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许渊冲,这位93岁高龄的老者而言,时间似乎是他最好的朋友,只夺去了他的听力和牙齿,并将这位岁月老去、精神依然不老的翻译家推向了学术的丰收季节。2014年8月,“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首次颁给亚洲翻译家,也是第一次把目光投向中国。93岁的许渊冲老人没有去颁奖现场,他选择以一封优雅的英文信书面答谢。在欧洲聚光灯闪耀的时刻,他仍坐在北大畅春园的斗室里,继续翻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相似文献   

2.
享受退休     
张永强 《老年人》2006,(5):49-49
卢梭在《漫步遐想录》中说“:所有老人都比孩子更眷恋生活,都比年轻人更舍不得摆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命只有一次,而且生命的夕阳能够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什么是老?这要看人的寿命而定。假使一般人都能像彭祖活到800岁,那么,400岁也不该称老。”是的,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弹性,从某种程度上说,弹性决定长度。不服老,表现的是对生命的执著和热爱,而实际上也是在扩展生命的弹性。诚如蒙田所言“:向往有多久,生命就有多远。”有一位美国老人,干到陆军上校退役后,领得一笔可观的退役金,回到了自己温暖的家。他65…  相似文献   

3.
“嘿,这小伙儿这精神。”这句话,范圣琦每天都要对着镜子说上一遍,这也是这位老人对自己最满意的评价。范圣琦是中国著名萨克斯管演奏家、老树皮乐队队长。他9岁开始吹萨克斯,18岁时成为中国铁路文工团的首席萨克斯演奏员。从那时候起,范圣琦再也没有与他心爱的萨克斯分开过。  相似文献   

4.
孟戈 《老年人》2009,(9):34-35
住进湘雅二医院十四病室,我和刘品生老就成了病友。那天是周六,我9点钟赶到病房时,刘老正在输液,听他“哎哟妈呀”地喊着,抬眼一看,但见老人一脸痛苦。他的鼻孔上插着一根输氧管,心电监护仪上的5个“巴巴”也“贴”在他的胸脯上,老人正患着重病。  相似文献   

5.
“老摔哥”     
这是杭州一位80岁老人创造的,他在杭州“假摔”已有9年历史,是派出所的老熟人,只要钱不要救助,民警送他回外省老家他不肯。这些年,有关老人碰瓷假摔讹诈路人的消息时有所闻。人们的善良就这样一次次被欺骗讹诈,甚至因此惹上无尽的麻烦,  相似文献   

6.
彭国梁 《老年人》2009,(9):30-31
长沙市作家协会主席霍红曾经在省动力机械厂工作过。她有一个该厂的老同事,外号吕“博士”,当了一辈子的“文学青年”,很是有趣。霍红说我写了那么多的老年人,不妨也写写这位吕“博士”,因为他很有老人缘。虽然他年过七十了,可他的心态特别年轻。他的大名叫吕良文。最近,他印了一张别出心裁的名片。  相似文献   

7.
在台湾,有这样一位老人:74岁时,他在英文不通的情况下,独自游历欧洲各国;98岁获得硕士学位;100岁时,书法作品被大英图书馆收藏……如今,这位名叫赵慕鹤的老人已经102岁了,已然成为“活到老,学到老”的最佳例证,他的这些经历也被形象地称为“逆生长”。  相似文献   

8.
郑州市某社区为让高龄老人交流长寿经验,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比起了谁更健康、谁更“老”。10位90岁以上的老人参加了活动,105岁任简老人获最长寿老人称号,但比起健康,91岁的张凤琴则“技高一筹”,现场进行了俯卧撑表演,获得热烈掌声。张凤琴老人说,自己的腿脚、身体都不错。其长寿的秘诀是经常锻炼身体,坚持散步、做俯卧撑、干家务活,“我能一口气做50个俯卧撑,也不会喘粗气。”  相似文献   

9.
世上同一天走了两个老人,天堂却因此多了一对厮守的人。 这一天,广东省中山市一位叫郑庆逵的老人,在告别人世的最后时分,依旧像近半个世纪里一直以来那样,恋恋地呼唤他的老妻:“婶婶,婶婶。”而仅仅半个小时后,他的“婶婶”不堪悲痛,也追随他离开了人世。  相似文献   

10.
安立盛,一位已经69岁的老人,被小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多次被评为“学雷锋的标兵”,荣誉的光环对他来说已经数不胜数了,荣誉证书也早已经摞成了摞。他是如此亲切,骨子里透出的是为民服务的精神。作为烟台的“老典型”,安立盛从未淡出人们的视线。1943年出生的他,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烟台市委授予学雷锋标兵称号。2006年被授予烟台市十大杰出志愿者,2008年被授予烟台十佳好人乖象号。  相似文献   

