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萍萍 《东岳论丛》2000,21(4):123-124,144
张爱玲、苏青、梅娘都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半期出现于文坛,创作的鼎盛期同在四十年代中期。之所以将张、苏、梅三人并提,并不单纯因为她们出现的时间上的一致,更主要的还是她们创作上的颇多相似。在沦陷区写作的特殊时代背景,使她们或许是有意避开敏感的政治题材,而关注着“女人”在时代大潮的流转中命运的变迁,从而使她们在四十年代文坛上高擎起女性文学的大旗。  相似文献   

2.
生存的探索与艺术的选择──论无名氏与徐讦的小说创作宋剑华无名氏与徐牙是四十年代初期中国文坛上的两位引人注目的现代派小说作家(与新感觉派小说相区别而言),虽然他们的身世经历不尽相同,但是共同的志向使他们在创作倾向及审美趣味诸方面形成了许多相似之处,如刻...  相似文献   

3.
“海派”散文与文化市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派”出现的历史背景。“海派”散文是“五四”后期至四十年代末出现于文坛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它历经转型期、追新期和由俗写雅期三个阶段的变化。它作为典型的文学商品化环境的创作,面对文化市场的冲击,在创作态度、主题取向、文化内质、美学格调诸方面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形态风貌,但无不与商品经济相联  相似文献   

4.
端木良在30年代即以小说斐声文坛。进入40年代后,他在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特点、新倾向。本文从艺术形式、创作题材、创作心态、思维关注点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分析了这种变化的情形,并探讨了形成这种转变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5.
李荣秀 《天府新论》2008,2(1):144-147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支女作家创作队伍,她们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代女作家.她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既有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又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在五四思想的冲击下,她们和封建势力展开了激烈斗争,大胆追求自由、民主;她们不仅是文学家,也是学者、教育家、科学家、历史学家,她们的创作数量可能不够多,在艺术性上也难免稚拙,但她们对中国现代文学乃至当代文学的影响和贡献却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在被西方文论界誉为"侦探小说女王"的阿加莎.克里斯蒂逝世15年后,一颗侦探小说的新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文坛上。她就是有"阿加莎.克里斯蒂第二"、"新推理之王"之称的米涅.渥特丝。这两位虽然生不同时,但同是作为英国侦探小说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常常有人论及她们的相似与传承关系,其实两者在小说创作的很多方面大不相同。本文拟从人物塑造、社会主题,以及创作特色等几个方面对克里斯蒂和渥特丝进行比较,并探讨她们作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台湾女性文学的父亲主题黄发有女性文学,是指由女作家创作的反映女性生活,探索女性命运,具有鲜明女性意识的作品。台湾女性文学发轫于50年代,当时文坛活跃着一群自大陆迁台的女作家,远离故乡的焦虑使他们热衷于表现乡愁主题。她们渴盼回归阻绝的家园,可现实却碾...  相似文献   

8.
(一)蜚声文坛的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契诃夫在他那历时不长然而却是恢宏的创作生涯中,以其如椽巨笔创造了一系列经世不衰的艺术典型,而在这蔚为壮观的典型人物画廊里,知识分子形象占着一席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契诃夫创作中这一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既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同时也突出地表明了作者对探求知识分子发展道路问题的重视。契诃夫步入文坛的时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正是俄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反动统治时期。曾在四十年代、八十年代的社会变革中起过先锋作用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发生了急剧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国内文艺理论和批评界积极关注文坛现实,呈现出活跃之势.在文坛颇具实力和影响的《文艺争鸣》和《钟山》两家刊物,联合推出了“新状态文学”,推动创作,组织研讨,引起了人们的热烈关注.《光明日报》、《文汇报》、《中国文化报》、《文摘报》等十余家报刊对此作了报道.“新状态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其现实的必然性.时值90年代中期,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深入改革,中国文化的深刻转型已日益显露出不同以往的“新状态”,中国文坛和文学发展在经历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困惑和调整之后,也以一种新的姿态显示着重新获取的信心和活力.一大批长篇新作的问世和规模广泛的新散文创作热潮,表明着文学对90年代新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的极大敏感,在创作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出现了不同于80年代文学的一种整体性的新趋势.“新状态文学”即是对时下文坛出现的新创作趋势的一种把握和描述的企图,它旗帜鲜明地宣布了告别80年代文学,倡导文学直面90年代新的生活,鼓励探  相似文献   

