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组内网络效应引入双边市场定价模型中,研究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定价策略问题,突出分析组内网络效应对双边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建立两阶段的定价博弈模型,得到组内网络效应和组间网络效应共同作用下的双边市场竞争价格均衡。研究结果表明,组内网络外部性强度对消费者价格和厂商价格的影响取决于双边用户接入平台后的市场结构,即在双边用户单平台接入市场结构和厂商多平台接入的竞争性瓶颈结构下,组内网络外部性对双边市场定价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在这两种市场结构下,双边平台竞争获得的利润水平与组内网络外部性成正比,与组间网络外部性成反比。同时,双边用户的价格在单平台接入和多平台接入的市场结构下的大小关系取决于厂商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考虑网络通信平台作为连接通信网络用户(消费者)和增值服务提供商(卖方)的双边平台,除了具有组间网络外部性,还具有较强的组内网络外部性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垄断、寡头竞争市场的双边平台定价模型,分析了市场结构和部分消费者的多归属行为对平台定价及其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双边用户的定价在垄断环境下不受网络外部性的影响,而寡头市场下会随着组内网络外部性的增强而提高;当消费者与平台间的匹配成本高于其组内网络外部性带来的正面效用时,平台对消费者多归属时双边用户的定价总是低于其单归属时的定价。平台利润在垄断情形下与消费者(卖方)之间的组内网络外部性呈现单调递增(减)关系,而寡头竞争情况下完全相反,且平台利润会由于消费者的多归属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信息策略已成为竞争型网络货运平台供需协调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环境下考虑控制用户信息的策略性行为的网络货运平台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Hotelling的寡头竞争性网络货运平台博弈决策模型,并分别从四种不同用户归属角度探讨网络货运平台定价策略。比较分析发现,双边单归属时,对不完全信息的发货商的最优定价小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发货商多归属时,若发货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则对承运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承运商多归属时,仅当双边用户均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多归属时,仅当承运商为不完全信息者,对发货商的最优定价高于其他信息策略情形。双边单归属或单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双边用户均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双边多归属时,平台选择对发货商提供不完全信息策略更有利。  相似文献   

4.
平台盈利模式对平台竞争至关重要。本文在双边市场竞争模型中引入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构建基于单边和双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和两部制收费模式形成的四种盈利模式下的外卖平台、外卖商家和消费者博弈框架,揭示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选择及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外卖平台选择单边还是双边收费策略,取决于平台对商家的收费模式以及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外卖平台最优盈利模式取决于平台匹配能力、市场竞争强度、消费者配送时间敏感度、商家对消费者的网络外部性以及平台抽成比例。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弱且抽成比例较低时,单边收费策略下的接入费模式最优。在平台匹配能力较强或较弱但抽成比例较高时,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高,单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若消费者市场竞争强度较低,双边收费策略下的两部制模式最优。  相似文献   

5.
在线评分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产品信息,同时评分人数的多少也会影响用户效用。以 APP Store、Android Market 等平台上的应用软件为研究对象,以信息产品定价理论和博弈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建立两阶段的经济学模型,研究在线评分机制和信息产品网络效应的共同作用下垄断应用软件开发者的最优产品定价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当软件质量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传递的质量信号较真实时,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小,则软件定价应先高后低;若网络效应强度较大,则前期应该低价,甚至免费,以吸引更多用户,后期高价获利。当软件质量不低于用户事前期望、评分会限制高质量软件的信号传递时,用户只能通过评分推测软件质量等于其期望质量,因此最优质量策略等于用户期望质量。最后,探讨评分区间的局限性和弊端,软件开发者需要通过平台推广等策略提高用户的支付意愿,达到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针对一个为制造商和供应商提供零部件交易场所的第三方平台,考虑交叉网络效应和增值服务投入影响用户接入平台的效用,构建不同用户引入顺序下平台提供增值服务的博弈模型,研究了第三方平台的最优用户引入策略,提出了不同用户引入决策下平台的双边增值服务与定价策略,并分析了平台增值服务投入对定价的影响以及增值服务的价值。研究结果表明:当制造商的交叉网络效应强度较低时,若为供应商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高且为制造商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较低,平台应该先引入供应商,否则,平台应该先引入制造商;无论平台采取何种用户引入策略,在一定条件下,平台可以实施对一边用户“高服务低收费”,而对另一边用户“低服务高收费”的策略;与不提供增值服务的情形相比,平台提供增值服务后降低对一边用户收费更有利。  相似文献   

