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文化离散与翻译结合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文本翻译,离散译者肩负着在异域文化中传播家园文化的历史重任,而他们文化身份与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及译本的最后形态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文化离散的视角着手,通过对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中《学而》篇的分析研究,本文旨在探讨离散译者特殊的文化身份对其翻译策略及译本最终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是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途径,是语言和文化的转换活动,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离不开翻译。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是全球性和民族性的结合体,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要求译者兼具本土语言和读者语言,必须对不同的文化具有开放性和接纳性的心态。译者身份的全球性和民族性是一种相互渗透和补充的关系,而不是互相替代,二者须在翻译实践过程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本文以《干校六记》为例,阐述葛浩文和章楚两人的译文在译者身份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园园 《现代妇女》2014,(3):131-131
《文化翻译——笔译、口译及中介入门》是意大利学者大卫·卡坦(David Katan)1999年的一部力作,为口、笔译者及其他文化中介者提供了文化传授的范式。作者借助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考察了人们在文化语境这个框架中的交际过程,并提出,翻译脱离不了文化语境的框架而存在,翻译实质上就是对文化框架的转换。  相似文献   

4.
邓玉羽 《现代交际》2011,(10):51+50-51,50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是一部有关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的翻译对任何译者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本文借鉴前人对两个译本(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翻译策略、翻译效果的研究,通过分析两个译本对《红楼梦》文化内容的翻译,进一步对比分析和探讨了两个译本中对文化内容翻译,意在发掘更多影响译者对文化内容翻译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清明》为唐代诗人杜牧的经典之作,此诗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广为流传。在《清明》的翻译中,涉及到一些文化方面的问题亟待处理,而以往的研究没有很好的处理到这些,因此本文将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即许渊冲先生三美原则中的意美来分析其中文化方面的问题,并以此对比赏析其两种英译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文本外文化因素对张爱玲的自译小说《金锁记》翻译策略的影响,包括赞助人因素和社会文化体系因素。这些因素对张爱玲选用直译翻译策略起了关键作用。所以翻译研究必须扩大视角,重视文本外文化因素对译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胡塞尼是美国籍阿富汗裔著名作家,其代表作有《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等,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在胡塞尼小说创作的过程中,其阿富汗身份赋予其了解阿富汗人内心世界的能力,在作品中表现出阿富汗人的特质,同时其美国人身份使得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去表达自己,并理解美国人倡导的意识形态。基于此,胡塞尼充分利用其双重文化身份进行小说创作,为读者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小说作品。本文简要概述了胡塞尼双重文化身份的情况,并以其代表作为例对胡塞尼的双重文化身份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胡塞尼的作品。  相似文献   

8.
文本被视为一种记忆。本文以《一千零一夜》为例,从文本学分析的角度,探索《夜》反映的阿拉伯伊斯兰帝国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前期的社会风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通过故事的表征分析,我们看到,《夜》的民族身份认同本质上是以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同一性,并以伊斯兰教为核心思想,"阿拉伯人"不再仅仅限于种族和血统含义,而是包含了宗教和文化概念,甚至以"穆斯林"的宗教身份涵盖"阿拉伯人"的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9.
将《大地》翻译成中文,让它回到中国的语境中,这是一个中国形象的重新自我建构的过程,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文化介入、翻译实践中对文化介入的正确理解和认识,要把中美意识形态、政治及文化冲突考虑在其中,需要对《大地》的中文译本中的文化介入现象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赛珍珠和《大地》及其翻译,然后对文化干预在《大地》翻译中的表现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强调了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文化冲突,并解析了导致文化含义差异的缘由。  相似文献   

10.
运用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下的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对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作品《小小小小的火》部分翻译进行详尽分析,认识华裔作家文化身份建立的心路历程,旨在深入了解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其研究,验证翻译转换理论对小说文本英汉翻译的重要指导作用,以期为更多的英汉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学作品作为其向外传播的重要途径,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翻译是不同语言间的桥梁,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学翻译的重点研究不可避免地从语言分析的阶段发展到对文化因素的分析上。2012年,莫言为成中国内地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丰乳肥臀》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莫言颇为喜爱的作品,他在这部作品的序中说:"你可以不看我所有的作品,但你如果要了解我,应该看我的《丰乳肥臀》。"本文试从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翻译的《丰乳肥臀》和莫言的原作《丰乳肥臀》的文本对比出发,结合深入讨论分析日译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近年来我国提倡文化走出去,做好诗歌翻译工作,将会助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我国文化走出去,使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歌具有很深的研究价值,国内外学者对杜甫诗歌和诗歌翻译的研究众多。对《登岳阳楼》的英译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各个英译版本的特点及所采用的翻译策略,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以宋朝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对这首词的五个翻译版本进行比对研究。从新的翻译角度来对我国传统古诗词进行研究,以期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消除因翻译不当而引起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误读,巩固中国在世界语言文化生态系统中的身份地位,增进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世界语言文化的多元共存和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能否顺利进行与读者是否接受密切相关。《日瓦戈医生》自20世纪80年代译入中国后,翻译热度居高不下,但读者对各译本接受程度不一。基于此,以接受美学理论为指导,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研究《日瓦戈医生》白春仁、顾亚铃合译本的翻译策略,寻找更容易被译本读者接受的文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兴的翻译领域,影视字幕翻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尤其是影视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文化缺省现象给翻译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以人人影视字幕组的《生活大爆炸》字幕翻译为例,探讨影视作品中文化缺省现象对翻译的限制及其相关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的《潜鸟》中,作为被"他者化"的被殖民者,以皮格特为代表的梅蒂斯人处于本土文化及白人文化的交叉地带.小说通过对皮格特边缘生存状态的叙写,揭示出以皮格特为代表的弱势群体在对两种文化都无所适从的状态下自我身份寻根的失败,进而指出在一个多元文化杂糅的世界里,试图寻求单一民族身份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文化翻译的视角来分析比较《大观楼长联》三个译本翻译的得失,指出对联翻译,应以文化对外传播为目的,无论形式还是意义上都应该保留对联本身的文化特点,减少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流失。  相似文献   

18.
文化负载词是《元曲三百首》翻译的重要问题。以目的论为指导,从目的论的目的、连贯和忠实这三大原则出发,以许渊冲的《元曲三百首》英译本为例,研究英译本,有助于对诗歌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19.
自18世纪,俄罗斯上层社会受到西欧中国学热潮的影响,对中华文明"一见倾心",对孔子、老子的学说更是仰慕不已。《论语》共20篇,其中包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负载词"仁""义""礼""信"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这些文化负载词也就成了整部《论语》翻译的点睛之笔。选择古今中外翻译家的经典译文,从耳熟能详、集中表达孔子思想的语句入手,对比分析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大量文化负载词的产生,向译者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翻译转换理论定位于词汇和语句,用现代语言学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诠释,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基于卡特福德提出的翻译转换理论,以《京华烟云》英文原版及译本为语料,定位于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从层次转换和范畴转换两大方面对各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进行分析研究,旨在为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