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是王充闾散文创作的初始阶段.受时代和自身因素的影响,他歌颂社会,歌颂群体,以"时代的抒情"代替了自我的思考和体验,创作处于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2.
《牛棚小品》是丁玲晚年的创作,从其刊出背景及内容分析可以看出丁玲晚年创作的个性特色:一方面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小说创作,真诚地歌颂党、歌颂社会主义;另一方面从主体感受出发,创作了以《牛棚小品》为代表的美学价值很高的一类作品.尤其是她的后一类作品表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武将军"的豪迈洒脱,同时,作品进行了探幽入微的心理描写,有着"文小姐"的细腻柔婉.丁玲晚年并没有失去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喜剧精神失落的原因之一,就是喜剧观念的僵化和迷失,而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歌颂性喜剧”被大力提倡。“歌颂性喜剧”在本质上是违背艺术规律和喜剧精神的一个伪命题。被称为“歌颂性喜剧”代表作的喜剧电影《五朵金花》和《今天我休息》则内容虚假、思想肤浅、艺术上做作,这样的作品谈不上是喜剧的成功之作,更不能代表社会主义喜剧的发展方向。因此,“歌颂性喜剧”是一个需要清理和反思的喜剧创作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赋是一种极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文体,这一特性使其发展由穷极变化而至丧失自我。20世纪新的文化和文学语境,塑造了新的赋体观念,也影响了赋体创作。有人认为赋是陈腐的帮闲文学,应当遗弃;有人则取其长于歌颂和体物抒情的特性,移植于白话诗歌散文的创作中;也有人试图恢复赋体的文言创作传统。但赋体所面临的文体和语体的尴尬,仍然十分突出,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威尼斯商人》的主要形象和情节艺术张明非《威尼斯商人》是一部富有特色的喜剧作品。它把揭露、批判社会现实和歌颂理想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丰富、深刻的社会思想内容。同时也体现出作者喜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在其整个喜剧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喜剧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威...  相似文献   

6.
陇东红色歌谣主要以歌颂革命、歌颂政党、歌颂革命领袖、歌颂革命军队为主题诉求,陇东红色歌谣的歌颂性特征和陇东劳动人民的生活现状密切相关,是一个自发的形成过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陇东红色歌谣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思想性、艺术性得到了显著提升,陇东红色歌谣受到了陇东人民乃至其它解放区人民的喜爱。陇东红色歌谣体现了陇东人民借助歌谣的形式抒发自己要求和愿望的努力,这些革命歌谣不但反映了陇东人民的革命意识与革命豪情,而且也保存了陇东地区的自然状况、风俗人情、方言土语等文化资料,具有丰富的民俗学与人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歌颂和暴露,这是作家在创作中所反映出来的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问题,也是长期以来文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四十年前,毛泽东同志曾《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下称《讲话》)中,针对当时一些文艺工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糊涂观念,明确指出:“歌颂呢,还是暴露?这就是态度问题。究竟那种态度是我们需要的?我说两种都需要,问题是在对什么人。”赵树理同志在他一生创作实践中,对于歌颂和暴露的对象,一向立场十分坚定,态度十分严肃,处理得比较完善妥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真学习他的经  相似文献   

8.
《南都学坛》2019,(2):46-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处洋溢着欢快昂扬的青春诗情,青年诗人是时代情绪的接受者、营造者和表现者。他们根据社会和诗学语境需要进行创作,点燃青春的火把"给太阳伴奏",欢呼共和国成立,憧憬美好未来,歌颂建设成就和建设者,其创作表现出鲜明的革命浪漫主义特点。其中,公刘、白桦、邵燕祥和蔡其矫是浪漫主义色彩显著者。无论赞美"灯火灿烂的夜景",还是表现"破裂人心的号声",都表现出浪漫主义特点和抒情个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通过对美国诗人爱伦坡与中国诗人孟郊的比较,分析两人的相同的创作心理定势。作者对他们逆向艺术创作心理和审美取向进行考察,认为他们是以非同常人的眼光去审视人生世界,歌颂死亡,歌颂丑陋,用死亡去表达对生的追求,以美的破坏去获得美的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论巴金的童话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金的童话《长生塔》共收集了他早年创作的四篇童话,其内容对当时的反动统治者或揭露,或诅咒,或嘲笑,或鞭打,使人们看清黑暗,蔑视黑暗,用歌颂和赞美鼓励孩子们看到希望,追求光明。这就是革命民主主义者巴金在早年的童话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作品主调。  相似文献   

