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6 毫秒
1.
在当前电视媒体的发展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是其发展的客观要求。在主持的过程中,主持人要形成独立的个性并实现创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主持人塑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不仅表现了自己的魅力,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形象。本文主要通过不同时代、历史的发展变化,分析杨澜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中的主持风格特点;以《正大综艺》《杨澜访谈录》和《天下女人》为例,进一步探讨杨澜在节目中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年初,一部长达12个小时的"慢电视"《国家篝火之夜》在挪威黄金时间段播出。出人意料的是,这样一部没有情节、没有人物、看似超级"无聊乏味"的慢节奏电视直播节目,却取得了超高收视率。而通过这档节目,观众只是看到了一堆柴火在壁炉里从点燃到熄灭的燃烧全过程。你可以连续12个小时盯着电视  相似文献   

3.
刘羽 《现代交际》2012,(1):108-109
目前,几乎每一家上星的电视台都有谈话类的节目在播出,甚至在不同的频道里针对不同的收视群体开办了不同内容的谈话节目。比如,仅中央电视台就有二十多个谈话节目的栏目。此外,一些影视制作公司也在大量制作谈话类的节目,以满足社会上对这类节目资源的需要。比如《老同学大联欢》《夫妻剧场》《热点人物》等等,都是各家电视台中比较热门的节目。但是,在如此众多的电视谈话节目当中,真正优秀的、可以独当一面的个性化主持人却并不多见。这就是为什么许多电视谈话节目难以吸引人的症结之一。本文将以《鲁豫有约》为例,从主持人的明星化、访谈对象、选择话题、主持人的精英化、反猎奇、反庸俗化等方面加以论证:主持人是电视谈话节目的灵魂,是做大做优谈话节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在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节目雷同、内容缺乏深度等等。针对如何使法制节目不断创新和突破的问题,提出了二位一体的解决方法,即电视法制节目要坚守本位——普及法律知识,提升品位——注重人文关怀,讲究叙事化结构体——给观众讲故事。  相似文献   

5.
鲁礼敏 《老年人》2009,(9):26-27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中,邢质斌无疑是一位资历深、深受观众喜爱的人物。30多年来,她传播时事,报道新闻,以字正腔圆、始终如一的播音风格和端庄大方的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2009年7月,邢质斌到龄退休,告别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舞台。  相似文献   

6.
娱乐有度——电视相亲节目低俗化现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瑶 《现代交际》2010,(9):80-81
电视相亲节目为了博人眼球,提高关注度和收视率,用嘉宾的雷人话语来娱乐大众,却引发了观众的质疑和争议,节目中宣扬的拜金主义,混淆美丑善恶,不分是非曲直,传递了不健康的价值观念从而严重误导了观众,这样的节目在拷问电视媒体的道德良知和社会责任,更影响了电视媒体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例,探讨此语篇类型下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运用,并认为在访谈节目中为了维护"消极面子",部分违背礼貌原则的情况是被允许和鼓励的。  相似文献   

8.
会话是最普通的日常现象。电视访谈节目是一种典型的会话形式,其会话特点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以著名的电视访谈节目《鲁豫有约》为语例,从话轮转换、相应过渡区域、重复性话语、反馈语支持等四个方面分析会话的局部结构;并从会话的开端和会话的结尾分别探讨会话的整体结构。本文的研究揭示了貌似杂乱无章的会话现象背后所隐藏的会话技巧和规则。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大家的日常会话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以便在实践中获得更好的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法制化进程的推进,法制类节目越来越受到中国电视观众的关注。本文分析了中国的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类型,并且提出了结合媒体发展和迎合大众口味的可能的创新形式和创新原则。  相似文献   

