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柳宗元学术思想的讨论,近年来有一个争议颇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他与佛教思想的关系。柳宗元曾有“统合儒释”的提法,这不单是他个人的思想,还牵涉到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的思想关系问题。本文拟对柳宗元统合儒释的观点,兼对唐代儒佛两家思想的矛盾与交融问题,试作剖析和评议。  相似文献   

2.
第一章:术士说和司徒说中国两千多年间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儒学,但儒家不等同于儒学。统而言之,当“儒家”用于指称一种理论体系时,儒家和儒学便是同等价值的同义词;辨而析之,儒学只是以孔子为首的儒家学者创立提倡的思想理论。儒(儒家)的概念比儒学概念的外延要宽的多,其萌芽与形  相似文献   

3.
晚明的儒家天主教徒代表了儒学和天主教教理两种文化对话和融合的士人群体,天主教化儒学则是其耶儒互释和融合的以儒学为思想本位的思想体系。在梳理了中国传统孝道思想以及分析了利玛窦对中国孝道思想的批判后,最后详论晚明儒家天主教徒对传统孝观的天主教化改造。文章认为这种改造后的孝道思想的基本特征是坚持儒学本位的耶儒融合。  相似文献   

4.
在中外以及港、台的论著中,皆较多地注意到了韩愈和李翱对宋明理学的影响,并推韩、李为开宋明理学之端绪,不无道理。但对于与韩愈齐名的柳宗元,几乎很少涉及。在唐以后他的学说似乎断了线,这是不公允的。其所以如此,国内可能是泥于宋明理学为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者柳宗元不相类之故。本文试图探讨柳宗元思想对宋明理学的影响,以就教于诸同志。唐中叶以后,政治上藩镇割据,国势日蹙;思想上释、道、儒三教鼎立,佛盛儒衰。鉴于此情,一些思想家便要求改革时弊,振兴国家。出现了黜佛、道而兴儒学的思潮。这个思潮  相似文献   

5.
山崎闇斋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儒学家,垂加神道的创始人。他把朱子学的基本理论与日本的神道教相结合,主张儒学之正统也就是神道之真传,从而把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注入神道教义,强调神儒合一,忠君爱国,尊王贱霸。儒学与神道的结合过程也就是儒家文化的日本本土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文化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正> 儒家学说和儒家学派的形成,有一个长期演变、发展过程,本文拟对这个过程作些分析研究。一、对“儒”字、儒学研究的历史回顾“儒”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为什么被后人称为儒学呢?以他为首所建立的学派为什么被称为儒家学派呢?对此,前人已进行过一些解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儒家的隐者--李柏思想构成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星 《人文杂志》2001,(2):126-130
李柏被称为"关中三李"之一,是一位儒家的隐者.他在思想上对儒学(包括理学、心学、关学)的有关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体悟和阐发,特别是对儒家的隐逸思想有诸多发挥,这实质上是吸取佛道思想的结果.他以儒为本,兼取佛道,有揉合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倾向.李柏的学术思想在明清之际的关中乃至全国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略论牟宗三的儒家道统观杨海文道统是儒学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某种意义上也是儒学的命脉之所在。三卷本的《心体与性体》是牟宗三先生(1909—1995年)的代表作之一,集中体现了他所建构的儒家道统观。一、儒典与儒家的重组牟氏所建构的儒家道统观,其内容之一是...  相似文献   

9.
荀子思想是齐学化的鲁学刘宗贤,蔡德贵荀子是儒学大师,他的思想继承孔子、孟子而又与孔孟有所不同,融百家之学而别成儒学中的荀派。但对于荀子为什么出于儒而又不局限于儒,而能独树一帜的原因,至今学者还较少谈到。本文想从齐学与鲁学融合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兼而...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所以,在他的思想中,融合了诸子各家之长。尤其是在批判诸子以及儒家学术之中,通过辟枉以解说天人关系,解蔽以揭示真理观,批儒以隆礼重法。荀子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儒学影响深远。其天人观,真理观以及隆礼观甚至达成了与西方现代实证主义法学的某种契合,则更可谓先秦时期最具法治光芒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柳宗元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凡是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或者读过一些古书的老人都知道的。至于柳宗元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知道的人就要少得多,学术界的认识也不很一致。在十年动乱时期,表面上把柳宗元捧得很高,把他封为“法家”,实际上并没有理解柳宗元,把他的形象歪曲了。应该说柳宗元是个儒家,是“孔子之道”的忠实追随者。但他不是个墨守成规的儒家,是个儒家的改革者。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可以说是个伟大的改革者。柳宗元在我国思想史上的地位,至少不应比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低。  相似文献   

