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7 毫秒
1.
流通产业的区域性规模变动,涉及该区域的商业网点、仓储布局、要素流动、运输路线和商业业态规划等内容.这种变动会伴随以经济活动向心力和离心力为内容的竞争和垄断,我们有必要对直接构成竞争和垄断基础的厂商投资选择和消费者消费选择展开分析.流通产业区域规模的变动,一方面涉及厂商投资选择的利润预期、交易费用、运输费用及规模报酬等价格因素;另一方面涉及流通业提供给消费者商品和服务的前向关联,以及制造业提供给流通业商品量的后向关联.基于现有的文献对产业空间集聚的研究,主要以投资选择而淡化消费选择的事实,本文构建了流通产业的投资选择函数和消费选择函数,并注重依据消费选择函数对流通产业区域规模变动进行了解说.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联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物流业具有服务性、综合性、基础性、高渗透性等产业特性,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产业体系。区域竞争力可以分为基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和主导竞争力三个方面,区域物流体系的完善,对这三个方面均有较强的促进效果。现代物流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现代物流尤其在降低区域经济增长成本、教育投资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成为区域经济累积增长模型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现代主导企业理论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企业理论是现代产业组织学中的重要课题.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于促进企业迅速成长和产业组织创新提供了方向。本文通过论述产业集中与主导企业、大象与群鼠的非对称结构、主导企业的价格行为而对主导企业理论的产生和分析框架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与其他边缘企业共同分享刊润是现代主导企业理论的核心。将这种理论运用到中国的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的含义就是加大企业的市场地位.将大批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向大象与群鼠的竞争结构转变.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吴亮 《社科纵横》2006,21(7):22-23
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大举进军,原本就已遭遇国内商业资本竞争的甘肃省流通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对甘肃省流通企业来说,只有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出发,既要引进和规范外来商业资本,也要加快培育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应对国内外商业企业的竞争。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北京发展中小科技企业创业风险投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风险资本是联接高新技术成果和生产力之间的桥梁,发展创业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针对北京创业风险投资业发展现状,根据发达国家的创业风险投资业的经验及创业风险投资理论,本文提出建立以国有资本为主导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融投资模式,构建多层复合资本市场体系,疏通退出瓶颈,改善投资主体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活力,加强北京创业风险投资运营管理。  相似文献   

