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袭人简论     
在《红楼梦》的人物群象中,袭人也可以说是一个主要人物,她虽然只列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但她比起“金陵十二钗”中的许多人物如巧姐、妙玉、秦可卿来,在《红楼梦》中所占的篇幅要大得多,据笔者粗略统计,《红楼梦》中有袭人出现或提到她的共八十七回,占2/3强。我们虽不能据此就说她在《红楼梦》中比上述那几个人物更重要,但也足以说明她在《红楼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了。当然,我们说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并不仅仅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的,还在于袭人是曹雪芹表现其创作思想的人物形象之一,也是《红楼梦》中塑造得…  相似文献   

2.
她是谭慧,一个漂亮的新闻女生播,如果你是青岛土著或者很爱这座有海的城市,愿意把家安在这里,在你的客厅、你的卧室应该有一台老电视或者现在时髦的壁挂液晶、等离子高清电视,通过这个渠道你会看到她生动的笑脸。你应该曾经在这样的时间阅读过她清新亲切的风格。她的声音在2000年3月份第一次出现在QTV-1《青岛早晨》。每次青岛海升起太阳的时刻,她都会踏着晨曦出发。之后2001年,她绽放在《新闻时空》以冷静的主播风格引起大家的关注。在2003年,《生活在线》让她的主播风格达到一个更民生的境界。她声情并茂说着家长里短、城市里的大事小情。再往后,她淡出了青岛市民的视线。2007年,她再度出发,带着新鲜与热情加盟QTV-5青岛电视台都市奥帆频道《都市发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不可征服的》中女主人公安妮特的形象,她是一个不屈的反抗者,通过这个人物把毛姆对反侵略战争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许娟莉 《唐都学刊》2000,16(1):73-74
分析了《不可征服的》中女主人公安妮特的形象,她是一个不屈的反抗者,通过这个人物把毛姆对反侵略战争的深刻思考表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5.
正《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人物》《娱乐周刊》《ELLE》《嘉人》《明镜周刊》……世界上一流媒体这样争相报道一个女作家,除了乔乔·莫伊斯,大概也只有15年前的J.K.罗琳享受过如此待遇。被《纽约时报》誉为超级故事高手的乔乔·莫伊斯,现在已然成为全欧美出版社和娱乐圈心中的当红人气作家。《权力游戏》里的龙妈艾米莉亚·克拉克,《饥饿游戏》里的男神山姆·克拉弗林,《唐顿庄园》里的绅士布兰登·柯伊尔,《哈利波特》里的小鲜肉纳威,全都是她的朋友圈好友。华纳、米高梅、派拉蒙这些影视豪门,竞相争抢乔乔的小说改编权。永不言弃其实,乔乔一直不是一个特别幸运的人,与罗琳一样,她早年也是生活困顿。乔乔的家境贫寒,父母离异,为了讨生活,她从14岁开始就做各种各样的兼职工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里的众多人物,个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所思所想生动可见,这与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手段揭示人物的心理有极大的关系。运用人物语言显露人物的心理活动,是《红楼梦》揭示人物心理的主要手段。作者巧妙地把生活的真实同艺术的真实统一起来,常常在那些看来很难进入艺术创作的家常絮语中,让人物把读者一步一步地带入他的心理世界。例如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先找周瑞家的搭桥,心理想的是要她引荐去见王夫人,然而语言表达却有她独特的世故:  相似文献   

7.
学人档案     
Berg埁re,Marie Claire(白吉尔)女;生于1933年;法国;博士;研究领域:历史学;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荣誉退休教授。E mail:mclbergere@wanadoo.fr主要学术成果:1.HistoiredeShanghai《上海史》,Paris:Fayard,2002。2.Lemandarinetlecompradore《官员与买办》,Paris:Hachette,1998。3.SunYat sen《孙中山》,Paris:Fayard,1994。4.LaChineauXXesi埁cle.2vol.《20世纪的中国》(2卷),Paris:Fayard,1989,1990。5.LaR啨publiquepopulairedeChinede1949劋nos jours《1949年至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Paris:ArmandColin,1989。…  相似文献   

8.
张馨月 《东西南北》2009,(11):11-11
秦可卿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在第十三回就匆匆夭亡,所以她给人的印象可能不是太深。但实际上,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最风流妩媚的人物,称得上是“女人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9.
她,是《红楼梦》中最受争议的人物之一;她,辈分不高而能左右决策,处棘手之事游刃有余;有人说她脸酸心硬又能左右逢源,有人说她强过那束带顶冠的男子。她就是人称凤辣子的王熙凤。  相似文献   

10.
从《武林外传》里的郭芙蓉,《潜伏》里的翠平再到《和空姐同居的日子》里的冉静,不同的人物塑造使姚晨受到了热捧.粉丝数近1500万,微博发布近5000篇,在微博这个当下最IN最时尚的玩意儿上,姚晨人气高居第一,地位相当于博客界的徐静蕾.当她成功PK掉李开复,光荣地登上新浪微博"No.1"的宝座之际,有网友立即留言表示祝贺:"姚晨轻轻地超过了开复,开始了她一骑绝尘的微博新阶段."而姚晨在微博上"谦虚"回应:"淡定淡定,我们还是等白宫发来贺电再庆祝啊!"  相似文献   