10.
王苹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2(8):82-86
新写实派作家池莉和方方以其"平民化"、"世俗化"的写作享誉当代文坛.她们不仅创作风格相似,而且在语言艺术的追求上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具体地比较两者代表作品中语言运用的异同,可以更好地揭示两者在实现陌生化审美效果中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文学发展史中,每一个重要时期,都有一些女作家活跃于文坛,以她们别具一格的作品,加入新文学壮丽的合唱中。我们姑且用“女性文学”这一名词,来概括她们的作品。现考察一下女性文学在整个新文学中的嬗变、演进,找出它们在文学史上的演进轨迹和参照系统,无疑是很有意义的。一、女性文学的性化翻开中国文学史,女作家的出现寥若晨星,而新文学发端十年,女作家却竞相出现,形成新文学的第一次创作高潮。当时比较著名的有冰心、庐隐、陈衡哲、冯沅君、石评梅、苏雪林、凌淑华、袁昌英、白薇等。两千年来,男性独据文坛的现象,第一次遭到冲击,使女性文学获得它应有的席位。  相似文献   

12.
秋瑾与李清照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瑾和李清照在人生经历、文学创作上有诸多不同,她们的见识和才华是非凡的,她们创作了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学作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欣赏,她们用自己的智慧乃至生命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她们都是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女性,给当今妇女以深刻而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沈红芳 《中州学刊》2008,(2):220-223
1950年代出生的女作家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独特的文化经历使他们有着一种较强的无根的焦虑.他们的文学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新时期文坛上此起彼伏的文学思潮为她们的崛起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但是经验的贫乏、文化结构的缺损和自我定位的影响使她们当下的文学创作体现出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论幽默闲适小品创作热潮的滥觞与兴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0年代上海文坛出现幽默闲适小品创作热潮 ,有其特定的原因 ,它与 30年代混乱的社会境况、林语堂等人推崇性灵的表现主义文学观念及自由主义思想相关。  相似文献   

15.
清代文坛和官场曾出现不少山东德州籍名人,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卢见曾即是其中之一。卢氏在雍正和乾隆两朝宦海沉浮近四十年.先后在扬州两任两淮盐运使,并在学术和文坛颇有建树,深得时人称赞。沈起元称誉:“余同年卢子抱孙,山左名士,擅诗歌,通古今,抉理治事,如昆刀切至,庖丁解牛,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六十年代初期的泰华文坛上,出现一种被称为“接龙”创作的集体创作方式,并且产生了两部长篇“接龙小说”——《破毕舍歪传》和《风雨耀华力》.它们被称为当时的“泰华文坛上的奇葩”,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仍为广大读者所津津乐道.这种“接龙”创作方式,今后仍有继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女性文学的建树,人们的注意力总是集中在丁玲、庐隐、冰心、淦女士等二、三十年代的女作家身上.这几乎是国内现代文学教科书的全部记载,也确实是现代文学史上最醒目的记录.她们那些叱咤风云的文章,那些文字里傲然于世的与旧时女性截然不同的新女性,都曾经使当时文坛豁然鲜亮地生发出一片女性文学的最初园地,并使文坛后人每每提及仍为之自豪.历史给予她们的荣誉与她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是相当的.但是,当我们重温历史  相似文献   

18.
"散文热"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相对寂寥的文坛令人瞩目的景观.它的出现与90年代中国的历史性转变息息相关,也与散文的文类特点密不可分,更是大众文化泛滥流行的一种标杆性文化现象.对散文的发展而言,面对重重危机和挑战,重要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应在创作上下工夫,达到一种理想的自由的散文创作境界.  相似文献   

19.
苏金伞的艺术道路是两头高,中间洼。他二十年代开始写诗,三十年代日臻成熟,四十年代出现第一个高峰。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三十年时间,作品大多是对生活的客观摹写,出现了艺术的衰退期。到了八十年代,尤其是一九八一年,老诗人的作品感情力量虽然不及四十年代,但在艺术上有了新的突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苏金伞的创作和中国新诗思潮的节奏相一致,因此,我们认识苏金伞的艺术道路对于深入认识中国新诗的发展历程以及新诗在艺术上的发展方向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泓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水─—论巴金的思想信仰和道德人格刘慧贞(南开大学中文系)巴金的人生之路和艺术实践,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独特的生命现象和创作现象。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在意识形态上,他似乎始终并未汇入最具革命色彩的左翼潮流,但他的思想和创作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