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社会科学论坛》2009,(9):204-20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品牌危机时有发生。品牌危机具有突发性、多重诱因性、可见性、危害性、破坏性等特点,对企业形象、经济利益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且损害到顾客、社会公众的利益。使得公众陷入精神恐慌之中并最终导致社会财富直接或间接的无谓损失。因此,企业健全的品牌预警管理体系非常必要。即在企业品牌管理系统增加确保品牌资产安全.防止、纠正品牌管理失误,以及回避或控制品牌环境变动给品牌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方面的特殊管理职能。保证品牌安全和品牌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秩序处于可靠、可控状态,使企业品牌管理系统具有“警报”和“免疫”能力,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在华的品牌危机不断,究其原因有:中国市场不成熟与跨国公司的产品双重标准,中国法律与市场监管体系不完善;中国消费者期望与名牌逆效应;文化差异使部分跨国公司品牌管理与危机处理不当;中国媒体的市场化与成熟。跨国公司在华品牌危机对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国际化的启示是:中国自主品牌国际化的过程中,企业除了要对员工进行品牌危机意识教育、品牌危机消防演练,让员工有识别和处理品牌危机的能力以外,还应注意重视品牌的本土化经营、重视产品品质管理,确保消除产品质量方面的危机隐患。  相似文献   

3.
在传播技术越来越现代化、传播工具日益普及的现代社会,品牌危机发生的概率和危害性不断加大,品牌危机防治已经成为企业品牌管理中随时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品牌危机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企业既要有明确的危机防范意识,也要用科学有效的危机防治措施和长效防治机制来减少品牌危机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儒道互补"的价值取向对企业品牌的构建具有现代意义,道家"自然""无为"的智慧运用于企业品牌的价值定位、价值观整合以及传播过程中,可以实现品牌的精神渗透与价值共享,可以维护品牌与消费者的价值关系;儒家"仁""义""礼"思想运用于企业品牌管理中,对企业内部凝聚力的提升,外部品牌形象的塑造,以及形成和维系企业、员工、合作者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共享性价值观也发挥着无形力量。可以说,品牌构建与"儒道互补"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要求是高度契合的,"儒道互补"的价值取向在企业品牌构建中的运用,对于促进企业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基于品牌接触点的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慧 《理论界》2008,(1):228-229
本文独创性地把营销领域中的品牌管理融入到危机管理中,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并进一步地把品牌接触点的概念用于危机管理中的信息传递,认为企业选择危机信息传递的渠道不应仅仅看重投入,而应关注效率、选择最有影响力的接触点。最后本文着重分析了危机发生过程中,企业如何通过媒体、大众、口碑和推荐、售点以及赞助等五种品牌接触方式来有效传递信息,进而缓解危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知名传统区域品牌受假冒伪劣产品"株连"的事件屡有发生,导致许多传统区域品牌的声誉下降,无形资产贬值.本文以"金华火腿"品牌危机为例,结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剖析传统区域品牌保护不力的原因,进而提出从品牌产权保护、产品质量控制、产业集聚发展、品牌梯队建设、产业环境营造、产业内部协调机制完善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传统区域品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10年,对于许多知名品牌来说,可谓多事之秋.如丰田汽车召回、可口可乐公司雪碧汞中毒、郁美净过期、紫金矿业污染、霸王洗发水含致癌物等危机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突如其来的危机,考验着企业对品牌危机的管理能力.因此,重新思考企业品牌危机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新的理论方法来研究企业品牌的危机管理,尤其是突发性的品牌危机管理,找到深化品牌危机管理的方法与路径,对于推动规模日益壮大的我国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品牌的可持续。当前国内并不缺乏创建优秀品牌的土壤,而是企业忽视品牌管理。企业品牌管理应确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品牌个性;注重品牌推广、创新和人才竞争;加强品牌共享。  相似文献   

