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是产生了800余条成语的重要文化典籍,《淮南子》产生了700余条成语,也是汉语成语的重要源头之一.《淮南子》对源自《庄子》的成语既有继承,更有发展,两书共同推动了中华成语文化的形成和运用,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生活.对《淮南子》运用《庄子》成语和原文推动成语形成和定型的具体方式进行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传统文化在...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四字成语进行初步考察,并分别就《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版所增加条目、删除条目和修改条目等类别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近30多年来《现代汉语词典》在收录成语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及其意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汉语中语素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的一些成语从界说和义差等方面作了科学的辨正,同目前国内较流行的《汉语成语大词典》、《中华成语大词典》、《中国成语大词典》中的欠缺和失误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应用使许多词语有了新的活力;后人根据《孟子》的应用,对词语加以凝固组合,于是在汉语文学语言里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加之格言、成语、典故、俗语的凝练、应用,丰富了汉语文学语言的词汇系统,也推动了汉语文学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庄子》里有许多比较鲜明的士人形象,其代表性的形象是孔丘与老聃,此外,还有自我形象——庄周和惠子诗人形象。这些形象大多寓多种性格于一身,又在一身中把多种性格合理地统一起来。《庄子》士人形象的成因大致有四个方面:《庄子》士人形象的产生根因于时代。时代思想和时代文化思潮成为《庄子》的士人形象的根因;《庄子》的形象是汉语发展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庄子》的士人形象也是文学本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我校中文系倪宝元教授对修辞学和汉语成语研究卓有创获,著述甚丰。就成语研究来说,继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好评、印数达百万册以上的《成语辨析》、《成语辨析续编》以及《成语例示》、《成语九章》等著作之后,去年10月,他担任主编的一部大型工具书《汉语成语九用词典》,已由浙江教育出版社精印问世。这部词典达155万字,共收录较常用的汉语成语4000余条。每条除有拼音、释义外,还包括或式、用例、功能、结构、近义、反义、色彩、用法和探源等。编者云:取名“九用”之“九”,寓意多也,并非实指。本词典结构新颖、功能齐全、释义严…  相似文献   

8.
成语,指“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成短句。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能有出处。”(《现代汉语词典》1979年版)英语成语的构成情况,亦基本如此。英语成语在形式上虽然没有象汉语成语那样多由四个字组成,但它们也有固定的形式,其词序不能随意改变,也不能用同义词来取代其中的一些词;许多成语也有它的典故和来源,其含义往往不能  相似文献   

9.
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语言之一,汉语的词汇十分丰富,组成成份多种多样.其中成语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语大辞典》共收各式成语达18000条,据笔者检索,三字格有近60条,这些三字格有的是典型的成语,有的算不算成语可能还有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0.
陈林群 《社区》2012,(23):11-11
《庄子》文字玄奥,意旨飘忽,常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生常常以儒解庄,导致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多违背原义,误用两千年至今。  相似文献   

11.
《论语》成语是在先秦时期文言文典范之作《论语》中能够找到明确来源和出处的成语。进入现代汉语语汇系统中的不少《论语》成语保留了强烈的文言特征,并且在骈偶化、古音、用字、用词、句法等方面有所体现。这些具有文言特征的《论语》成语,是文言文学习者的宝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函     
编辑先生: 贵刊2006年5期刊有拙文《“如畏考妣”辨》一文,最近重新翻阅,发现有两处错误,请予更正。 1.《汉语小词典》误,应为《汉语成语小词典》。  相似文献   

13.
“望洋兴叹”这一成语,由《庄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叹””紧缩而成。其义是:“(河伯)望见了一片汪洋的大水之后,向海神若发出了自愧不如的感叹的意思。”各家《成语字典》和辞书,都将“望洋”作连绵字用,当“仰视貌”讲,有的《成语字典》就把“洋”注作了“阳”的写为“望阳”。这样一来,明明住在海里的海神,却高升到空中楼阁里去了。不然的话,河伯为什么要用仰视的神态去和海神对话呢?  相似文献   

14.
对《西游记》文本中的600多条成语进行了梳理,从来源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这些成语的特点,并通过将其与现代汉语的对比,阐述了《西游记》成语在近代汉语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诗经》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选。汉语成语来自《诗经》可以说源远流长。今天的汉字以甲骨文为最古老,但甲骨文是以占卜之辞为主的文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成语源自于它。汉语成语源自《易经》(《周易》)和《书经》(《尚书》)也算古老,但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易经》“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成语注释——《现代汉语词典》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跟普通词语注释相比较 ,成语注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文章总结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 )在成语注释方面的成功之处 ,同时也指出了若干失误 ,以便同类词典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明喻成语的喻词和喻底两个要素出发,依据《修辞学新论》和《汉语修辞格大辞典》的定义,探讨了明喻成语的类型,认为明喻成语中喻词形式自由和喻底分布自由。并由此入手,提出明喻成语造词的两种方法;同时基于喻词形式和喻底分布的特点,进一步提出喻词自由分布的合理假设,并对这一假设的可能性及造词的可操作性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汉语大词典》漏收《型世言》中的词目有 30 0多条。其漏收的词目以成语典故、变式典故、一般复词、专科词语为主。这些词目的漏收 ,使得《汉语大词典》出现了词目空缺、义项残缺、释义失误、书证过晚等不足。对漏收词目的补救措施 ,在现阶段只能是改良性的补遗 ,根本的措施是待条件成熟时对《汉语大词典》进行全面修订。  相似文献   

19.
《左传》中的熟语包括惯用语、成语、谚语和格言等四种。同现代汉语中的熟语一样,《左传》的熟语也有其特性和特殊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