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名刊要览     
《决策》2011,(7)
中国经济究竟如何着陆美国经济学家鲁比尼在预测中指出,中国经济将在2013年出现危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猜测。这样,有关中国的负面新闻便接踵而至,且又一次成为新闻头条。但以作者本人的经验,这些观点都有明显的导向性,实际上是不成立的。首先,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长久保持经济的迅猛增长并非史无前例。如果有人问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还要保持每年4%、5%或6%的速度增长,这种状态会持续多长时间?答案是28年。  相似文献   

2.
那些数     
正24%:中国今年或将成全球最大经济体——世界银行4月30日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GDP达到了美国的87%。就2011年的情况而言,美国仍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但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中国则紧随其后。IMF预计,2011年至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了24%,而美国仅增长了7.6%,所以今年中国经济规模很可能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3.
1月2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报告称:我国经济2006年增长10.7%,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为209407亿元人民币.这就预示着:我国GDP增长再创新高,这就意味等于继2005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之后,2006年我国超越了英国、日本、德国之后的世界四大经济体.这无疑于是今年春天,我国13亿中国人的国之大喜.然而,在大喜之年,我国GDP增长的创历史新高,与位列世界三大经济体的美国、日本、德国2006年GDP相比,又增加什么感受呢?  相似文献   

4.
进入1993年以来,国内经济再次以较高的速度增长,一些领域呈现“过热”状态。但与此同时,长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某些瓶颈部门却一直热不起来。而被誉为“经济成长的发动机”的对外贸易,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则与高速增长着的国民经济形成了较强烈的反差。在进口增长23.%的同时,出口仅增长了4.4%,个别月份的出口还为负增长。人们不禁要问: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外贸出口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国内经济高速增长而出口疲软的困境呢?  相似文献   

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体上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快速增长,1978年至1998年的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虽然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与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增长依然较快,1998年、1999年、2000年和2001年的增长率分别为7.8%、7.1%、8.0%和7.3%,2002年可望达到8%.在新世纪的前20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这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未来五年,美国经济将会继续上行到2.4%,欧元区的增长也会继续上行到1.3%,但新兴经济体在未来五年的增长率有可能从4.6%下降到4.3%。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这一组数据预测非常警觉。在这两个趋势之间会不会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呢?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7.
名刊要览     
《决策》2014,(8):10-10
美国经济失去活力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经济前景曾经一片光明。然而现在,这种活力似乎已经消失。2008-2009年经济衰退后复苏乏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已经下滑。两大决定因素——工人的供给和生产力增速都在下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将美国今年经济增长预期下调至2%,其他经济专家的预期甚至更低。  相似文献   

8.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鞍钢 《决策》2001,(6):17-20
一、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国经济突然转入下滑,引起各方面的关注.2000年美国经济增长率高达5%,今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只有1.3%,预计全年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1.5%.同期美国劳动生产率急剧下滑,2000年二季度为6.3%,第四季度降至2%,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1.2%,相应单位劳动成本上升.  相似文献   

9.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甚至建国60年以来,我们的生产目的是什么?从历年GDP增长构成不难看出,资本投资以及商品与劳务净出口占GDP增长的60%左右,而最终消费所占比重相对较低.这种增长轨迹显示,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更多的是为生产而生产,为出口而生产.近年发生的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也对这种忽视国民消费的经济形态提出了最为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正>走过2013,迎来2014,世界经济将呈现怎样的局面?量化宽松如何退出?美欧等发达经济体的增长能否持续?新兴市场国家是否真的会拖累全球呢?2014年全球经济的风险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美国的量化宽松要真真实实地退出,这个退出过程中,全球资本将加速回流美国,新兴市场国家将可能面临资本外流,泡沫进一步破裂的风险。有人统计说,这5年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放出了5万亿美元,其中4万亿美元流向了新兴市  相似文献   

