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职语文在内容上增加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思政内容,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极为富。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要抓住“教材”这个主阵地,从“小”处入手,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中的思政观,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全面化发展人才。  相似文献   

2.
胡丹飞 《职业》2016,(21):128-129
中职古诗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学生因畏惧而陷入困难,老师因课堂效率低下而陷入困境。本文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介绍了如何通过“七步法”,一步一步引领学生融入古诗文学习课堂,让他们成为知识的建构者,让中职语文的古诗文教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郑苏芳 《职业》2013,(24):100-101
诗文朗诵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地位重要,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综合素质。本文从朗诵作品的选择、诗文字词正音、诗文内容节奏解析、背景音乐配制、朗诵评价鉴赏等方面,对中职语文诗文朗诵教学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职阶段的语文课程是重要的公共科目,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中职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是中职语文教学的新方向。因此,教师在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针对中职语文教学专业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5.
潘晓波 《现代妇女》2013,(12):170-170
中职语文学习中评价模式要适应中职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状况,对中职语文学习的评价模式进行改革优化,势在必行。本人就中职院校的学生在中职语文课程的学习中存在的不同水平,对语文课程学习热情普遍不高的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语文作为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学科,在塑造人的文学修养、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职业道德等方面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职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语文课程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作用,实现课程的教学价值.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课程教学经验和忻州市第一职业中学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基于六步法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并围绕六步法的教学释义、实施过程、教学评价、感悟与体会等环节,全面对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肢解,常使语文和语文教学变得皮肉骨络分离,甚至魂飞魄散,使教师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眼底心头“无全牛”,极天地违背了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对整体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能力极为有害。作为中职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就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瞄准中职学生就业市场的前沿,抓紧根除肢解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恶习,奋勇当先,投人大语文和整体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相似文献   

8.
李永红 《职业》2024,(6):8-10
在中职教育阶段,教师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本文主要通过综合分析中职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学科教师思政素养水平不高、课程思政教学不平衡、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够等突出问题,阐述数学课程思政对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中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戴薇 《职业》2022,(4):91-93
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教育的根本目的,中职语文课程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可借鉴"言教并重""文道合一"的实施策略,稳步推进中职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以实现"育匠人""铸匠魂",培育高质量技能人才的课程目标,极大地发挥语文课程思政育人的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陈明菊 《职业》2023,(4):44-46
本文提出构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英语“多元双导向法”教学模式,并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探究中职英语教学和思政教育双向融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张香来 《职业》2020,(9):89-90
“信息化”深刻改变了中职语文的“学与教”,改变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改变了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途径,也改变了教学评价。在“信息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相结合的初期,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审慎的原则找寻“信息化”与中职语文教学的契合点。“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与教”,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底线,落实中职语文课程标准,聚焦中职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王春岩 《职业》2013,(8):110-110
作者过分析当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说明中职语文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要提升语文课的教学效果,应当选择适合的教材,通过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内容、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设计,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高松 《职业》2007,(23)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语文课程是中等职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  相似文献   

14.
谢睿桢 《职业》2024,(6):71-74
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通过思想铸魂和专业教学提高育人成效。根据教育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专业特色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实践体验中赓续中华文脉,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本文就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许学增 《职业》2014,(30):133-133
语文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中等职业语文教育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语文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增强中职学校语文课程的教学效果,是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笔者基于职业教育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针对中职学校语文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教学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旨在为中职学校语文课程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惠峰  原瑞彬 《职业》2023,(18):53-55
课程思政是“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涉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工业机器人专业定位为培养工业机器人相关技能人才,要达到培养目标,就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挖掘、梳理与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学立德树人的作用,有效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并着重探索了如何引入适合本专业的课程思政资源的元素来提升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教育名家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箴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者从中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熏陶做了简单的分析。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学教育,是时代使命的重托,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中职学生特点,因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在学生心田上播撒美的种子,浇灌出心灵美的花朵。  相似文献   

19.
黄玮玮 《职业》2016,(27):130-131
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教育,它更倾向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语文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科目,也是中职教育中文化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语文课程教学工作,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基础文化知识水平,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快乐教学法在中职语文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黄芳云 《职业》2016,(9):125-126
为了全面、客观地对中职学生语文成绩进行有效评价,促进他们提升综合素质,培养他们语文素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本文根据学校《学生多元评价方案》,探讨语文课程成绩多元评价的方法,以有效促进和激励中职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