6.
资本运营论     
本文以观念解放为起点 ,分五个部分对资本运营的理论和实践做了实证考察。第一部分从新的现代视角分析了资本的属性 ,提出资本首先是生产力 ,并对生产关系做了再认识 ;第二部分研究了资本地位的演变过程 ,从附属地位上升为中心地位 ;第三部分分析了资本收入的积累效应 ,劳动收入转化为资本收入之后的乘数效应 ;第四部分说明了资本积累必然走向资本运营 ,具体界定了资本运营的三大要素 ;第五部分具体陈述了资本运营的政策举措 ,对现行体制提出了若干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赵蕾 《学术交流》2012,(12):116-118
评价东北三省旅游竞争力不仅可以明确竞争实力、竞争优势和竞争弱势,而且可以找到自身与旅游发达地区的差距,挖掘隐性发展潜力,释放显性竞争优势。通过从旅游资源、产业发展、环境支撑视角,采用TOPSIS价值函数对东北三省旅游竞争力评价后发现:东北三省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强于西部,但明显弱于东部地区;在三省中,辽宁省旅游竞争力最强,但旅游资源优势没有显现;黑龙江省旅游竞争力较弱,特别是产业竞争弱势明显;吉林省旅游竞争力最弱,但有小幅增强趋势。对东北三省提升旅游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年马克思所宣告的"被剥夺"、"被炸毁"、"被敲响丧钟"的资本依然"持续在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创新"。逐利本性推动着资本可以将一切能够赢利的要素和形式都资本化,因而具有不断创新、转换资本形态的变革功能。资本创新具有产业内部创新、创新产业、拓展区域等形式。资本的主导形态从当年马克思面对的占主导地位的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再到知识资本和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以及消费品资本等等,不断变革。资本创新造就了新的历史场景,这种新的历史场景是历史场域的表象化结构,也是资本拜物教的景观社会。虽然资本的一般本性和历史二重性作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资本创新和历史场景转换毕竟造就了资本时代的形态和特征,有着种种不同于工业资本主导时代的特质和功能。我们既不能用低于历史水平的教条主义对待当代,否认资本创新所造就的历史场景变化;更不能跟着后马克思主义抛弃马克思的历史观的精髓。问题的解答归结为一点,就是需要有当代的资本批判理论,从而呼唤新时代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出场。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务业的集聚——扩散效应与城市功能转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经济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主导制造业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新型服务业成为城市现代化的载体和依托,在城市产业结构中由辅助性产业逐渐上升为主导性产业。与制造业密切融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城市空间的作用呈现出立体、全方位、多层面特征,可简约地将其概括为集聚与扩散并存运行的两个空间特征。现代服务业以其强大的支撑作用,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新型资本集聚和专业分工的深化,以及与制造业协同定位等多种方式,增强城市产业的空间竞争力,从而优化城市的结构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对现代服务业基本内涵与发展政策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服务业是指当前那些能够向其他行业释放出较强外溢效应,从而有利于提升整体经济竞争力的服务行业的集合体。它与传统服务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技术基础,二是微观管理基础。在世界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拓深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最本质功能不是提高服务业的增加值,而是通过产业关联效应,提高整个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论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论资本、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一文中,作者把资本的运动态状最具有共性的特征及一般规定性揭示出来,表明马克思的资本理论,特别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理论,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指导价值。作者认为,资本是最能凸显流通一般的要素禀赋,它既是流通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流通加速发展的内冲力。因为资本是流通中流动性最大的异质商品,它既是商品,又是投入;既是流通的客体,又是流通的规模、流向、流速变动的内在经济原因,是一种通过内在冲动,寻找自行增殖的价值流动的更高级的、柔性的生产要素。循环与周转是资本运动周而复始无限化的表达,是马克思构想的资本一般的精华,资本运动的绝对性已构成经济学各流派的共识。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蔬菜贸易现状 WTO的核心是贸易自由化,是市场的相互开放。就蔬菜而言,我国是世界生产大国,大批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蔬菜的品种、数量、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居世界前列,生产成本也远低于国际水平,国内的大流通已基本形成,国家宏观政策与措施也逐步完善,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周杰 《创新》2012,6(4):57-60,127
以IT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通信技术、信息系统技术、标码扫描技术等为代表的现代技术为流通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信息化水平对流通产业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机理尚未有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利用信息化水平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数据,研究中国信息化水平与流通产业发展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构成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我国信息化发展水平对我国流通产业发展方式呈现误差修正的正相关关系。信息化发展对我国流通产业选择集约型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沈玉芳  刘曙华 《创新》2009,3(7):45-48
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和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区域经济首当其冲,受到的冲击比较大、比较多,直面的问题也更为复杂,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矛盾更加凸显。分析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面临国际资本和技术的转移、全球城市体系的网络化、都市密集区的集聚效应、创新型国家战略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优势等机遇,又具有国际化水平较高、产业集群发展潜力较大、信息化程度较高、政府管理能力较强、独特的人文环境等优势,这些是长三角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体中的一个基本空间架构,其竞争力水平决定了某一国家或区域在全球中的竞争地位。本文以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理论为依据,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结合这一模型讨论了产业集群的基本结构、横向产业模块联结对确定产业集群边界的意义,考察了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地区竞争战略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的竞争优势并非建立在一个个孤立的产业之上,而是建立在通过纵向和横向联系连结在一起的产业集群之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发挥其比较优势,培育与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使之成为我国又一个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其途径是实施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而在战略实施中,构架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布局及建设性地发挥政府和企业这两个主体的主导作用作为政策着力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然而面对的国内外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强,提高高技术产业竞争力势在必行。对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竞争力考察后发现,多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有明显提升,但是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发达国家在国际产业体系中拥有较强的产业主导权,我国产业则处于相对不利地位:产业发展资源保障能力弱;自主进步能力弱,处于价值链低端环节;市场主动权缺失。考察英国全球产业主导权的形成与衰落,为产业国际主导权构建提供有益借鉴与启示。以广西制糖业为例,阐述广西制糖业构建区域性(东盟区域)产业主导权,来例示我国产业国际主导权的构建路径:推动产业在价值链内升级;加强跨国资本运营,推进产业跨国并购;强化对于资源的控制,控制制糖原料;推进自主创新,占据制糖业技术主导权;提高食糖交易中心水平,铸造食糖定价权。  相似文献   

19.
加快发展和振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柳钦 《创新》2011,5(6):55-62
目前,装备制造业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据了重要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装备制造业大国,但仍旧大而不强。大力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突破口,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有关对策主要有:着力增强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创新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做强产业集群,着力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聚集力;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的现代制造服务业。  相似文献   

20.
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世界大多数国家采取的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我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全球化的视野来看,差距较大.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进一步解放思想,科学定位,突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优化政府政策体系,集聚服务人才.提高集聚区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创新效益、竞争效益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