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秘诀一:无论领导是谁都尽忠职守 首先, 黄权无论在哪个领导的手下干活,都一直尽职尽责,完全是一个忠臣. 黄权最初在益州州收刘璋的手下担任主簿. 当时邻近的张鲁和曹操都对益州虎视眈眈, 别驾张松建议刘璋迎入刘备的, 利用他们的军队来讨伐汉中的张鲁, 抵御曹操. 黄权对此坚决反对, 他劝谏说:"刘备有骁勇声名, 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无法满足他的欲望;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 如果客有泰山般的安稳, 则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应紧守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 "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  相似文献   

2.
这里简单说说曹操、刘备、袁绍、孙权、董卓几个诸侯的用人! 三国之中,说到用人最成功的无疑是曹操! 曹操用人基本上做到了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看曹操手下的人才,郭嘉、荀家兄弟、程昱、贾诩、诸位夏侯和曹家将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代,孙权是与曹操、刘备角逐天下的主要人物,同样属于史家所称的三国英雄豪杰之一。虽然,论辈分,孙权要逊于曹操、刘备,但论抱负、论作为,小一辈的孙权却完全不亚于曹、刘。他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时代的主要见证人。从他当江东之主算起,叱咤风云有五十三年。  相似文献   

4.
当关羽收复长沙,刘备进驻长沙后在诸葛亮的组织下对以前的人员进行了一次清查.问及黄忠将军在哪里,关羽说黄忠将军身体不适没来迎接.刘备说那先不要打搅他,等他好点再去拜访,而诸葛亮则主张刘备立即去探望黄忠.  相似文献   

5.
"医圣"张仲景与曹操、刘备、华佗是同时代的人,其特点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谦虚好学。张仲景为人谦虚谨慎,提倡终身学习。他曾仔细研读过《素问》等古代医书,并背熟数千条汤头歌。《素问》说:"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张仲景根据自己的实践,认为一切因为外感而引起的疾病,都可以叫做"伤者"。张仲景除了"勤求古训",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甚至民间验方也尽力搜集,并一一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6.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18路 诸侯借镇压叛乱为名,纷纷拥兵自重,东 汉政权由统一走向分割。经过一番角逐, 董卓、袁术、袁绍、刘表等军阀政权相继 土崩瓦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靠东 汉强盛根基在北方建立霸业;孙权凭父 兄经营东吴多年,借长江之险及土地肥 沃而独霸一方;刘备,早期靠编草席为 生,却通过自己独特的经营思路,白手起 家,最终建立了西蜀,与北魏、东吴成三 足鼎立之势,开创了一个具有76年历史 的三国时期。 刘备与曹操及孙权相比;既无"金融 资本",也无"一城一域",个人能力更不 及曹操。他少时不喜读书,只喜弄狗养 马,谋略及学识都远在曹孙之下,但其为 人忠厚、侠义、善交友,更长于"人力资 本"运营投资,这正是他成功的企键所 在。以现在角度看,刘备不愧是一位英明 的"董事长",一位"聚才高手"。  相似文献   

7.
闲话刘备     
一个卖草鞋织凉席的刘备,当上了蜀国的皇帝,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用人。当今,各行各业都强调重视人才,我们不妨研究古人刘备的识才用才之道,以便从中汲取教益。 在尊重人才上,刘备求贤若渴,深知人才的重要。当"元直走马荐诸葛"后,他不避风雪,力劝张飞、关羽二弟,三顾茅庐,终于请出了诸葛亮,他待孔明如师,言听计从,放手使用,为成就帝业出谋划策,可谓尊重人才的典范。  相似文献   

8.
《人才瞭望》2007,(9):80-81
三国时期蜀汉英雄们的故事可谓源远流长、妇孺皆知。与刘备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等人构成了蜀汉集团中最为资深的元老团队。他们凭借着刘备汉室宗亲的“品牌”和非常有限的资源,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险恶的乱世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在得到以诸葛亮为首的文官团队倾心辅佐之后,不仅联合东吴一举击败了曹操这一最为强大的敌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谁值得信任     
孙权小时候,深谙玩乐之道,家里给的零花钱自然不够。没有钱,这种浪荡的生活也就失去了支撑。手下的心腹们也替主人着急,其中有人给孙权出主意,说:"为什么不去找管财政的大臣借点钱花呢?只要你一开口,他们马上就得把大把大把的金银孝敬出来。"孙权听了,直奔"财政部"。掌管财政的大臣名叫吕范,得知孙权的来意,他深施一礼,说:"钱是有的,你要花也是可以的,但必须按程序来。  相似文献   

