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2008年7月,以巴斯夫公司为首的跨国公司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环境信息。这是有关环境信息公开例外的典型案例。环境信息公开的例外,尤其是涉及商业秘密的公开例外,属于环境信息公开中相对敏感与棘手的问题。在公开中,为了更好地平衡各方面的利益,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则应从以下若干方面着手:明确涉及商业秘密的环境信息公开主体,科学把握涉及商业秘密的环境信息公开,以及在法律上进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促进阳光行政,但是近年来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大量滥用申请权的行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应围绕"主权逻辑"和"治理逻辑"展开,在公民权利保障与政府治理效率中寻求平衡,但滥用申请权的行为却隐含着"主权逻辑"与"治理逻辑"的悖离,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面临巨大的困境。日本、英国等国家针对申请人滥用申请权的行为,从认定主体、认定标准和程序、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有效规制,在防止行政机关规避信息公开义务的同时,禁止公民滥用申请权。中国对滥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权行为的法律规制应从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与明确禁止申请权滥用行为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3.
环境权是伴随着人类环境危机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权利。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对于维护环境权、保障公众有效参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现行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在信息公开、参与公共决策以及参与救济机制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完善我国环保公众参与的法律机制,应提升信息公开有关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公共决策公众参与制度予以实体与程序性保障,建立适合于各类监督参与主体的监督方式,完善环保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三大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在立法和实践上都不断完善,公开内容、范围、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对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实践中存在的公开主体范围窄、方式混乱、非常态化等问题,亟待扩大环境信息公开主体,明确公开的内容和范围,建立统一、便民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完善环境知情权保障和救济机制。长远来看,可开展专门的《信息公开法》立法,构建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建立"信息官"制度,提高政府信息管理水平和信息公开能力,并建立"阳光政府",强化环境问题的民主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在招生、基建、后勤采购等方面频频爆出腐败丑闻,折射出高校信息公开推进的孱弱。高校信息公开有助于公民知情权的有效实现,遏制腐败,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针对高校信息公开避重就轻、信息公开范围模糊、依据的法律规章彼此冲突、救济途径缺失和监督缺位等问题,借鉴美国及英国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必须落实高校信息公开问责制、理清高校信息的模糊点、协调好不同规范之间的冲突、拓宽权利救济途径,以深入推进高校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事件频发,中海油漏油等事件的处理和应对再次为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设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形式,是企业为实现公众环境知情权而履行的义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无论是对于及时应对污染事件,还是对生命健康利益的维护,抑或对环境污染的事后救济都有重要作用。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这一制度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于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法,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的主体、内容等都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有必要围绕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的相关法律法规,分析强制公开制度在主体、范围、监管机制及法律责任承担等方面的不足,进而提出建议,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环境信息的强制公开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健全的机制是推进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国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仍存在法律保障不健全、缺乏有效路径以及环境问责和救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因此,应建立健全环境信息公开、政府回应、环境诉讼、责任追究等机制,进一步激发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环境管理决策热情,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8.
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是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有利于保障师生及社会公众的知情权、遏制谣言传播、提高应急效率和维护学校形象。目前,我国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机制建设存在信息公开意识匮乏、缺乏完备的法律支持等问题。为此,应注重培养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意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疏通学校突发事件信息公开渠道。  相似文献   

9.
国际组织、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正密切关注着信息公开法制的发展,司法信息公开法制的建立已成为世界潮流。中国虽然已颁布《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但有关的法律信息公开却没有纳入其中,我国的审判权的行使仍不是十分透明,缺乏对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组织司法信息知悉权、获得公正审判的权力、法律监督权力的制度保障。本文认为我国亟待建立司法信息公开制度,明确规定法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均应公开,同时规定衡平性的限制性条款。  相似文献   

10.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芳 《东方论坛》2009,(6):119-124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是各国慈善法律所确立的基本制度。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有两个方面:一是慈善组织是以公益为目的的、承担着重要公共服务职能和公共责任的组织;二是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的核心是公众知情权的保障。以慈善组织的公共性和公众的知情权为基础,建设我国的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制度,对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肇事企业及时、真实的公开环境信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以紫金矿业水污染事件为例,在该事件发生后环境信息公开存在不及时、不真实等问题,说明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不健全,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使之适应民众和社会的需要:一是在立法方面,要细化法律规则、增强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二是在执法方面,要提高执法主体的行政执法能力;三是在司法方面要建立专门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便捷诉讼通道。  相似文献   

12.
2012年的《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就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设计已有重大突破,但仍存在制度定位不准确、法条编排思路混乱、结构不合理、法条繁简失调、相关制度未能集中规定等不足。《环境保护法》的总则应明文宣示公众参与为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并以此为前提和依据,确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环境法基本法律制度地位,进而区分主体和行为的种类,分散地规定组成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要点,为日后下位法的立法细化奠定制度架构。此外,还须确保每类环境信息公开的违法行为均有对应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现在正处于环境风险多发和上升时期,防范环境风险是当务之急。面对严峻的环境风险形势,运用法律手段对环境风险进行防范是十分必要的,但是,我国在防范环境风险法律方面还存在环境风险防范专门立法缺失、政府对环境风险防范法律责任缺失、环境风险预警制度不完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和不足。为此,提出了制定专门的《环境风险防范法》,确立环境风险防范立法的基本原则,明确环境风险防范的管理机构和政府职责,建立与完善环境风险防范的具体法律制度(如健全环境风险监测、预警制度,完善环境风险信息公开制度,构建环境风险源调查制度,完善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等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公众参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是发达国家环境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理论基础是环境权理论和公共信托理论;其法律价值体现为环境法治、环境民主和环境正义;环境法中体现公众参与原则的法律制度是以环境权为根基所建立的。公众参与法律制度包括:信息公开法律制度、听证制度、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纠纷的处理制度以及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范围内,各国政府由于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因素,成为最大的信息所有者和控制者。而作为整体的国家的发展其离不开各种经济实体的单个发展,而这就离不开政府将其所垄断的信息公开,这就是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又可称为政务公开,其目的在于增强政府行为的透明度.从而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对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加快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建设更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信息公开不仅涉及公民知情权的合法保护,也是政府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而我国目前,由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其在信息公开理念、法律位阶、执法监督、利益驱动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体系、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相关配套制度、建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体系,势必成为今后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毒物质排放清单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毒化学品排放清单制度首创于美国。美国的经验表明,该制度对于促进环境信息公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它能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一。该制度内容包括有毒物质排放报告、环境应急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环境风险评价等,有毒化学品相关信息公开既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其最大成功之处。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建立类似有毒化学品排放清单的法律制度,有毒化学品数据库的建立和相应信息公开问题,应是下一步立法的规制重点。  相似文献   

18.
信息公开制度是各国证券法规定的重要制度.支持信息公开制度的经济学理论有三种--随机理论、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和现代证券组合理论.并就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功能、法律标准、内容、形式以及我国证券法关于违反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责任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有制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构成了障碍,创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制度体系意义重大。建立新型的循环经济框架下的制度体系,应该在剖析我国现有制度障碍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保障清洁生产顺利实施的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环境投融资是运用经济手段实现环境保护的风险性经济活动。由于环境投融资的公共性,一般投资主体缺乏环境投融资的动力。为此,必须在法律与政策层面提供支持,以推进环境投融资活动:建立系统性、可持续性的税收优惠制度和信贷政策,以激励投资主体参与环境投融资;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与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促进环境投融资决策的形成和落实;加强政府对环境投融资的风险监管,保障环境投融资项目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