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官场潜规则与党的意志"中梗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宛夫 《领导科学》2004,(22):14-15
官场自形成以来,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早已形成了自己的规则,生活在官场中的大大小小的官员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在官场站稳脚跟,直至平步青云,否则,是注定要栽跟头的。官场规则有显规则和潜规则之分。显规则是写在文件、规范、制度里的,往往是为了正确的目标而设定的,是维护官场清明的保证。潜规则则是在官场演进过程中形成的一股暗流,它裹挟着官员们按照自己的流向前进,一旦有人想逆它而行,就会有被吞噬的危险。官场潜规则对显规则形成了棚架和抵制作用,使得好的政策难以落实,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官场腐败。今天,在我们的领导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解读官场潜规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恩泽 《领导科学》2004,(22):12-13
一石激起千层浪。福建省连江县委书记黄金高致人民网的一封信公开后,舆论沸沸扬扬,一时间,官场潜规则被拎到台前示众,成为人们评说的焦点。心照不宣的护官符官场潜规则是官场社会在正式规定的各种制度之外,在种种明文规定的背后,实际存在着的一些不成文但又获得广泛认可的规矩,是一种可以称为内部章程的东西。但恰恰是这种难以冠冕堂皇地摆在桌面上的非正式规定,这种约定俗成的官场游戏规则,在一定程度上支配着官场运作。官场潜规则是不登台面但颇具约束力的官场办事规则。官场进退维谷,只有深谙潜规则的人方能顺利通行。如果有谁不“安分”…  相似文献   

3.
曾风靡一时的畅销书《杜拉拉升职记》宣扬的观点是"所谓的显规则,只是摆在台面供别人瞻仰的,要取得职场成功,归根结底还是要用到潜规则"这样一种观点,然而又有多少人知悉杜拉拉之所以升不上去,根本原因是因为对潜规则有所了解,而对显规则的了解却明显太少.与此同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的另一本畅销书《凭什么升职》,宣扬的却是另外一种观点: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4.
清除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让”的原则,或是按照职务的高低,的类似议题讨论中,又会反过来还集体领导中的潜规则,是指那职务低者礼让职务高者;或是按照报“桃”之人以“李”,以实现“投些隐藏于集体领导中的显规则背资历的深浅,资历浅者礼让资历深桃报李”的不懈循环。后,为一些领导集体所默认并心照者;或是按照能力的强弱,能力弱者二不宣“自觉”遵守的非文本规则。这礼让能力强者;或是按照综合“实集体领导中潜规则的形成原因些潜规则可归纳为四种类型。力”的强弱,综合“实力”弱者礼让多种多样,其中主要的有四个。一锤定音型。这是一种领导集综合“实力”强者,等…  相似文献   

5.
人情与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子是中国人情社会的潜规则。作者在书中运用“人情与面子”这一理论框架,对中国历史上的官场运作规则给出了更透彻和深入的阐释,揭示了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潜规则”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6.
陈福民 《领导文萃》2007,(11):161-163
所谓“官场”,是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帝王集权政治相互作用之下的产物。它类似于鲁迅所说的“无物之阵”,奉行着大家都心知肚明又不肯说破的种种“潜规则”。维持这个官场的要害是一己的私利,为了私利厮打得你死我活却没有人对公共事业负责(为了这个私利,高士奇不是连皇帝老儿都敢糊弄吗?)。在普法战争中法国政府和资产阶级的腐败令法国人痛恨不已,所以有“为一块牛排出卖巴黎”的激烈讽刺。  相似文献   

7.
样子 《秘书之友》2012,(10):44-46
与白纸黑字、公众认可的显规则不同,潜规则恰如摆不上桌面的小菜,从不会写在告示板上,却需要身在职场的你,心明眼亮地默默参悟,以避免接二连三的尴尬糗事。潜规则一:不要苛求百分之百的公平显规则告诉我们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做事,潜规则却说不能苛求上司一碗水端平,尤其是老板更有特权。孙小明刚进公司做计划部主管时,除了工资,就没享受过其他福利。一个偶然的机  相似文献   

8.
<正>官场哲学,一度被解读为传统官场微妙而复杂的潜规则与生存哲学。自古以来,中国官场上就有很多不成文潜规则。这些潜规则,经过千年沉淀而形成的人身依附、裙带政治、唯"上"是从等官场糟粕,在当下官场仍然有大批拥趸。局外人看官场,似乎总会戴上一副有色眼镜去看待官员群体行为。十八大以来,在反腐"高压态势"下,官风好转,整个社会风气也为之一新。一些官场"明规则"逐渐发挥净化政治生态的功能,并对污染  相似文献   

9.
通过潜规则达到职场成功的人有,却微乎其微,要真正意义上取得职场成功,最终还需要依赖显规则  相似文献   

10.
党国英 《领导文萃》2007,(11):109-111
有的地方之所以潜规则深深地束缚着人们的生活。完全是因为正式规则或“明规则”存在根本缺陷 自从吴思先生出版了他的《潜规则》以后,这个做了书名的词语也空前流行了。这个词流行以后,我心下曾将它等同于“非正式规则”这样一个术语,可仔细想一想后又以为不妥。另外注意到很多人把“潜规则”等同于“坏规则”,也觉得不是太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