10.
张悦 《现代妇女》2014,(11):405-405
真人秀节目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起的一种新的游戏节目形式,它将游戏规则设置的人为性和参与者表现的真实性以及场外观众参与的互动性结合起来,将游戏节目的智力竞赛和体能竞赛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节目形式。我国电视行业也学习借鉴了欧美成功的真人秀节目范例,并结合本土特色,取得了一些成就,如《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非你莫属》等节目。但是随着电视真人秀节目迅速成为一种引起广泛关注的节目类,其形态特征、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选题—电视谈话类节目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铭 《职业时空》2008,4(6):46-46
电视谈话节目(talk show)源于美国,是指将人际间的谈话交流引入屏幕,并将这种交流本身直接作为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节目形态,1954年美国NBC推出《今夜》栏目,开创了电视谈话类节目的先河。上世纪90年代初,电视谈话类节目开始登上我国电视荧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谈话类节目在我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兴盛起来。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电视台谈话类节目将近200个。作为一种与日常生活高度接近、极其真实的节目形态,它在不断创造令人叹为观止的高收视率神话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时代风尚和大众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是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而作为电视新闻活动的传播主体,电视新闻主持人是新闻节目与观众之间的纽带。因此,电视新闻主持的语言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品位,决定节目的收视率。为此,本文就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语言风格进行了探讨,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的发展下,一大批个性化的网络访谈节目纷纷涌现,满足了受众多样化的需求。网络访谈节目《十三邀》最主要的特征是最大限度的真实感和许知远的个性化"偏见式"访谈。此外,节目"严肃化"的选题内容启发受众思考,同时善于利用新媒体渠道线上线下联动传播,增强节目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基于节目本身的问题和优势,通过对《十三邀》节目发展历程和走红原因进行研究,希望对网络访谈节目的发展做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中的访谈类节目谈话节目形式多样,发展迅猛,占据了电视节目的半壁江山。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主持人的情绪把握直接关系到节目的播出效果和质量。本文着重探讨了当前访谈类节目中主持人在情绪把握方面应当注意的问题及技巧。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新型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以其知识、娱乐、竞技、博彩的独特形式诉诸于受众的眼球,便捷、多样的网络化服务加强了舆论传播的时效性与个性化,微博、微信平台不断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新型产业链营销一体化、节目品牌体系构建标签化将成为社教类电视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我国电视法制节目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在推进法制建设、宣传法制成就、弘扬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电视生态环境和生存语境的变化,传统法制节目较强的政治色彩和教化功能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受众需求,一些知名的栏目日渐"式微",自身局限性与不足日益明显。本文浅谈了电视法制节目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人民对于法律的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于是,各种形式的法制节目也纷纷涌现。为了增强法制类节目的直观性和可看性,节目制作者经常以真实的案例作为题材。但是,在这些案例的使用中,栏目组往往有意无意的对节目当事人的隐私权进行了侵害。本文对电视法制类节目对当事人的隐私权侵害的方式、类型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电视节目不断地发展和创新伴随着各个电视媒体对于其收视率的要求不断提高,主持人,这样一个既是公众人物又是节目主体的人物在处于各种形式的节目中该如何把握自己的节目定位呢?是好好的做好明星的角色、只当一个节目中报幕的发言人还是单纯的当一个传播者呢?主持人明星化是否真的会给节目带来一场新的革命让人眼前一亮,是不是综艺节目今后的发展趋势呢?这些都需要我们好好的深思与探讨一番。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电视市场上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占据了越来越重的份额,其影响力也日渐扩大。本文对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探析的过程中,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这一类节目形态进行了从历史发展到现状分析以及未来走势的全方位的关注、新角度的思考。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把我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音乐类电视娱乐节目进行分类,并通过针对不同类别的音乐娱乐电视节目的现状,从大众音乐传播和电视音乐传播以及受众接受心理等的多个角度探讨其特点、关键元素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新闻联播>是一档关系国计民生的新闻节目,它的改革发展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近日获悉其要进行一次重大的调整,笔者颇为惊喜,故从节目编排、节目内容、新闻语言、同期声、播音员主持风格这五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建议,希望能够为节目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