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府际关系是各级政府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地方各级政府间的纵向关系,以及同级地方政府间、没有隶属关系的不同级别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纵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各层级政府间的权力关系和财政关系,横向府际关系较多地体现经济利益关系,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横向府际关系表现为竞争、合作和冲突的形式。另外,不论是分析纵向府际关系,还是分析横向府际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基于此,对我国府际关系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府际事权的划分、府际财权的分配、地方政府间竞争、地方政府间合作五个方面进行。对于问题的分析是从法制的视角进行的,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将从府际关系法制化的角度来考虑。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存在非自主性、单一性和不稳定性的问题,指出分权不充分和权限模糊化、地方政府利益凸显以及合作制度游离法律之外是阻止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合作的主要原因。认为地方政府间合作应从政府间横向合作为切入点,并从观念更新、法律制度完善和合作组织建构三个层面提出合理化建义,进而推动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和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省以下政府间关系是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既有的研究形成了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在纵向维度的研究中,学者们探讨了纵向关系的结构、分权化、集权、利益博彝等主题。在横向维度的研究中,学者们主要关心的是府际协调与冲突问题,当前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难点有:地方政府双重身份的矛盾;政府间经济分权与政治集权的关系;省以下政府间关系的背景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我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研究始于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发展在缓解地方政府间冲突;提高地方政府间的整体竞争力和优势互补,缓和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推动跨区域地方政府大部制的改革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还面临以下问题:协调机制的供给不足,缺少互利共赢意识;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统一的市场还尚未形成和重形式,缺乏实效性。解决这些问题须强化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建立开放统一的市场,确保资源的自由流通和加快地方政府大部制的改革,构建跨区域地方大部制。  相似文献   

5.
论中央调控下的地方政府间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前,中央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阻隔了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改革开放后,中央通过专项政策促进地方政府间合作,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维护地方政府间合作秩序,并通过人事变动为地方政府间合作创造条件.但是中央通过政策、法规、人事调整等方式调控地方政府间关系存在不足.从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利用政治动机和经济利益双重驱动,加强中央仲裁地方政府间争议的能力,避免频繁的人事变动是地方政府间合作持续、稳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政府在环境风险治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府际关系则是直接关系到政府效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我国现有的环境风险管理体制在政府间横向关系和纵向关系上都具有一定的缺陷,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失灵"。对此,应在横向关系上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实现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在纵向关系上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合理分权,建构良好的环境风险治理府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政府间财政关系包括纵向、横向与斜向三个重要的维度,横向转移支付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中国目前缺失这种重要的制度,但以行政主导形式呈现在中国广阔地域上的对口支援机制具有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雏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不可没。中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此为契机,参考德国的"纵横均衡"模式,在地方试行的基础上予以推广,借以推动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法治化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财政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政府在履行职能过程中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地方政府治理结构是一种科层制结构,并且上下级政府间形成"多任务委托-代理关系",这也使我国地方政府治理面临困境,如地方政府职能错位、行政成本膨胀等.对现行治理结构进行优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合理划分各级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政关系;加强同级政府的横向委托代理关系;合理划分各治理主体的治理权限.  相似文献   

9.
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是调整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法律制度,是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基本财政手段。财政转移支付具有重要的宪政意义:实现财政的纵向和横向公平、政府权力的分权与制衡、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均等化。但是,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政府间事权划分不合理;政府间事权与政府财权、财力不匹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规范化、法治化程度不高。这可通过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体系、科学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优化政府间事权与政府财力的匹配关系和规范政府财政行为来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10.
德国的政府间关系呈现为相互依存的合作型模式,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此种模式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参与决策,对联邦政府施加影响;联邦政府也运用财政手段去控制各成员单位,干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务。德国的政府间关系还体现为州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关系以及州政府间和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联系,显现出地方政府自治权力扩大的趋势。德国政府间关系的协调机制保障了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有效避免和化解了政府间的矛盾冲突,保证了德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单一制体制下,地方治理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仍困难重重,当前中国政府间关系的问题现状成为地方治理的最根本制约因素.中国政府间关系在单一制体制下主要呈现出纵向政府间关系的"相悖"与横向政府问关系的"分割"两方面的问题.这种问题现状则根源于固有的政治传统和财政安排--职责同构与分税制,在两者的共同影响下,中国政府间关系变得复杂而问题又难以解决."开放式协凋法"作为欧盟社会的新型治理模式,其软性治理方式"政治命令的软化"和"政策学习的推动"在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治理实践中具有借鉴意义,其有效性也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眼于我国西部地区区域竞争力的提升,立足西部省级政府间关系的演变与现状,对我国西部省级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体系进行规范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地方与地方间的权益关系,在国家结构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地方间在权力、权利、利益等方面的矛盾愈益广泛化;地方间权益关系的内容,包括纵向地方与中央、上级地方与下级地方,横向平行地方与横斜向地方等主体间的多层面、多向度的权益关系;处理地方间权益关系应确立和实行地方是地方的权益代表者、地方间权益配置要适度正当、顾全大局和互助互让、规范化和法治化、构建跨行政区司法管辖制度等原则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的不断深入,评价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状况就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以供给需求理论为基础,以矩阵为工具,以成熟度为切入点,在明确制度成熟度、地方政府成熟度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我国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成熟度的矩阵模型。  相似文献   