11.
越过天堑者得美誉,越过底线者负骂名。秦可卿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不多,在第十三回就匆匆夭亡,所以她给人的印象可能不是太深。但实际上,她是金陵十二钗中最风流妩媚的人物,称得上是女人中的女人。  相似文献   

12.
辽阳,雷锋的第二故乡,孕育了雷锋精神,也出现了许多雷锋式的人物.沈凌生长在这座城市,从小耳濡目染,并立志要向雷锋学习.她大半生的实际行动兑现了她小时候的誓言:做一个像雷锋一样的好人! 1984年,得知推垃圾车的张横老人坚持多年为行动不便的人上门收垃圾,沈凌很感动,专门为老人写了一篇专访,刊登在《辽阳日报》上,从此开启了她长达30年的义务报道家乡好人好事之路.  相似文献   

13.
都市是城市和城镇的总称。人类学家对城市起源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他们主要利用考古学资料和文化变迁理论进行研究。对现代都市的研究,大约始于本世纪20年代,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直到60年代才受到重视。70年代,都市人类学的学科地位得到确立,成了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都市人类学》杂志于1972年在美国创刊。1979年,都市人类学协会在美国成立,并出版了定期刊物《比较都市研究》。目前,在英美等国的许多大学里都设有“都市人类学”课程。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许多属于悲剧人物。本文探讨了《史记》悲剧人物的层次、悲剧人物的审美特点、悲剧人物的塑造成因。  相似文献   

15.
严铭 《社科纵横》2013,(11):137-140
俞平伯先生很早就指出":《红楼》作者心目中固以《水浒传》为范本"。笔者认为《红楼梦》与《水浒传》在写群体人物的手法上确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本文试图从设计人物群体生存和活动的理想环境、表现人物群体的价值取向和风尚追求、安排人物悲剧命运的轮回观等方面进行比较论述,说明《水浒传》在抒写群体人物的手法上对《红楼梦》有影响的迹象,也说明《红楼梦》的伟大之处在于能继承开新。  相似文献   

16.
周磊 《学术交流》2013,(1):181-183
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对世界文学的杰出贡献之一便是意识流小说的兴起。弗吉尼亚.伍尔夫作为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代表,举起了改革的大旗,对意识流小说进行大胆的实验和创新。《达洛卫夫人》的发表标志着这种探索和改革的成熟,也确定了她在世界文坛的地位。在该书中,伍尔夫除了对结构和内容进行革新以外,还创造性地对各种意识流手法进行了综合运用,其中之一便是象征主义手法与其他各种技巧的完美融合:物理时间与心理时间的交叉、倒置,使意识流在人物身上得以自由流转,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使作者拥有了从一个人物意识转入另一个人物意识的媒介,象征物的灵活可塑性同样使得人物间的意识流动既有单向性又相互交织缠绕。《达洛卫夫人》以独特的创造技巧和完美的艺术形式揭示了极为深刻的社会主题。  相似文献   

17.
英籍尼日利亚女作家B.埃默切塔(Emecheta)于1962年从尼日利亚拉各斯到英国定居。她是位独身的母亲,有5个子女。她在英国写过不少广播和电视剧本,但使她一举成名的还是她的一些小说,如《陷于绝境》(不久将在英国拍成电视系列剧上映)、《二等公民》、《新娘的财礼》、《奴隶姑娘》和近作《双重枷锁》等。埃默切塔今年当选为英国最佳青年作家之一。下面是英国《今日马克思主义》编辑对她的访问记。  相似文献   

18.
韩春晖 《学术交流》2007,(5):180-182
《送冰的人来了》是美国伟大的戏剧天才尤金.奥尼尔晚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奥尼尔对上帝的质疑和对人类命运的思索在这部剧作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这一创作意图的实现则是建构在对《圣经》文本进行原型引用的基础上。《送冰的人来了》不仅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众多暗示、隐喻和象征,一如《圣经》故事的惯用技巧,而且在标题、情节、人物塑造等方面也与《圣经》联系密切。在该剧的创作中,把《圣经》的内在精神融入到了作品的人物性格里。除了主要角色外,次要人物也都有着《圣经》原型,并且,他们对中心人物的形象起着鲜明的烘托作用。尤其在对剧中原型人物的解构和重塑中,奥尼尔揭示了神的缺席,也否定了宗教对人类的拯救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本的失落─—就《水浒传》中的武松形象与王国雄同志商榷赵鹤宇一、误解发生在叙述者视角与人物视角的混淆上《水浒传》行文存在着这样一种情况:每逢重要场景、重要人物时,便另起一段文字,着重对其开始细致入微的描摹和淋漓尽致的渲染。尽管在此段文字之前常有类似于...  相似文献   

20.
荒凉的救赎     
我是一个以写字为乐趣的人.在怃然间被一个闪动的念头击中.而后这个小念头就成了一粒种子,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地枝叶繁茂起来。《魅妆》是个都市情感悬疑.情节曲折跌宕,它像只被层层剥开的洋葱头.每剥一层.都会有令人落泪的秘密。曾有朋友或同事问我:一个写出这样缜密而阴冷谋杀小说的女人.她的丈夫是否敢坦然酣睡在她身旁?类似的担忧和询问.我接到过很多,听了,通常是笑笑其实.生活中的我.阳光而平和.我买菜烧饭收拾家.对生活充满热爱.兢兢业业地经营着婚姻.和走在街上的女子.没有任何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