10.
刘备这人,文不如孔明,武不及关张,原本也没什么社会地位,既没有曹操那样的雄才大略,又没有孙权父兄传下来的地盘人马,就算是个皇叔吧,也来历可疑,就算是真的皇亲又怎么样,刘璋、刘表不都玩完了吗?可见皇叔不是刘备能争到三分天下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防微杜渐,是成功人生必备的可贵品格。我生活在乡下,住所附近有不少农场,那里经常发生牛走失的事情。随便问一个农场工人,“为什么牛老是走丢呢?”十有八九他会这么回答你:“起初,你在地里干活,牛就在你眼前的草地上慢悠悠地啃草。  相似文献   

12.
邓焰林 《人才瞭望》2007,(11):57-58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故事,曹操颇费周折地将刘备手下的谋士徐庶网至帐下,然而徐庶竟终身不为曹操献一策,谋一计,不可不谓是曹操的一个重大损失。显然,在关系到曹营这个组织的利益问题上,徐庶选择了沉默,表现出了对组织的冷漠和漠视。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企业组织中更是普遍,当企业组织出现问题的时候,员工表现出事不关己的态势,甚至在明显有利于公司的事情上也会三缄其口。美国学者Detert和Edmondson在对美国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调研发现,半数员工认为直言不讳并不安全,  相似文献   

13.
身价     
一个农夫养了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和一头会干活的牛,除这两件东西外,家里再没有值钱的东西了。一次,牛从田地干活归来,汗流浃背,气喘吁吁,刚一进院,便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它已疲惫不堪。鹦鹉见状,十分感慨地说:"老牛呀,你那样吃苦受累,可主人说你什么呢?说你干活慢,有牛脾气,你呀,可真是受累不得好呀,真可悲。你瞧我,不用干活,还让人伺候着,主人还经常表扬我,  相似文献   

14.
李光斗 《人才瞭望》2011,(11):73-74
三下求贤令先来看看曹操对人才的识别能力,经典的桥段就是青梅煮酒论英雄。两位人物大家很熟悉,一个是当时如升龙之势、气焰不可一世的曹孟德,另一个则是寄人篱下、一味谦恭的刘玄德。谁都不屑一顾的刘备,曹操却请了过来单设酒宴,还端着酒杯把当时的英雄都数落了一  相似文献   

15.
李嘉诚有别于一般中国商人,他即胜在经营,也胜在管理,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在用人上,李嘉诚的核心理念是"长江不择细流","有容乃大"。他在诠释公司名字的由来时作了这样一番陈述:"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旷达的胸襟,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细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  相似文献   

16.
一在许多地方都有王某某的出没的身影:某培训公司的英语翻译;某出版公司的校对;某英语教材的校对——王某某是何许人也?是某大学的副教授,每周只上两节课。她的许多同事也基本跟她一样。今天朱老师在这个班上课,明天朱老师在那个班上课,后天朱老师又在另一个班上课—这所学校有多少个班?20多个。而且很多班都特别注明聘请有外教上课,全封闭式。为此我们走访了一家网络公司的张总经理:“如果你发现你们公司有人在外面兼职,你会怎样去处理?”“这种不能一心一意为本公司干活的人,他的工作肯定是会受到影响,那么,他在公司的前途肯定是不会美好…  相似文献   

17.
因海湾战争而扬名全球的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柯林·鲍威尔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深有体会地说:凡事都要全力以赴,总会有人注意你。少年时,他听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掘沟人,一个拄着铲子说自己将来一定会做老板,第二个抱怨工作时间长,报酬低,第三个只是低头挖沟。过了若干年,第一个仍在拄着铲子;第二个虚报工伤,找到借口退休;第三个呢?成了那家公司老板。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不管你做什么,总会有人注意你。鲍威尔年轻时在汽水厂抹地板,他打定注意要做个最好的抹地工人。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满地都是粘乎乎的棕色泡沫.鲍威尔十分生气,但还是忍着性子抹干净地板。过  相似文献   

18.
当你有幸被公司录用后,一般都要有三个月试用期,这是十分关键的三个月,因为这段时间你的周围有许多眼睛盯着你、观察你,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都将成为你在公司去留的依据。以下是一些成功者的心得,或许对你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弄丢自己     
眼睛只盯着他人的脚步,最后会找不到自己两个同学,大学毕业一起来广州闯天下。甲很快做成了一单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乙业绩很差,还是一个业务员,并且成为甲的手下。乙心理不平衡,就去庙里着急地找和尚,求神明相助。和尚说:你过三年再看。三年后,他找到和尚,很沮丧地说:甲现在是总经理了。和尚说:再过三年你再看。三年又过,他又去见  相似文献   

20.
弱点胜出     
有一个男孩10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臂。12岁时,这个男孩开始跟日本柔道大师学习柔道。这个男孩把动作做得非常好,但他不知为什么,三个月的短训,老师只教他一个动作。男孩对老师说:"老师,为什么不能教我更多的动作呢?""这种快速移动双腿你一定要学好,这是你唯一需要做好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