9.
企业品牌复杂系统包括公司品牌、族系品牌、个体品牌、子品牌、特征品牌、项目品牌以及合作品牌、成分品牌、联合品牌等品牌主体,也包括典型性产品,以及围绕着典型性产品而出现的互补性、替代性、转接性、形象性产品等延伸产品。它们在品牌系统中分别承担着驱动性、担保性、修饰性等品牌角色,以及旗舰产品、认知强化型延伸产品与认知稀释型延伸产品等产品角色。这些品牌/产品角色功能的发挥,或把品牌系统引入有序,或带入无序,因此,区别对待不同品牌/产品角色能保障复杂品牌系统有效运行,改善企业营销投入效果,完善品牌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品牌权益视角的农产品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竞争力属于品牌管理的研究范畴,也属于竞争力的研究范畴。我们基于品牌权益视角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角度来理解品牌竞争力,并结合农产品自身特性,从农产品品牌各个层面的利益相关者对品牌权益需求因素出发,对品牌竞争力的生成机理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进而提出数个可量化的指标来分析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在危机面前最为脆弱的资产。面对危机,企业必须以品牌价值观、长期利益、真诚沟通为理念,从品牌属性和品牌精神两方面建立以品牌维护为核心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以短期利益为中心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伤害,进而损害企业的长期利益。企业应以宏观战略的眼光看待危机事件,不拘泥于短期的利益得失,而是着眼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保持。为此,企业应采取以品牌维护为中心的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从昌黎葡萄酒品牌营销现状分析入手,通过对昌黎葡萄酒业品牌营销的必要性分析,指出昌黎葡萄酒业发展品牌营销中存在品牌意识和品牌管理模糊、品牌内涵和附加价值低、企业缺乏品牌保护意识、产业整体品牌竞争力差等一些问题,提出应提升产品质量与品质、制订品牌科学发展规划、完善产业内法律法规、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来解决昌黎葡萄酒业在品牌营销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7,(11):160-167
品牌社群通过成员拥有的社交关系网络传播品牌信息,大大增加了品牌推广的有效性和可信性,是克服传统品牌管理弊端,打破当前我国品牌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然而,对品牌社群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对品牌社群发展内在原因与机理进行分析的实证研究。为揭开品牌社群发展"黑箱",本文以品牌社群成员诉求与利益的差异为契入点,将品牌社群的发展过程还原为社群成员间不断合作与博弈的过程,以初步参与、合作加深、长期融入三步构建了品牌社群发展由浅及深的衍化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共同愿景与未来愿景可以有效促进社群成员融入品牌社群,监督效率虽然不能显著影响社群成员间的互动,但对其参与品牌社群活动的程度有正向影响。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针对我国本土品牌社群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区域产业集群品牌: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目前还是以产地品牌为主.由于产地品牌享用主体的分散性和利益不一致性,致使产地品牌建设缺乏系统思路.农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要抓种养质量,还要大力发展加工产业,延伸产业链,构建价值增值模式,这就需要借鉴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实施农产品区域产业集群品牌建设,需要清晰界定政府、企业、农户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职能,各方面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互动是服务企业的根本特性,可将服务企业品牌资产的生成过程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系统,这一系统以企业-顾客-利益相关者三方互动为输入,通过一定的转换机制生成品牌资产,并不断向三方动态输出品牌价值.这一开放系统即构成了基于企业、顾客与利益相关者三方互动的服务品牌资产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7.
《江西社会科学》2015,(11):219-224
与大企业品牌建设不同,小微企业通过产业集群进行品牌建设具有自身独特的路径,而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区域品牌的形成。区域品牌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其既具有极强的正外部性,对于集群内部小微企业品牌的建立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容易导致"公共地的悲剧",对小微企业品牌的建立具有负面甚至是毁灭性影响。如何从"强区域品牌、弱企业品牌"过渡到"强区域品牌、强企业品牌",不仅关系小微企业品牌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更关系区域品牌是否会被滥用从而造成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可通过政府、行业协会和小微企业三方面的协同努力,来实现"强区域品牌、弱企业品牌"向"强区域品牌、强企业品牌"的跨越。  相似文献   

18.
品牌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也是在危机面前最为脆弱的资产。企业必须把品牌维护摆在企业危机管理优先考虑的地位。品牌维护应从品牌属性维护、品牌精神维护两方面入手,建立一套以品牌维护为核心的企业危机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论品牌与区域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宏观层面看,品牌从区域财富、区域形象和区域创新等多个方面影响着区域竞争力。然而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化解“品牌危机”,以提升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索了母品牌质量和消费者创新对品牌延伸契合度与延伸产品信任的调节作用,研究的结果发现,母品牌质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于契合度高的延伸,消费者创新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而对于契合度低的延伸消费者创新的调节作用显著.实证研究的结果支持了假说,并对企业的品牌管理决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