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立清 《理论界》2012,(4):49-51
本文在分析网络环境下传统的营销传播模式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虚拟社区将成为品牌传播的新途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虚拟社区品牌传播的核动力及其传播机理是虚拟社区所创造的顾客价值。围绕顾客价值,对虚拟社区的品牌传播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网络背景下,企业的品牌传播模式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虚拟社区作为网络空间中的社群组织和网民共同体,其社会行为充满了复杂性和混沌性因素.为了寻求虚实世界的"在线和谐"的理想社会秩序状态,就必须利用一切积极的传播手段,不断地调整网络行为目标和引导网民的日常生活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互动关系.促进"在线和谐"是使虚拟社区实践朝着良性运行方面转向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使虚拟现实性真正得以在赛博空间中实现,以及使网络技术工具对现代生活体系的塑形作用得以彻底发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虚拟社区的高速发展和网络购物环境的日趋成熟,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日益凸出。虚拟社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领域。关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从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的影响角度进行研究是一个不错的思路。通过实际的调研数据,可以分析感知风险、意见领袖、知识共享内容质量、人际信任、网络口碑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网络空间的特点、网络行为、网络伦理、网络经济的价值理论的研究是信息时代社会科学的制高点.根据实证调查数据,对虚拟社区的越轨行为的成因及其控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相比,日益突显特点和优势,因此,构建网上学习服务型虚拟社区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从网站的规则、网络的管理和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构建网上学习服务型虚拟社区进行了一定的技法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6.
虚拟社区是人们在网络空间进行互动和交流所形成的集合,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虚拟世界的核心元素之一,能够对社区成员的行为意向产生重要影响.随着电子商务形式的不断变化,虚拟社区的商业价值在电子商务中日益显现.基于商业网站社区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消费者参与效用对网络购买意向有积极影响,即社区成员的社会性效用、目的性效用、娱乐性效用越大,社区成员网络购买的意向越强.  相似文献   

7.
《江西社会科学》2015,(5):185-189
消费者个体在网络社区中的品牌知识分享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虚拟社区参与行为,网络社区中成员对品牌知识的分享是建立品牌形象、传播品牌口碑的重要途径。影响网络社区品牌知识分享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员分享动机、成员个性特征、社区环境等,而品牌知识分享行为的影响效应主要是通过社会网络和品牌社群融入两条途径分别对品牌口碑和品牌态度产生影响,进而对他人口碑传播和对自身品牌态度产生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学习与传统的学习相比,日益突显特点和优势,因此,构建网上学习服务型虚拟社区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必要性。从网站的规则、网络的管理和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对构建网上学习服务型虚拟社区进行了一定的技法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综合分析及德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从各个方面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对于网络使用的主体人员——大学生而言,其影响更为明显,本文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网络成瘾对于大学生的综合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对策。同时,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存在的一种不可忽视的新的形式,而基于校园网的虚拟社区是区别于一般商业性虚拟社区的一种特殊网络产物,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它为高校实施网络引导和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平台和机遇,本文结合桂林电子工业学院第二频道虚拟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对如何有效利用网络实现“寓教于乐”的功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社区以其对网民特殊的吸引力展现了非凡的潜力,引发出很多网络心理学与社会学的现象,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就是虚拟社区中的权限问题。文章总结了虚拟社区中的权限的类别层次,探讨了权限产生和运作过程中的动机冲突等心理背景。  相似文献   

11.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结合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有关群体压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网络受众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产生"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沉默的螺旋”是一种传统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结合CMC(以电脑为媒介的传播)与FTF(面对面的传播)有关群体压力方面的研究成果,认为网络受众从众心理的动因继续存在,从众现象依旧普遍,因此,产生“沉默的螺旋”机制的基本条件在网络空间中仍然存在,并分析了“沉默的螺旋”在传统大众传播环境和网络传播环境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网络德育在校园网虚拟社区上的操作化应用范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网络德育的理论探索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但尚且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应用研究的成果,同时在思政网站建设环节更多的停留在单向的信息呈现环节.该文认为校园网是实施网络德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以互动为特点的校园虚拟社区,更是承担着主要的职能,因而该文以虚拟社区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虚拟社区激励机制的定义以及设立原则,以及用户的原发性动机和诱发性动机等问题,就高校校园网环境下的网络德育操作化应用进行研究,最后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网络德育基地第二频道德育虚拟社区为范例,就校园网环境下的网上引导以及网络德育的具体应用方面做出了探索,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民主是一种依托网络所形成的虚拟社区进行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新型民主形式。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它在民主主体、实现形式和实践内容上都具有特殊性。其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社会现实的民主现状,但对网络民主的现象与价值的研究会为现实的民主实践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它在理论上丰富了民主的内涵,在实践中,作为信息承载和传播工具的网络也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此为网络民主的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15.
虚拟社区信任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对虚拟社区信任的问题、影响和构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虚拟社区信任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更多地选择在虚拟社区等网络平台发表言论和获取信息.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K近邻算法的虚拟社区话题热度评估算法,能够更迅速、更准确地获取用户关注的热点信息,可用于防范危害言论的迅速传播.该算法是通过单个帖子的热度来计算话题热度,利用夹角余弦算法计算具有共同话题的帖子的相似度,采用K近邻算法的思想计...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网站与虚拟社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凡斌 《江淮论坛》2009,(4):108-112,129
社会网络网站以明确列出朋友名单的简介为核心,由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网民建立共享的虚拟社区。网民可以通过国籍、年龄、教育水平或其他社会因素来选择使用不同的社会网络网站,使不同的人群得以区分开来。国外三大著名的社会网络网站为Friendster、MySpace、Facebook,而国内的社会网络网站则包括“友友觅”,校内网等。作为一种新兴的虚拟社区,社会网络网站对网民交往产生一些新的影响,其也为虚拟社区的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就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面向的关系。到目前为止尚未得到一个普遍的结论,这与现有研究中对网络活动的性质涉及较少有关。因此,需要对上网活动进行分类,分别分析不同类型的上网活动,才能准确地揭示互联网对社会资本的影响。对上海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即时通讯等人际沟通活动有助于维系较大规模的朋友网络;虚拟社区参与行为则有助于培育和维系虚拟社会关系,并且虚拟社区参与行为与虚拟社会资本的社会支持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总体的研究结果与"社会补偿效应"观点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9.
现实社会中的虚拟社区的权威达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即将或正在经验着一个网络社会.网络社会中网民们基于电子空间而形成某种特定的生活或活动区域即虚拟社区.虚拟社区不同于经验社区.虚拟社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它仅仅属于文化社区,其主体或网民具有虚拟性、主题或生活领域的强烈共享性、表达方式的随意性、沟通或行为结果的非责任性以及精神世界的完全赤裸性等等特征.由此,虚拟社区的权威也和传统社会或经验社会的权威有着根本不同的特征,即互为主体性、沟通性和解放性等.  相似文献   

20.
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中国及发达国家,网络实名制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且已见成效.网络实名制是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必要手段,是继法律法规、技术手段和自律约束之后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必由之路,是创建和谐网络信息传播环境的迫切需要.网络实名制展示了网络信息传播自由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