7.
向一边用户收费还是向两边用户同时收费,是双边市场中众多平台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面临的两难选择.本文以垄断媒体平台为例,考察了垄断媒体对单边收费和双边收费的最优定价模式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媒体订阅量给广告商带来的网络效应强度和媒体内容产品质量参数,它们所形成的广告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相对价值比效应指数",将影响到垄断媒体对定价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鉴于交叉网络效应导致用户加入双边平台的效用随用户规模动态变化,提出根据用户规模进行适应性动态定价的策略思想,并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该定价策略的效果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引入平台动态竞争建模方法,构建了包含用户规模的双边平台适应性动态定价模型;接着,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对动态定价与静态定价的效果进行比较;最后,考察了平台竞争主要参数的变化对动态定价策略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1)动态定价显著优于静态定价,模型主要参数的取值变动不会改变动态定价具有相对优势这个定性结论;(2)提升服务质量或改变基准用户数不会明显增加动态定价的相对优势,但强交叉网络效应或前瞻性用户都会增强动态定价的相对优势。研究结果有助于平台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制定平台定价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Prosper在线个人借贷平台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中用户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自网络外部性和平台定价策略对双边用户效用和平台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市场供小于求、平台运营模式和借贷双方交易行为的影响,新借入者规模对借出者收入、前期借出者总规模对借入者需求均产生了显著的正交叉网络外部性;借入者之间由于竞争存在负自网络外部性,而借出者之间由于协同关系存在正自网络外部性;借贷双方对平台交易费具有显著的负价格弹性,平台利润与借贷双方的交易费分别呈现二次线性关系;在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平台利润主要受到借出者规模及其费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段文奇  柯玲芬 《管理科学》2019,22(12):40-55
鉴于临界用户规模由平台价格等变量内生决定,与文献视其为阻碍平台发展的主要因素观点相反,提出了通过调控临界用户规模大小提升双边平台利润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引入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包含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模型,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效果,考察了平台服务质量、交叉网络效应和度分布指数等参数对最优定价策略及其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基于临界用户规模的两阶段定价策略可以显著提高平台企业的最优利润,提高相对服务质量优势有助于提高两阶段定价策略的最优利润和市场份额,提高交叉网络效应强度或增大度分布指数将提升两阶段定价策略相对于不考虑临界用户规模的传统定价策略的利润改进效果.研究结论为平台管理者制定利用临界用户规模特征提升利润的价格策略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团购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商业模式,如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合理制定双边价格结构和定价水平已成为团购网站运营企业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构建了网络团购双边客户多归属条件下的定价模型,分析了垄断模式和竞争均衡状态下的定价机制,并讨论了网站固定成本、搜索匹配度、服务差异化程度以及交叉网络效应等关键因素变化对网络团购平台企业定价策略的影响。最后,通过拉手网的案例分析佐证了文中提出的定价机制与策略。  相似文献   

