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高校处于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前沿位置,经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更新升级和现代媒体的广泛应用,不仅为粉丝经济在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同时也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提出了更新更严峻的挑战。受西方价值观念的错误导向,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异化;"粉丝经济"发展态势显著,高校大学生消费异化等现象屡见不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需要大学生牢固思想防线的推动、社会协助法的应用以及高校实践教学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成立至今,中国对阿媒体交流稳步发展,在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建立了新闻合作机制。但中国对阿媒体交流也面临一定的困境,包括已有新闻合作机制缺乏有力落实,涉阿媒体缺少大局意识和公共外交的意识,对阿媒体交流遭遇西方媒介帝国主义的压制,传播格局中民间媒体缺位和新媒体利用不够,对阿传播效果还有待提高。为了应对这些困境,中阿双方应将《中国与阿盟成员国新闻友好合作交流备忘录》的相关条款落到实处,此外,中国涉阿媒体应成为公共外交的重要主体或载体,中国要与阿拉伯媒体开展密切合作以破解西方话语霸权、注重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从而不断提升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带动了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对时代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经济全球化让大量的西方文化价值理念一下子涌入中国,影响了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在新媒体背景下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中西实力对比势差导致了中西"文化势差",这对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造成了重大挑战:西方理论的"神化"导致大学生思想的西化,西方思潮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认知的混乱化、西方文化的强势化导致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削弱化,西方价值观的泛滥化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边缘化、西式评价的圭臬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弱势化。高校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前沿阵地,应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社会存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理论的创新、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评价考核标准改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经济学人》"中国想要什么"("What China wants",The Economist,Aug 23rd 2014)的系列文章,从经济的神话、文明的冲突、历史的终结几个方面逐一回应并反驳了西方媒体和学术界对中国的误解和偏见,并由此在文末指出,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原生力,中国要赢得世界更多的尊重,首要的任务还是要重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6.
汤因比告诫说,西方在经济和技术上影响和征服了全球,但是却留下了政治上的民族国家林立世界的超级难题,这个政治真空将由中华文明来补足。而只有中华文明,才能真正给予世界永久的和平。因此汤因比对未来人类社会开出的药方不是武力和军事,不是民主和选举,不是西方的霸权,而是文化引领世界,这个文化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7.
当红组合TFBOYS以极快的速度火遍大江南北,并用短短两年的时间登上春晚,其走红速度和程度令人惊叹。以粉丝研究理论与消费文化理论为基础,从媒体、粉丝以及二者的结合入手,可以发现,与以往造星模式相比,TFBOYS的成功与粉丝的力量密不可分。粉丝积极发挥团体和个体力量,在满足自身的同时,也成为了偶像的宣传者和消费者,并直接参与偶像的制造。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以和为贵",这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的"零和博弈"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髓蕴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中,贯穿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方面面,向全世界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魅力。"和"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绝不会推行霸权,中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带动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与共同发展,为实现世界人民的美好梦想作出中国贡献。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当代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种文化对成长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普遍性、价值观教育以及领导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只有充分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才能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学生领导力教育,特别是形成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的理想领导人格的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大众文化批判的思维中,大学生的个性表达总是未能得到全面客观的评价,即忽视了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中"同一性"对他者的挣脱和反对,而使其个性表达的积极面相处于遮蔽状态。进入现代自媒体社会,数字技术统治以先天概念构架的模式规制着人们的认知方式,这决定着自媒体环境中大学生个性表达在本质上只是一种解放幻想,即人际关系呈现出越表达越孤单、审美情趣呈现出越表达越世俗、价值规范呈现出越表达越混乱的困境。于此,构建生活世界共同体、实现大学生身份与角色认同以及加强对个性表达中的价值观引导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