俗特征,使其成为福州民俗文化一部分。而它在社区文化中担当的文化角色,则使其成为社区文化的标志物,具有重要的文化人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兰州春节民俗中的"天涯望哭"、"打醋坛"、"太平鼓"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厚重朴实、温婉柔美、丰富多彩的特点,表达了祈福、团圆、安康、丰收、和谐为主的内涵,对地区经济、社会生活、城市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计模式是生成民族文化的根基。布依族铜鼓十二则民歌,不仅以唱颂铜鼓为主题,展现铜鼓在布依族社会中的重要文化意义和神圣礼仪,而且详细地叙述了布依族春耕、施肥、管理、秋收等稻作生产生活的文化特点。民歌内容本身既反映了布依族的生计模式,也传承了生产劳动知识及其相关的文化蕴涵。  相似文献   

15.
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执着地表现了他的家乡高邮,描写了高邮的许多民俗文化,使其小说充满了浓浓的民俗文化韵味。文章力图从他对民间习俗、民间艺人、民间美食、民间作坊的描写来分析他小说中的地方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6.
《天安门诗抄》的出现是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笔者试图从"民间"这一理论视域对此加以考察。本文主要包括如下三大方面:探讨文本的民间立场;着重分析隐藏于文本中的"民间隐形结构",这主要体现在其中的两种民间文学模式;兼论与文本紧密相关的人物即周恩来的民间形象。  相似文献   

17.
民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民间文学则用语言形式表达部分民俗。它蕴涵着丰富的民俗事象,是了解和研究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材料。本文就撒拉族民间文学中的民俗事象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民间熟语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文学,由于它反映了一定的民俗现象,因而极具民俗价值。考察青藏地区谚语、谜语的民俗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与生俱来的民俗属性、字里行间的民俗内容以及为民俗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喜乐"是流传于山西省朔州市的一种古老民间歌舞,融舞蹈、杂技、曲艺、民歌、戏曲于一体,据考证形成于清末。因扇鼓既是主要乐器,又是主要道具,因此"喜乐"也称"扇鼓"。独特的地理历史环境不仅孕育了独具魅力的表演形式,更形成了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尤其是其中的"傩"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