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元帅、诗人、外交家,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建设者、管理者,他在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陈毅的行政管理艺术思想及其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他的行政管理艺术思想及其实践.其一,在虚心学习的基础上,理顺了行政体制方面的一些问题;其二,通过政策的领会和贯彻,合理地处理了建国初期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其三,通过沟通行政管理信息的方式与手段,促进了民族团结;其四,通过其无私无畏的仗义执言,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密切了党和政府同知识分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陈毅诗词选集》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也是中国革命文学宝库里一颗永放光辉的明珠。“此中真歌哭,情文两具备”。它既反映了陈毅同志所经历的斗争生活,又显示了他独特的无产阶级文学风格。人们不惟从中感受到革命的教益,对它在内容与形式、思想与艺术的统一中呈现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也是极为珍视的。  相似文献   

3.
对艺术教育的考察和实践可以有两个角度,即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身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梁启超强调艺术教育在"新民"、情感教育和趣味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他的艺术教育思想虽然产生于极度重视工具理性的历史时期,但却特别强调艺术教育的价值理性内涵。他希望通过艺术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反映了他主要从价值理性出发来思考和实践艺术教育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陈毅诗词形象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奋斗解放的光辉历史 ,表现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与顽强忠贞的奋斗精神 ,寄托了他对祖国、人民以及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 ;是运用传统诗歌形式讴歌伟大时代的成功艺术实践。  相似文献   

5.
(一 )  罗重及其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地位  罗重因其“一生埋首乡村 ,很少出校门一步 ;他的教育思想论述和教育改革经验也主要发表在校刊———《陶龛旬报》上 ;他逝世后 ,陶龛学校又一度不复存在 ;加上其他种种历史原因 ,尽管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经验是一块宝地 ,却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①发光的不一定是金子 ,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的。经过 1 0年的研究 ,拂去历史的尘埃 ,我认为 ,罗重及其基础教育改革思想与实践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应该占居重要的历史地位。一、罗重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改革实践是中…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的著名改革家。他在进行改良政治活动的同时,还广览文史古籍,游览世界诸国。撰写政治文论。从事书法实践和诗歌创作。在近代,人们一般认为,王国维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奠基者,而梁启超的美学理论又给予王国维以很大的启发,却往往忽视对康有为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和评价。实际上,从研读康有为的有关著作可知,康有为不仅是一个诗歌和书法方面的艺术实践家、而且在艺术实践中表现了他的比较丰富的美学思想,其中包括有审美学、艺术心理学、书法美学和文物审美学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美学研究的先导,他的美学思想也为其以后的梁启超、王国维等的美学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十分值得研究。下面将从审美学、艺术心理学、书法美学和文物审美学方面。对康有为的美学思想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探讨巴黎市针对城市涂鸦的法规及市政管理举措。通过对法国国家相关法规、巴黎地方市政管理规定、政府与专业涂鸦清除公司的合作和授权、政府组织的以城市艺术代替违法涂鸦的项目、区政府独立的涂鸦文化的组织方式的探讨,研究城市景观价值和个人艺术自由表达的矛盾如何通过市政管理而得以兼顾,总结出巴黎的城市涂鸦的管理体系中值得我们思考和加以借鉴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少奇同志在他的领导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领导艺术风格,即:审时度势的科学决策艺术;坚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政治斗争艺术;从具体情况出发,辩证地对待矛盾,注意矛盾斗争形式的领导艺术。这些是他领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总结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一位重要而又富有争议的人物,相较于学界对改教时期的路德的神学思想及实践、他的政治态度以及他的影响这三方面的热切关注,《圣经·旧约·诗篇》对路德的整个思想体系和行为实践的奠基作用却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评价。本文从路德的音乐价值观、圣经观及其圣经解经法和路德神学思想中心的“因信称义”说三个方面归纳了《诗篇》在其中分别扮演的角色和作用,指出《诗篇》不仅是路德之许多重要神学思想观念的肇始,更是他推行宗教改革的重要工具和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0.
叔本华美学思想的基础是他的"审美直观"理论,而其艺术思想是基于他的理性和审美直观学说之上的。在分析了叔本华"审美直观"理论的基础上,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叔本华以"观审"说为基础的艺术美学思想和艺术理论中的天才说,及其在西方艺术美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毅是井冈山斗争时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他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如协助朱德保存革命火种,率部会师井冈山;辅佐毛泽东做思想政治工作,提升部队战斗力;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战斗,粉碎敌人军事进攻。  相似文献   