12.
“五四”运动以来,梁漱溟怀着对中国和人生两大问题的忧思,强调行重于知,以“践形尽性”概括儒学的真精神;同时以西方生命哲学来诠释他的儒家哲学,开启了现代新儒家“援西学入儒”的先河。梁漱溟坚守儒学理性主义的传统,认为儒学在近代中国虽然遭受重大挫折,但是未来儒家学说必然重光于世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史上,杜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中国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他不但继承了儒、道、佛的传统文化精神,而且又有所发展.儒、道、佛三家的思想都对杜甫的思想起过影响,但他的核心思想是儒家思想.他不仅仅实践了儒家的一些道德伦理观念,他还用自己的实践、行为丰富、充实了儒家思想的内涵,使儒家思想变得更加切实可行.这也是杜甫对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大贡献.他将佛家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与儒家的仁者之心打通,而且把佛、道的清净心与对淳朴自然、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贯通了起来.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一、成中英是不是现代新儒家 成中英是不是现代新儒家?学术界存在较大分歧。黄克剑等人把他看作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而港台相当一部分学者却认为他不是新儒家。产生分歧的原因显然在于对现代新儒家概念的不同理解上。目前,要给出现代新儒家一个一般性的概念,看来很难。但我们可以揭示其基本特征,从而给这个概念一个大致的界定。 简单地说,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其它思潮相比,现代新儒学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坚持儒学本位立场,力图复兴儒学。这是梁漱溟、熊十力、牟宗三、唐君毅、杜维明、刘述先等三代新儒家学者极为坚定的立场,是他们的共同思想取向,也是现代新儒学之所以为新儒学之处。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另两大思潮的马列主义、自由主义同现代新儒学的根本分歧也在此处。马列主义主张对儒学批判地继承,自由主义的西化派则对儒学基本持批判和否定的态度,这和现代新儒学“为往圣继绝学”的心态和感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代新儒学的第二个特征是吸纳佛学和西学,并对儒学进行了理论上的创新和发展。近代儒学的颓废没落和中外文化的剧烈碰撞,这使现代新儒家必须也可能借助其它思想来更新发展儒学。早期,梁漱溟、熊十力由佛归儒。梁吸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形成了独特的东西文化比较思想;熊则建构了  相似文献   

15.
宋明新儒学实现了“儒佛合一”之观点是一种错误的“共识”,因为无论是就本体论思维、修养方法,还是心性论方面,都足以说明宋明新儒学没有达到“儒佛合一”;而宋明新儒家对佛教的态度,尤其表明所谓“儒佛合一”只不过是某些不求甚解者编织起来的一个美丽梦幻。这一错误的“共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现代学术研究在思维方法上的混乱和盲从。思想发展一般表现为思想的兼容,思想的兼容有载体兼容、补位兼容及诠释兼容等形式。思想兼容不等于思想合一,更不必然等于思想创新。  相似文献   

16.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的儒家学者,长期被历史学家称为“醇儒”,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一直受到儒家学者之推崇。但细检董仲舒之思想,虽有对孔孟儒学之继承,但更有对齐文化中各种思想之吸收,董仲舒的思想绝非对孔孟儒学的简单继承,而是将鲁文化之儒学与齐文化之公羊学、阴阳家思想融合为一的结果,也可以说,董仲舒完成了对儒学的齐学化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李波 《晋阳学刊》2009,(4):110-113
王安石学派是庄学史上特有的治《庄》群体。此派自觉地以王安石为宗,并在王安石庄子学思想的基础上,表现出了鲜明的儒学化特色。他们彻底消解了庄子与儒家的对立,将庄子思想颠覆,使儒道二家合二为一。这种以儒解庄的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汉宣帝在西汉儒学发展史上功不可没,这表现在奖掖儒学、劝勉儒生、扶持儒经等方面,特别是他的临终安排,开启了儒家"周政"新风,为西汉元帝、成帝以下儒学社会化的全面展开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19.
“重义轻利”是儒家的传统思想。自孟子以来,没有一位儒家学者不讨论与此有关的问题,作为儒学的继承者朱熹自然也不例外。朱熹的义利观,主要本于孟子、董仲舒的思想,但他更注重从宇宙观的角度来论证,给予义利以理学的解释。这一特点,不仅丰富了儒家思想,而且使义与利增加了新的内涵,体现了儒学在宋代的发展、深化。儒家义利思想遇到新挑战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了儒学思想对王禹诗歌创作的影响。儒学赋予王禹诗歌的,首先是思想深刻性,刚健的骨力。王禹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为王道思想和循吏思想,使他的诗歌具有一种深刻的批判精神。儒学思想及刚直的性格,给他带来深刻的人生痛苦。作为宋初复古运动的先驱者,行王道的理想,辅君弼的志向,济苍生忧黎民的情怀,使他穷而不颓,穷而弥坚,一抒黎民之困,使他更倾向于学习杜甫,借助于杜诗的艺术形式,表现这百感交集的心境。在儒学与王权的冲突中,王禹选择了白居易式的“吏隐”道路,他成了白体诗人,但他始终未放弃儒家的理想、儒家的名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