11.
英国杰出的浪漫派诗人约翰·济慈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近六十首十四行诗.这是颇具代表性的五首,其主题是对手足情深的珍爱,对自然永恒的歌颂,对生命短暂的惋惜,对友谊珍贵的礼赞,对爱情无常的嗟叹.它们是悲情诗人济慈真情的流露,内心的写照.  相似文献   

12.
论明代末年的反阉现实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在戏曲界出现了时事剧创作的热潮,其中尤以反阉剧最为引人注目。从流传下来的剧本看,这类戏曲的主题具有即时性特点,集中于“揭露”和“歌颂”;创作思想上则以剧写史,具有“实录”精神,其受欢迎的程度通常与写实的力度成正比;在表现方法上吸取写史之法,具有史的规模和宏大结构;在人物塑造方面,还以其各自不同的个性化或类型化特点显出分野。这类现实剧在当时的影响非同一般,但其艺术方面的欠缺也非常明显,其中所体现的某种规律性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3.
十七年时期,山东文学呈现了革命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自然融合,表现平民英雄,歌颂平民英雄,形成了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小说创作。齐鲁英雄豪杰有别于其他地域的英雄豪杰,也是山东作家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的一个区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陈年是大同煤矿土生土长的70后女作家。她的创作突破歌颂光明与揭示矿难的煤矿文学题材的设定阈限,立足于个体生命的生存图景或精神世界,还原煤矿生活的日常性,渲染出温暖而又悲凉的情感色调。  相似文献   

15.
许善心由陈入隋,亲历“开皇之治”的盛世景象.开皇十六年(596),当时天下统一,国富民强,“开皇之治”的各种政治措施已经完成,恰逢天降神雀,许善心适时创作《神雀颂》歌颂帝德.虽然其华丽的文风违背了隋文帝的作文主张,可却达到了文帝宣化天下的政治目的.而其基于史事的创作手法,也是对“开皇之治”的一种文学写照.  相似文献   

16.
陈樵终身不仕,专意治经。其赋表现出对隐居生活的歌咏,对理学思想的张扬,对君子品格的赞颂,对皇帝明治的歌颂。具有托物寄情,情以物兴,言辞清丽雅正的艺术特色。其创作又受有时代影响,体现出元代浙中文学与理学相互联通、影响及浸润的历史风貌。  相似文献   

17.
张秀亚以散文创作著称台湾文坛,她尤其擅长写抒情散文,被誉为"美文大家".其散文内容,对自然的书写占据相当比重.她的自然书写既包含了与历代文人相通的田园情怀,也有着因宗教熏陶和人生经历等因素影响而产生的隐遁情结,而并非简单化地对大自然的歌颂或抒情.  相似文献   

18.
敦煌壁画1000多年以来发生了由"天"的形象到"天人"形象的历史嬗变,反映在由"乐生"到"乐死"、由"天堂"到"天堂与人间"、由佛的歌颂到菩萨歌颂、由画的艺术到舞乐艺术的嬗变。其原因在于,佛教东传过程中经历了由印度佛教到中国佛教的历史演变,壁画创作则由希腊画师凭借希腊画法到中国画师凭借中国画法的转变,致使图像的所指与能指均发生变化。由此说明中国古代"通变"之说、变文与变相理论的价值以及中华文化和艺术强大的吸收和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中国油画民族性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1世纪是中国油画开拓创新的世纪 ,当代油画家应胸怀“追求真理”、“歌颂美善”的创作思想 ,扎根于民族现实生活的土壤 ,融汇西方油画中的优秀元素 ,创造出有民族特性的中国油画 ,使中国油画在国际艺坛上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20.
论老舍的相声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的相声创作既有批评社会世俗的,也有歌颂社会新风的,显示出其强烈的正义感与敏锐的视角。他常常运用谐音、贯话、夸张等手法,更好地表现出相声的笑的艺术的特点。老舍拓展了新中国的相声艺术,为新中国的曲艺事业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