1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离不开地方各级政府的引领和保障。文章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地方政府间关系开展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分析由行政区经济、官僚制思想以及文化合作缺失而引起的众多地方政府间关系问题,并进而提出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发展的相应基本对策,以促进山东半岛区域整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地方政府间府际合作水平,使地方政府间关系从"零和博弈"趋于"合作博弈"。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成为当前治理变革的趋势。从多维度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间府际合作的"囚徒困境",在多视角原因分析的基础上从多角度提出困境的消解方案。  相似文献   

17.
法治视阈下地方府际争议及其消解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横向地方政府际争议随着改革的深入日渐凸显,消减了政府间的协同合作,致使整体政府的塑造困难重重,政府的合力难以发挥,综合成效大打折扣。在信息化、透明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政府已不能自成系统乃至游离于行政生态系统之外,而须在法治的框架下寻求府际争议的解决途径。府际争议的有效解决应遵循法治原则;力求摆脱仅从政治视角研究的窠臼,探索出适合中国情境的法治与善治之路;立足于地域不均衡发展的现实,解析横向地方政府际争议之成因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消解方略。  相似文献   

18.
从一些典型个案来看,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陷入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理顺纵向政府间关系,形成了纵向政府间机构设置整齐划一的结构。从西方发达国家以及深圳、顺德等地的实践来看,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多样化与国家的统一管理并不矛盾。因此,调整纵向政府间关系应该成为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19.
政府间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与划分,以及由事权划分而产生的财权划分、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和划分问题。众所周知,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离不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和转变以及各级政府间的税收结构包括税制改革和调整都离不开政府间职能的界定,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建立同样要依赖于政府间职能的科学界定。显然,政府间职能界定与划分是财税理论研究和财税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府间财权配置的科学依据,也是科学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更是有效制定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激励问题十分重要。在我国,中央政府为了管理全国事务而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中央政府缺乏执行自己政策的工具,执行工作则几乎全部依靠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的体制下,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漫长的执行控制与监督链条,可能使执行效率不断衰减。因此,必须有一套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的法律与政令。中央应该怎样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使地方政府的效用达到Pareto最优,是众多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论题。基于政府间职能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有必要根据我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结构的特点,用机制设计理论对政府间职能关系进行研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该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在于,将高度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之解决大为简化。因此,将机制设计理论引入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级地方政府组成的行政体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非对称信息的博弈行为以及动态调整的关系。中央政府是委托人,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执行;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比中央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的行为相互影响。所以政府间最优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它关系到如何诱使地方政府揭示私人信息和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最优职能关系。职能分配的核心是利益分配问题,也即各方主体能否达成协议的问题。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从理论上为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多主体利益协调问题提供了技术可行性。近百年来,我国在现代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于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时常遇到难以破解的"困境"问题。不过,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摆脱这种困境,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财政分权体制目标是可能的。为此,南开大学张志超教授组织一些青年学人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书面见解,以期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优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政府间关系主要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与划分,以及由事权划分而产生的财权划分、财政转移支付、财政管理体制等方面,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中央与地方政府间事权的界定和划分问题。众所周知,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离不开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划分,政府职能的有效行使和转变以及各级政府间的税收结构包括税制改革和调整都离不开政府间职能的界定,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建立同样要依赖于政府间职能的科学界定。显然,政府间职能界定与划分是财税理论研究和财税管理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政府间财权配置的科学依据,也是科学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前提条件,更是有效制定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体制的关键问题。在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中,激励问题十分重要。在我国,中央政府为了管理全国事务而制定全国性法律、法规和政策,但中央政府缺乏执行自己政策的工具,执行工作则几乎全部依靠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与执行相分离的体制下,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漫长的执行控制与监督链条,可能使执行效率不断衰减。因此,必须有一套激励约束机制,督促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的法律与政令。中央应该怎样对地方政府进行激励,使地方政府的效用达到Pareto最优,是众多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论题。基于政府间职能关系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有必要根据我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结构的特点,用机制设计理论对政府间职能关系进行研究。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莱昂尼德.赫维奇、埃里克.马斯金和罗杰.迈尔森等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在创立和发展"机制设计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该理论研究成果的现实意义在于,将高度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之解决大为简化。因此,将机制设计理论引入政府间关系的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面对的是一个由各级地方政府组成的行政体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着非对称信息的博弈行为以及动态调整的关系。中央政府是委托人,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执行;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代理人,比中央政府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的行为相互影响。所以政府间最优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激励机制的设计问题,它关系到如何诱使地方政府揭示私人信息和在非对称信息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最优职能关系。职能分配的核心是利益分配问题,也即各方主体能否达成协议的问题。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从理论上为解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多主体利益协调问题提供了技术可行性。近百年来,我国在现代公共财政建设过程中于划分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时常遇到难以破解的"困境"问题。不过,按照"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摆脱这种困境,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财政分权体制目标是可能的。为此,南开大学张志超教授组织一些青年学人围绕这个问题发表书面见解,以期对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优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