12.
The computer software industry is an extreme example of rapid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However, many consumers are sophisticated enough to anticipate the availability of upgrades in the future. This cre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consumers might either postpone purchase or buy early on and never upgrade. In response, many software producers offer special upgrade pricing to old customers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consumer behavior. We analyze the optimality of upgrade pricing by character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gnitude of product improvement and the equilibrium pricing structure, 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user upgrade costs. This upgrade cost (such as the cost of upgrading complementary hardware or drivers) is incurred by the user when she buys the new version but is not captured by the upgrade price for the software. Our approach is to formulate a game theoretic model where consumers can look ahead and anticipate prices and product qualities while the firm can offer special upgrade pricing. We classify upgrades as minor, moderate or large based on the primitive parameters. We find that at sufficiently large user costs, upgrade pricing is an effective tool for minor and large upgrades but not moderate upgrades. Thus, upgrade pricing is suboptimal for the firm for a middle range of product improvement. User upgrade costs have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the pricing decision. The indirect effect arises because the upgrade cost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determining whether all old consumers would upgrade to a new product or not, and this further alters the product improvement threshold at which special upgrade pricing becomes optimal. Finally, we also analyze the impact of upgrade pricing on the total coverage of the market.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竞争环境下双边平台效益与竞争优势,讨论了平台企业对双边用户增值服务质量投资竞争决策问题。在考虑三种不同用户归属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双边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竞争模型。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当双边用户单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单边用户多归属时,若对消费者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若对供应商边或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则投资高质量增值服务为平台的占优策略。当双边用户多归属时,无论对平台单边还是双边进行增值服务投资,投资低质量增值服务均是两平台的占优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实践表明,作为典型的“双边市场”,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在运营初期的定价策略对平台的生存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弥补当前实证研究的不足,文章以Armstrong的垄断模型为基础,采用加权两阶段最小二乘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Prosper.com在线个人借贷平台在2009年7月13日至2011年3月7日期间用户网络外部性特征和平台定价策略对借贷双方效用及平台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平台运营初期,用户之间存在显著正的交叉网络外部性和自网络外部性;用户价格弹性会随平台定价策略和平台的发展而变化;平台收入与用户价格弹性之间呈现负的规律性变化关系。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运营初期特征的同时也提出了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兼具实践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基于市场划分的再制造许可费对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的影响。考虑到再制造商具有只针对于绿色消费者进行销售的高价策略和针对于全体消费者进行销售的低价策略,基于回收量约束构建了包含一个原制造商和一个再制造商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求解两类定价策略下的最优决策。分析表明存在再制造许可费取值区间,当再制造许可费在不同的区间时,原制造商将通过在闭环供应链中的领导者地位迫使再制造商决定不同的定价策略。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再制造许可费的取值区间以及不同许可费时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和利润。  相似文献   

16.
共享出行平台逐步由增加用户流量的扩张期进入提升出行多元化体验的稳定期,通过采取开放策略,平台在原有共享车基础上引入出租车来提供差异化服务。本文基于双边市场理论,构建共享出行平台定价策略模型,并利用计算实验方法,在Repast中模拟共享出行平台多智能体运行场景。研究发现:①无论平台选择封闭策略还是开放策略,平台对共享车收取的交易费应随着乘客出行需求强度增大而升高,且应随着共享车服务质量的增大而降低;平台对乘客收取的交易费应随着共享车服务质量增大而升高,且应随着乘客的出行强度的增大而降低。②平台开放程度越高,平台对共享车收取的交易费越低,对乘客收取的交易费越高。③为了利润最大化,平台应选择开放策略,并需注重提高共享车的服务质量。本文为共享出行平台优化运营策略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智能手机通过"硬件产品+软件服务"的方式,影响着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如何处理硬件与软件间的关系,已经成为行业亟需妥善处理的问题。通过分析iOS和Android生态系统中,硬件厂商与第三方软件提供商间的关系以及用户对硬件和软件的选择行为,从竞争的角度构建硬件厂商的产品价格优化决策模型,并结合iOS和Android的现实情况和行业发展趋势对模型进行拓展。模型分析结果揭示了硬件免费的基本逻辑:尽管iOS较高的应用内购买服务费会提高用户的软件服务购买成本,使部分用户流失到Android平台,从而降低iOS在软件服务领域的提成收益,在软件服务收益降低的同时,较高的应用内购买服务费会使苹果公司的硬件销售量大幅增加,从而在总体上使苹果公司的收益增加。而Android平台的硬件厂商想要实现对iOS平台硬件产品的逆袭,除了倡导"硬件免费"外,在未来还需要在品牌价值方面有大幅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双边市场理论的研究多在单期博弈模型中展开,并未在多期的情况下考虑平台的动态定价问题.显然,这与两边用户总是在平台中展开多次交易,平台总是面临动态定价的客观现实相违背.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双寡头两期动态博弈模型,通过引入用户满意度,研究了双边平台在不同定价策略(统一定价策略和歧视定价策略)和不同战略(短期战略和长期战略)情形下的最优定价,比较了策略间和战略间的差异性和有效性.研究发现: 第一期获得较大市场份额并不能保证平台在第二期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也不能保证获得较高重复购买率;歧视定价策略比统一定价策略更有利于平台获得较高利润,而不利于两边用户效用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升;(歧视定价策略,歧视定价策略)是帕累托上策均衡解;两期社会福利总水平仅仅与平台的定价策略有关,而与平台的战略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