12.
彭燕郊是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诗人,他的创作跨越了中国新诗发展的几个重要时期:从抗战时期一直延伸至今。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政治等方面的原因,诗歌界和学术界对他关注不多,他的诗歌艺术探索,特别是后期诗歌由于疏离政治话语和主流思想而没有引起评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试图把彭燕郊“潜在写作”期诗歌的思想艺术成就纳入20世纪中后期中国新诗从单一到多元发展的大框架中,论述其诗歌所绽放的思想光辉和独特的艺术品质及其在中国诗坛所占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在几近70年的漫长革命生涯中,曾经长期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在新闻宣传思想和办报实践方面,作出了许多重要的建树和创造,是我们今天从事新闻编辑工作的宝贵思想财富。关于邓小平新闻实践及其思想的研究,学术界近来已陆续发表了不少有份量的论文,但综而观之,这些文章在邓小平新闻实践的史实方面,特别是他与《红星报》的关系上,各家论述多存错谬(下文详述),以致影响了其新闻编辑思想发微研究的质量和正确性。本文意在勾稽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对邓小平的新闻编辑实践及其思想作一较为全面系统的反映。一、新闻编辑实践─…  相似文献   

15.
论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关于美的本体、美的基本特质、美与艺术、艺术的使命等方面的观点,既超越了前辈学者,又对后世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奥古斯丁的美学思想,对于了解中世纪美学以及欧洲美学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冯延巳是五代时的词坛名家,他的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词史上的地位也很重要。文章从冯延巳的生平及其词的考证、冯延巳词的艺术价值、冯词在词史上的地位和冯延巳与其他词人的比较研究四个方面对冯延巳及其词的研究状况进行述评,以发现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王朝闻美学研究60年是一个否定和重构的历程,他的美学思想始终贯穿着对主体和客体分裂的形而上思想的批判,这种批判表现在三个领域,即艺术创造、审美欣赏、理论研究,而他的美学思想就在批判中建构。总的说来他的美学思想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关系;艺术的古今关系;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关系;艺术雅俗的关系。而这四个方面的关系研究又主要以审美关系中的主客体的研究为中心展开,基本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分别以艺术创造、艺术欣赏、审美关系、审美人生为研究的重心。而这四个时期始终以审美主体的存在为核心内容,分别探讨了典型与典型环境、欣赏者和艺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艺术和生活等内容,强调人和人、人和世界、人和艺术的差异中的和谐关系。王朝闻探讨的审美关系最终落脚在生活中,其美学思想贯穿着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具有哲学的高度,与人生、时代、传统紧密联系,对当代美学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重视水利建设,修复东钱湖、发明坡沱法等,这是他的早期农田水利思想及其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调任他处后,他又在农田水利方面作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王安石的早期农田水利思想及其实践为后来的变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石长平 《南都学坛》2013,33(3):54-57
实践理性是毛泽东文艺美学思想的显在特征,形成这一特性的文化渊源是墨家实行实效的思想和儒家的实用理性。毛泽东的实践理性主要表现在他对生产实践与审美活动的关系、社会实践与艺术活动的关系、文艺与文艺创作主体的关系以及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理解和论述上。毛泽东认为:审美活动的根基和源泉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不仅是反映世界,其意义和价值在于改造世界;现实生活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是影响和决定艺术与艺术创作关系的重要因素,政治是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的逻辑延伸。毛泽东实践理性中的"政治",在根本意义上指向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指向具体时空中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岑家梧与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岑家梧是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民俗学家、民族学家,被尊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一代宗师,但不为人所知的是他还曾经在艺术史论研究方面作出过相当突出的成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艺术史家。他在20世纪30、40年代,受到国外艺术社会学观点的影响,曾经向国人介绍当时比较先进的艺术社会学思想,并且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方法和人类学、考古学、文献学等方面的资料,对图腾艺术、史前艺术和中国古代美术展开了独特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是运用科学观点和方法对于艺术史展开研究的先行者,对中国艺术史学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