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作为一项新的司法改革措施,与"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法治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侦查中心主义仍占主导地位、控辩双方地位依旧不平等以及整个庭审过程虚化等不良现状,应当在人权保障理念的指导下,从侦查、起诉、审判三个方面来实现审判中心主义的完善与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基本措施:通过实行司法令状制度、弱化口供作用以及加强律师辩护权来规范侦查工作;通过改革案卷移送方式,建立预审制度来改进公诉方式;通过贯彻直接言词原则、扩大法律援助范围以及落实证据裁判原则来完善庭审制度。  相似文献   

2.
暂缓起诉制度既符合对诉讼经济的追求,也符合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暂缓起诉的概念和特点入手,具体分析了暂缓起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郑永乐 《经营管理者》2013,(25):237-237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程序性的刑事制度,在实践上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刑事诉讼的效率及对相关权益的保护,同时他体现的人性化的司法理念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相互交融,在刑事诉讼中设计出比较完备的附条件不起诉的方法和程序,对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法治国家在刑事诉讼中普遍确立了起诉便宜主义的起诉原则,我国的酌定不起诉制度体现了该原则,但该制度在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均有不完善之处,本文试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法治国家的相关制度,提出有利于完善酌定不起诉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的诉讼制度下我国环境司法面临诸多障碍:以实体权利的存在为要件的起诉标准使环境司法范围受限;以权利本位观为指导的环境诉权使环境司法启动困难;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为审查范围的行政诉讼制度使政府的部分行为游离于环境司法之外;以财产作为唯一对象的保全制度使环境司法缺乏力度。有必要建立符合环境案件特点的专门诉讼制度,克服现行诉讼制度对环境司法形成的障碍,促进环境司法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刑事和解制度起缘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的“被害人——加害人”和解尝试方案,随着恢复性司法在我国的提出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司法机关的全面贯彻,刑事和解在司法实践中已逐步试用,但由于我国没有系统的立法规定,其在适用中存在许多问题,包括缺乏统一的范围、禁止性条件和程序,司法机关定位和职能不明,缺乏案件质量回访机制,对不起诉的加害人缺乏教育和监管机制等,由此提出对刑事和解制度构建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刑事不起诉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部分,符合诉讼发展的规律和方向,但是,由于《刑事诉讼法》中关于不起诉制度本身设置上的一些联疵以及在具体实际操作存在一定偏差,刑事不起诉制度的内在价值无法充分实现,因此,本文在对刑事不起诉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年初,被称为法国世纪大案、受到全法国和世界人民高度关注的"清泉"案暂时落下帷幕。以诽谤罪被起诉的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被宣判无罪,而起诉他的并非别人,正是法国总统萨科齐。这场前总理和现任总统的官司从来都不被认为是一桩单纯的司法案件,而是一场挑明的政治斗争。  相似文献   

9.
2015年5月1日,我国法院系统正式实施立案登记制,宣告立案审查制结束了它的使命。在立案审查制的实施过程中,学术界与实务界有很多人都一直将其视为造成我国"起诉难"的重要原因,甚至于有许多人认为实行立案登记制之后,中国的"起诉难"问题就能够解决了。该文认为这一看法是错误的,这种看法高估了立案登记制的作用,没有找到我国"起诉难"症结所在。同时指出,要标本兼治地解决"起诉难"问题,最重要的是放宽法定的起诉条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要依托国外的立法案例和我国实践经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应该扩大适用范围、增加使用条件、考察帮教制度科学化体系化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也不断增强。为防止权利人滥用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义务人往往通过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侵权之诉作为知识产权领域的一种新型诉讼,吸引了法学界越来越多的注意。由于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就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确立依据、起诉条件、法院管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犯罪率居高不下,法院无法承受日益增多的案件,造成许多案件久拖不决。面对如此困境,我国应当对现行的不起诉制度予以改革,赋予检察机关对部分案件提前作出处理,不再进入审判程序的权利,以期缓解法院的压力,提高司法系统的办案效率,维持司法机关的正常运转,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丁胜 《决策与信息》2010,(10):15-16
附条件不起诉是一个考察程序而非不起诉决定,依现行法律规定,应当适用法定不起诉、存疑不起诉、微罪不诉的案件难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应当对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进行一些限定,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前提和最终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公民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形式,在我国的法制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人民陪审员制度也存在一些争议和问题。本文就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下,权利人通过诉讼实现请求权利的有效期限起诉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当事人即丧失诉权,人民法院对超过起诉期限的起诉不子受理。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行政诉讼时效制度。然而,这一制度存在着不足之处,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6.
案例指导制度是解决“同案不同判”,统一司法适用的一种模式。案例指导制度下的案例由过去单纯的个案既判力转变为可以指导今后的司法工作,因而对案例指导制度进行研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层面具有多重价值。所以,指导性案例的效力定位成为解决案例指导制度全部问题的关键。本文在遵从司法规律的前提下,在既有制度框架和现行司法体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指导性案例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7.
笔者在基层从事土地征收工作,深感落实"三农"问题的必要。通过对我国土地征收概念、现行征地政策不断地深入理解和研究,结合征地工作的实际,总结了当前征地工作存在的五大问题,即①"公共利益"概念不清导致征收无限扩张;②"二元"结构导致土地所有权相对弱势;③传统补偿费缺乏经济学依据;④征地审批程序复杂;⑤农民安置方式单一,司法救助体系缺失。并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以理论层面、制度层面和具体操作层面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行之有效和易于操作,并兼顾了国家、征地单位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践中,对于起诉必要性的审查与判断,没有统一标准及老量因素,本文拟结合案例,实证分析探讨影响起诉必要性的若干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未成年人案件中增设暂缓起诉制度具有其理论依据,本文主张在立法上从暂缓起诉的适用条件、暂缓起诉的具体程序、暂缓起诉监督、帮教制度、暂缓起诉的处理制度等四个方面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20.
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莎 《经营管理者》2009,(13):175-175
在日益法治化的时代,越来越强大的新闻舆论影响力对司法进行监督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司法工作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需要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可是,一些媒体滥用权利,超越了这个"度",使"媒体监督"蜕变成"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工作独立。随着我国民主化、法治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平衡新闻监督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就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