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主动参与的今天,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改变,但已具有了新的涵义.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育以学生为本位;教师由教法中心成为学法的指导者.培养创新人才和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介绍教师开发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郭汉民教授的"研讨式五步教学法"在本科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反响,受到普遍好评."研讨式教学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它更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积极性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把教学和研究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把素质教育引进了专业教学的课堂."五步教学法"是本科教学改革的创新之举.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只有适时有效地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拥有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反之,则必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一、忽视学生创新力培养的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轻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是以教育者为中心还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传统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分野。一些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比较严重,片面地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在创新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实现创新教育,必须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转型时期的大学德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 ,根本问题在于德育主体价值的丧失。德育创新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德育主体 ,这是道德本质及教育规律的内在要求 ,也是社会和大学生自身的现实需要。德育创新应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着重唤醒并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和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7.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两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在教育过程中 ,学生的地位有两重性。一方面 ,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认识着客观世界的人 ;另一方面 ,又是被认识、被塑造的对象。要实施创新教育 ,一方面要处理好学生的客体地位 ,根本在于教师的创新精神 ;另一方面 ,要处理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在创新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这一关系成立的基本前提是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水平必须远远大于学生,即"教师要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我党早期干部教育中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基本上是这么一种状况。因为那时参加培训的学员大都文化水平和理论水平不高。但随着我国干部队伍结构的变化,教员与学员的关系就不再是这种单纯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了。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应用型大学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双主四步教学模式,即采用分配实验任务、分组分层协作学习、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实验教学步骤,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