11.
老义工     
《中国社会导刊》2011,(23):F0003-F0003
在北京南二环路菜户营桥南侧,每天都有一位老人带领几十名孩子在附近开展文体健身活动。老人叫高树元,今年74岁,年轻时练过武术,业余时间在区京剧团演过武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练家子,家长们则都亲切地称他为暑假里的“老义工”。图为8月7日,高树元老人在指导孩子们练习翻跟头。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上海音乐家协会推出的全国首个成人数码钢琴的考级竞吸引了95位老人参加,平均年龄达到55岁以上。其中,80岁高龄的“奶奶级”考生陈宝琼老人也出现在成人数码钢琴考级的现场。上海音乐家协会张美燕考官告诉笔者,老人学钢琴在沪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上海有近3万名“老琴童”,但像陈宝琼年龄这么大的还能坚持练琴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老人们有一句惯常用的话:“唉,现在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也有了一句惯用语:“嘿,瞧现在的老头老太……”可别嫌他们老了,如今的老年人“洋派”着呢。这不,越来越多的老人啃起了英语,要活到老,学到老,适应“入世”的新形势,让许多年轻人都汗颜。这里,就挑几位时尚老者给大家瞧瞧———李瑞:人可得争面子李瑞还年轻,才61岁,所以他理所当然地精力充沛。从单位退休后,他就被另一家单位聘上了岗,担任财务管理。他原本自我感觉蛮好,可后来发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并不高。老伴有高级工程师职称,儿子是大学教师,只有他是…  相似文献   

14.
余华在微博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我遇到一位87岁退休教授,看上去不到70岁,思维敏捷。我赞扬他,他说当年在美国爱默里大学工作时,认识一位70岁水暖工,看上去只有40岁。他问水暖工是如何保持年轻的,水暖工回答:“我太忙了,没有时间老。”  相似文献   

15.
冯记仁,一个在岭南的贫困山区镇——花都市梯面镇民政办工作达33年之久、现年58岁的老民政。笔者没有见到他之前,已经听到过一些传闻:有人说他是个“老糊涂”,糊涂得连简单的人数也算不清;有人说他是个“老精明”,干事情最精于盘算。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带着一颗好奇心我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6.
杜利人 《老年世界》2008,(20):14-16
所谓的“啃”老,也就是吃老、靠老。说到“啃”老,传统的方式多指物质和经济上的,比如大额的结婚费用由老人支付,等等。而今,“啃”老已不再单纯指经济上的,它已延伸至学术与专业、求职与工作乃至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观点A:老人要有属于自己的晚年,不该越老越加活 代表人物:陈阿姨,58岁,前居委会工作人员 林小玲,26岁,记者 龚晓洁,42岁,社会学教授 陈阿姨首先发声:“在我们退休的老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老家伙,老家伙,越老越加活.这话一点儿不假,许多退了休的老人每天要买菜、做饭,伺候一家子,有的还要给儿女们带孩子,没时间顾及自己的身体,直到病重才去看医生. 我退休的时候,也面临着要不要为子女带孩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王洪武 《老年世界》2007,(22):21-21
星期天,我去老家探亲,在镇上巧遇昔日老领导张明老人。他两只手握6只铁球正悠闲地边走边玩着。这些球非常大,只只都像大铅球。我问老人家多大年纪,他笑笑:“小哩,才89岁!”我又问这些球有多重,他说“原来每只有3斤1两,现在磨掉了八九钱。”“膀子酸吗?”“酸什么?小菜一碟!”  相似文献   

19.
60岁生日那天,我办理了退休手续,次日就被人称为“退休老人”,似乎一夜之间便跨入老年领域。第二个月我领取了“养老金”,开始“安度晚年”。之后尽管我越来越多地与“老”打交道,但丝毫没有感到自己已经老了,也不以为已经老了。我驾车,旅游,跑步,打球,上网。年轻人干得的事我也干得。退休多年来,我与老抗争着,喜欢听“看上去还年轻”之类的谀词,持续着心理上的“不老神话”。  相似文献   

20.
哈哈境     
《金色年华》2008,(8):9-9
老人看病一位80岁的老人向他的医生诉说膝盖的疼痛。医生仔细检查后说:“您也知道,膝盖已经活动了80年,您也别抱太大期望了。”“确实是的,”老人附和道,“但是,医生,另一只膝盖也活动了这么久,却没有这么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