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的系统工程,其参与主体包括政府各部门和经济、社会各层面的每一个人。其中,公民参与是其他各主体参与的基础和推动力,可以说,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密切相关。在我国,公民对环保的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的主动性不强,对环保的要求度很高,但责任心不强。因此,我国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公民承担起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公民责任。  相似文献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着重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念,实现“环境正义”,通过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搭建起相应的文化价值支撑系统。  相似文献   

3.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而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为先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蕴含着研究环境伦理的理论诉求。当前环境伦理面临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分立的困境,在科学发展观视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野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拓展当代环境伦理视域,超越环境伦理困境,引导环境伦理由分立走向和谐,是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要的理论策略。  相似文献   

4.
大庆市政协从2008年3月开始,组织50多名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庆为课题,就充分认识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庆的战略意义、辩证分析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庆的现实基础、科学谋划建设环境友好型大庆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工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才能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  相似文献   

6.
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经济和环境全球化的必然反映,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大矛盾使然,这就决定了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根本性转变的内在必然性。从当前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一个资源节约型社会。从长期看,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进行环境友好型经营是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不同产业来说,环境经营的要素和课题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环境友好”的涵义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说,环境友  相似文献   

9.
认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也是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已经不单纯是一个逐利的时代,保护生态与环境的理念日趋被各国企业接受。比如微软公司、德国大众、新日本制铁、宝钢等均非常支持环境建设。提倡企业社会责任,其原因在于企业是促进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基础。其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环保意识,重视环保工作,用法律法规的硬约束和社会道德责任的软约束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主动从源头上抓起,从“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转换到“少污染少治理”,直至进入“不污染不治理”的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彭分文 《云梦学刊》2008,29(6):122-124
高校环保NGO作为特殊的民间环保社团,是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力量,在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支持、培养和引导高校NGO的发展,对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传统哲学的所在,也是马克思思考相关问题的规则、途径和方法之所在。而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的人与周围世界——自然环境的关系,是我们在现实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现实情况,提出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理念,从而对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态危机作为属人现象,产生于人的超自然的实践存在方式中的人的有限性与生态系统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人的个性与社会共性的对抗以及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生态危机趋于深化。生态危机的拯救在于:重新建构合理的自我意识,完善环保体制,养成善待自然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两型产业”是构建“两型社会”最本质的承载体,也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之所在。长株潭“两型产业”的构建战略包括大力提升现有产业、大力实施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工程、着力发展园区式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循环产业、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友善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方面倡导中个人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基本价值和原则,要求人们以团结友爱、善良真诚对待彼此,化解人们之间的矛盾,凝聚人们的力量,从而为社会和谐创造良好人际氛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社会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要把友善观植根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常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实践活动等各个方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积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个性化学习是当代教育领域积极倡导的学习理念和模式,是全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人类最基本的人生态度和生存方式。现代新媒体走进高校校园,带来个性化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使个性化学习从乌托邦,变成了高校人才培养和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教育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只有转变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科学设置培养目标,加强学习支持系统建设,才能构建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6.
青年学生的烦恼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烦恼人人都有,青年学生的烦恼更多,研究发现主要有青春期成长烦恼、与学习有关的烦恼、与人际关系有关的烦恼、环境适应烦恼、与自我有关的烦恼、学校生活烦恼等。有效地解除烦恼可采取不自寻烦恼、学会达观、学会合理宣泄、正确认知、积极交往、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积极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循环经济则是用绿色经济运行模式来指导人类的经济活动,使整个生产、经济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废物,在物质不断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从而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根本手段和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研究高职生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人口和重要实践前提,学院应为丌展职业道德教育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中心论的“整体主义”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中心论脱离二元论模式来把握人类中心主义的特定内涵,将其曲解为"人类整体主义"。"人类整体主义"是一种极具欺骗性的观念,从国际环境正义的角度看,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极其不利。我们应透过西方生态伦理学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抽象论述,透视西方学术话语幕后深藏着的生态帝国主义和生态殖民主义玄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在城市化趋势越加明显的中国,人居环境的建设正在不断地发展中,我们需要了解目前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研究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理论的研究,对中国大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探讨,力图找到适合中国大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