11.
黎冲森 《经理人》2012,(10):78-79
中国经济仍将在未来20年保持每年8%的增长9月11日?13日,以"塑造未来经济"为主题的2012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隆重举行。论坛上,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兼总裁Hans-Paul Bürkner说:"中国经济增长从30%到10%,这并不代表放缓了。我们对中国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目前的运行状态如何?可以说,中国经济正处在一个良性增长过程中的上升阶段,这个判断很重要.比如说你现在摔了一个跟头,鼻青脸肿,还不能说明这个问题,摔的这个跟头重不重?如果你才十八九岁,无足轻重;如果是八十岁的人,即便爬起来掸掸土,觉得没什么,咱们也得赶快上医院.中国经济处在一个上升的过程中.1992年的时候,中国经济当年的增长率是14.2%,在以后连续6年的过程中,每年的增长速度,是以平均一个百分点的速率下滑,连续六年的下滑,到1998年的时候滑到了7.8%.到2003年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反弹势头,(预期)8.5%的增长速度,甚至还略高.(编者注:2月2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3年中国国民经济比上年增长9.1%.)我们说,实际上从一个长周期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应当走入一个上升的阶段了.这是第一个理由.  相似文献   

13.
降低物流成本是提高效益的重要措施.据测算,美国每年的经济规模为10万亿美元,如果降低1%的成本,就相当多出1000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果降低1%的物流成本就等于增长了100亿美元的效益.美国的物流成本管理经验对我国物流业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资讯     
《领导文萃》2012,(14):133-138
经济重新崛起的中国工业革命前的2000年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直到技术的革新提高了欧洲国家的生产力。但是中国的开放政策极大释放了生产力,过去十年间,中国工人的生产力以年均11%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人均生产力每年的增长为1.3%、1.1%和0.9%。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中国经济将在2030年赶超美国。随着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其增  相似文献   

15.
怎样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新时期.与此同时,GDP增长率达到9.1%,也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2003年分季度看,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和9.9%.值得关注的是,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26.7%,今年1-2月份,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继续冲高达53%.经济学界普遍认为,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中遇到的第一个重要关口.那么,应该怎样正确地把握当前的经济走势呢?  相似文献   

16.
《决策》2001,(12):6-11
明年经济增长不会低于7% 我国经济学界和统计部门预测明年经济增长为7%左右,低于今年,有的国际机构预测调低到6.5%甚至更低.据我看,明年和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会降到6%以下,6%是个底线.  相似文献   

17.
《科学咨询》2002,(15):30-31
"中国崩溃论"始作俑者 主要观点: 美国匹兹堡大学经济学和历史学教授托马斯·罗斯基在2 000年的一项研究认为,中国政府的统计数据夸大了最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其中,1998年的实际增长率最多只有2.2%,而不是官方公布的7.8%.罗斯基提出了一系列论据,最主要的一条是,如果统计数字真实,那么1998-2000年三年间中国的GDP累计增长24.7%,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费却下降12.8%,这意味着单位能耗下降30%,这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将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德水 《管理世界》2004,(3):1-4,2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航船绕过无数暗礁,劈波斩浪,胜利前进。1979~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4 %的速度增长,经济总量翻了三番以上,增长了7.5倍;财政收入更是以年均12.45 %的高速度增长。2002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0年中国经济还应保持年均7.2 %的增长速度。这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史上是少见的。中国经济能否在过去25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继续长期保持稳健快速增长,又如何判断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这些都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  相似文献   

19.
刘伟  范欣 《管理世界》2019,35(1):13-2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迅速跨越下中等收入阶段,步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经济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化,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身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未来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呈现什么样的发展态势?中国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新时代下中国不得不面对和回答的重大现实问题之一。本文将采用附加人力资本的增长核算方程进行测算,2022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7.32%,人均GDP将达到1.33万美元,顺利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实现全面小康目标。2035年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6.34%左右,人均GDP将达到3.15万美元,约占美国的38.29%,有望进入现代化低级阶段,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于此,应通过注重资本投资方向,提升资本投资效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降低人力资本错配,全面深化改革,加强自主创新等手段多管齐下,精准发力,为保持潜在经济增长率中高速增长,国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科学咨询》2006,(3):42
消费不足是我国当前经济的突出问题.在拉动2005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相对于进出口贸易和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消费相对滞后.数字显示,自200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达22.5%,而消费仅增长10.7%.消费不足已经成为抑制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因素,"十一五"期间将突出强调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