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生活性、社会性和开放性是其主要特征。因此,在教学中科学而又娴熟地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不仅能将课程和生活、课程和社会有效链接,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而且也提高了品德课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已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郑秋霞 《新天地》2011,(8):121-121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强调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把儿童的现实生活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紧密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提升儿童的生活品质和能力,促进儿童发展。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是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家".他80年前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传达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理念.<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于2002年4月颁布,这是一门有历史、地理、社会、思想品德等多学科整合而成的全新的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重新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对于审视本课程所表达的教育观念和在国民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开发小学校本课程以促进学生个体社会化、"综合实践课"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培育一批有典型教育作用的实践基地,实现开放式的教学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的目标实现内在统一,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但是,当下大部分的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育仍流于形式,造成的原因有好多,需要我们去寻找,去研究,去改正。  相似文献   

6.
品德的养成是在学生丰富的生活与多元的实践活动中慢慢陶养出来的。正如陶行知所说的:“生活与生活摩擦才能起教育的作用。只有与社会联系,与生活摩擦,与活动相融合的德育才具有真正的作用力。”《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基本特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要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7.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学空间要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因此,继奥运会、残奥会圆满结束后,全世界的目光再一次投向中国,当茫茫太空第一次展现中国人矫健身姿的时候,当家乡骄子漫步太空留下龙江印的时候,作为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让自己的学生了解东方巨龙的航天壮举,学习航天骄子为家乡争光、立罔威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为中华振兴而读书的志向:于是我设计了“品德与社会”校本课程《龙江骄予,“神七”问天》。  相似文献   

8.
郭威 《新天地》2011,(12):25-26
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自由度比较大的活动,它不能依靠某一种模式实现它的全部功能,因此,我们常说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它应该是有规律可循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其教学目标的综合生成性、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构建也必然是综合生成性的,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的组合运用。  相似文献   

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就是源于生活;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就需要教师的引领。  相似文献   

10.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孩子们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影响的,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我们应突破课时和教室这个狭小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为孩子们创造融入社会、接触社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个人道德品性养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德育目标中,教学活动更应该着力关注儿童现实生活以及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简单说,就是用最自然、最接近孩子心灵的方法,在<品德与社会>有限的教学实践中,为我们今天面对的一个个可爱的孩子,播下希望的种子,他们会成长为明日社会的健康公民.  相似文献   

12.
让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我们走进了品德与生活(社会)新课程。在课堂教学实验过程中,经过尝试、摸索、反思、改进,我感到欣喜的是,辛勤的付出带来了教育行为与学习方式的变化,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充满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生的品德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以活动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品德课堂演绎着不少的精彩.呈现出无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生活教育、体验教育、实践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品德水平的不断提高。但是.冷静反思和分析现在的品德课堂,我们不难看出,品德教育低效、  相似文献   

14.
品德与社会课,在学校教育中担负着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在现实的学校环境中,品德与社会课一直处于学科地位底层,成为一种"空无课程",这与我国现有的科目学术性地位、考试制度、资源分配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折小兔     
小喻 《阅读与作文》2007,(12):31-3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儿童喜爱并乐于参与的活动中,自我体验,自主建构新的意义世界,才能使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让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中通过认识自然、了解社会和把握自我,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门课程。教师必须把《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要求"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落实到教学中,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互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自由、民主、  相似文献   

17.
唐鸿冰 《新天地》2011,(12):422-423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为此,通过何种途径开展农村的品德与社会课,便成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营造开放、活跃、自由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学会勇敢面对各种问题和困扰,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使他们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教会大学为了扩展西方教会势力、配合侵略,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品德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校风与规章投资建设、学生社团与课余生活、师生关系等方面。这种培养,既使教会大学的学生受到了精神腐蚀,也使教会大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9.
国家教育部最近颁发了《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课程.下面笔者初浅谈谈小学思品课程的三个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全新的、综合型活动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